微型计算机原理,蓝牙耳机结构图及原理

伏羲号

微型计算机原理,蓝牙耳机结构图及原理?

蓝牙耳机的结构图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微型计算机原理,蓝牙耳机结构图及原理

1. 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的语音信号,通常位于耳机的底部或侧面。

2. 电池:用于提供电源供应,通常位于耳机的主体部分内部。

3. 控制芯片:负责处理用户输入和信号传输,控制蓝牙模块的工作,通常位于耳机的主体部分内部。

4. 喇叭单元:负责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声音,并输出给用户,通常位于耳机的顶部或侧面。

5. 外壳:用于保护内部电路和元件,通常采用塑料、金属等材质制成。

蓝牙耳机的原理是通过蓝牙技术实现无线连接,从而实现音频传输。当用户使用蓝牙耳机时,耳机会自动搜索附近的蓝牙设备,并与之建立连接。然后,用户可以通过麦克风采集语音信号,并通过控制芯片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再通过蓝牙模块将信号发送给已连接的设备。同时,耳机也可以接收来自设备的音频信号,并通过喇叭单元将信号转换成声音,并输出给用户听。

需要注意的是,蓝牙耳机的具体原理和结构可能会因不同产品型号、厂商和技术标准而有所差异,以上仅是一般情况下的结构图和原理介绍。

蓝牙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展开全部

蓝牙"( Bluetooth)技术是由世界著名的5家大公司--爱立信(Ericsson)、诺基亚(Nokia、东芝(Toshiba)、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和英特尔(Intel),于1998年5月联合宣布的一种无线通信新技术,借用了一千多年前一位丹麦皇帝哈拉德·布鲁斯(Harald Bluetooth)的名字命名的。它是针对目前相距很近的便携式器件之间的链接主要是用红外线链路(infraredlink,简称IrDA)进行而提出的。应用红外线收发器链接虽然能免去电线或电缆的连接,但是使用起来有许多不便,不仅距离只限于1~2m,而且必须在视线上直接对准,中间不能有任何阻挡,同时只限于在两个设备之间进行链接,不能同时链接更多的设备。另一方面,人们对无线电通信技术很熟悉,无线电技术能实现远距离的通信,可以实现卫星通信以至宇宙太空的通信。"蓝牙"技术的目的是利用短距离、低成本的无线多媒体通讯技术在小范围内将各种移动通讯设备、固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终端设备、各种数字系统(包括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影机等)甚至家用电器连接起来,实现无缝的资源共享。1999年7月,蓝牙正式公布了蓝牙技术规范Bluetooth Version1.0。蓝牙已成为通讯领域目前的一个新热点,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小范围无线多媒体通讯的国际标准。

2 蓝牙的技术特点

蓝牙技术利用短距离、低成本的无线连接替代了电缆连接,从而为现存的数据网络和小型的外围设备接口提供了统一的连接。它具有许多优越的技术性能,以下介绍一些主要的技术特点。

2.1 射频特性

蓝牙设备的工作频段选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自由使用的2.4GHz的ISM(工业、科学、医学)频段,这样用户不必经过申请便可以在2400~2500MHz范围内选用适当的蓝牙无线电收发器频段。频道采用23个或79个,频道间隔均为1MHz,采用时分双工方式。调制方式为BT= 0.5的GFSK,调制指数为0.28~ 0.35。蓝牙的无线发射机采用FM调制方式,从而能降低设备的复杂性。最大发射功率分为三个等级,100mW(20dBm),2.5mW(4dBm),1mW(0dBm),在4~20dBm范围内要求采用功率控制,因此,蓝牙设备之间的有效通讯距离大约为10~100m。

2.2 TDMA结构

蓝牙的数据传输率为1Mb/s,采用数据包的形式按时隙传送每时隙0.625μs 。蓝牙系统支持实时的同步定向联接和非实时的异步不定向联接,蓝牙技术支持一个异步数据通道,3个并发的同步语音通道或一个同时传送异步数据和同步语音通道。每一个语音通道支持64KB/S 的同步语音,异步通道支持最大速率为721KB/S,反向应答速度为57.6KB/s的非对称连接,或者是速率为432.6KB/S的对称连接。

2.3 使用跳频技术

跳频是蓝牙使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对应单时隙包,蓝牙的跳频速率为1600跳/秒;对于多时隙包,跳频速率有所降低;但在建链时则提高为3200跳/秒。使用这样高的调频速率,蓝牙系统具有足够高的抗干扰能力,且硬件设备简单、性能优越。

2.4 蓝牙设备的组网

蓝牙根据网络的概念提供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的无线连接,在任意一个有效通讯范围内,所有的设备都是平等的,并且遵循相同的工作方式。基于TDMA原理和蓝牙设备的平等性,任一蓝牙设备在主从网络(Piconet)和分散网络(Scatternet)中,既可作主设备(Master),又可作从设备(Slaver),还可同时既是主设备(Master),又是从设备(Slaver)。因此在蓝牙系统中没有从站的概念,另外所有的设备都是可移动的,组网十分方便。

2.5 软件的层次结构

和许多通讯系统一样,蓝牙的通讯协议采用层次式结构,其程序写在一个9mm× 9mm的微芯片中。其底层为各类应用所通用,高层则视具体应用而有所不同,大体分为计算机背景和非计算机背景两种方式,前者通过主机控制接口HCI(Host Control Interface)实现高、低层的连接。后者则不需要HCI。层次结构使其设备具有最大的通用性和灵活性。根据通讯协议,各种蓝牙设备无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人工或自动查询来发现其它蓝牙设备,从而构成主从网和分散网,实现系统提供的各种功能,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3 蓝牙系统的功能模块

蓝牙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它的功能模块包括天线单元、链路控制器、链路管理、软件功能。

3.1 无线技术规范

蓝牙天线属于,蓝牙无线接口是基于常规无线发射功率0dbm设计的,符合美国联通讯委员会(FCC)的ISM频段的规定。扩展频谱技术的应用使得功率可增至100dbm,可满足不同国家的需要。在日本、西班牙、法国,由于当地规定的频段相对较窄,可用内部软件来转换实现。

3.2 基带技术规范

基带描述了设备的数字信号处理部分,即蓝牙链路控制器,它完成基带协议和其它底层的链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连接的建立。

(2)链路类型和分组类型。

链路类型决定了哪种分组模式能在特定的链路上使用,蓝牙基带技术支持两种链路类型:即同步面向连接类型SCO(主要用于语音)和异步非连接类型ACL(主要用于分组数据)。

(3)纠错

基带控制器采用3种纠错方式:1/3速率前向纠错编码(FEC)、2/3速率前向纠错编码(FEC)、对数据的自动请求重传(ACL)。

(4)鉴权和加密

蓝牙基带部分在物理层为用户提供保护和信息保密机制。鉴权基于"请求一响应"运算法则。鉴权是蓝牙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它允许用户为个人的蓝牙设备建立一个信任域,比如只允许主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通过主人自己的通信。加密被用来保护连接的个人信息。密钥由程序的高层来管理。网络传送协议和应用程序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较强的安全机制。

3.3 链路管理协议

链路管理(LM)软件模块携带了链路的数据设置、鉴权、链路硬件配置和其它一些协议。LM能够发现其它远端LM并通过LMP(键路管理协议)与之通信。LM模块提供如下服务:

(1)发送和接收数据。

(2)请求名称。

(3)链路地址查询。

(4)建立连接。

(5)鉴权。

(6)链路模式协商和建立。

(7)决定帧的类型。

(8)将设备设为sniff模式。master只能有规律地在特定的时隙发送数据。

(9)将设备设为hold模式。工作在hold模式的设备为了节能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停止接收数据,平均每激活一次链路,这由LM定义,LC(链路控制器)具体操作。

(10)当设备不需要传送或接收数据但仍需保持同步时将设备设为暂停模式。处于暂停模式的设备周期性地激活并跟踪同步,同时检查page消息。

(11)建立网络连接。

3.4 软件(协议)单元

蓝牙基带协议结合电路开关和分组交换机,适用于语音和数据传输。Bluetooth软件构架规范要求与Bluetooth相顺从的设备支持基本水平的互操作性。这种顺从水平由不同的应用来决定。

蓝牙设备需要支持一些基本互操作特性要求。对某些设备,这种要求涉及到、空中协议以及应用层协议和对像交换格式。Bluetooth1.0标准由两个文件组成。一个叫FoundationCore,它规定的是设计标准。另一个叫FoundationProfile,它规定的是相互运作性准则。蓝牙设备必须能够彼此识别并装载与之相应的软件以支持设备更高层次的性能。

蓝牙的软件(协议)单元是一个独立的,不与任何捆绑,软件(协议)结构需有如下功能:

(1)设置及故障诊断工具;

(2)能自动识别其它设备;

(3)取代电缆连接;

(4)与外设通信;

(5)音频通信与呼叫控制;

(6)商用卡的交易与号簿网络协议。

4 蓝牙系统的应用

蓝牙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话系统、无线电缆、无线公文包、各类数字电子设备、电子商务等领域。

跳线和TDMA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蓝牙的射频电路较为简单,通讯协议的大部分内容可以用专用集成电路和软件来实现,因此从技术上保证了蓝牙设备的高性能和低成本。

以摩托罗拉蓝牙解决方案为例,摩托罗拉在先进射频技术方面素有经验。摩托罗拉蓝牙解决方案可利用UART、RS-232、USB或SPI连接主处理器,而主处理器可通过这些接口处理蓝牙协议上的堆栈及主控制器的接口等功能;而这个蓝牙解决方案则负责执行下堆栈(主控制器接口、链路管理程序协议、基带及射频)其余的功能。并采用摩托罗拉的MCORETM32位精简指令集运算(SISC)处理器内核,内含一个高度灵活的外围设备集,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嵌入式蓝牙应用方案。

图2为一个采用摩托罗拉解决方案用于蜂窝式电话的例子。通用异步收发器是连接蜂窝式电话基带处理器与摩托罗拉解决方案的接口,而SSI则为语音通讯提供支持。

电脑棒原理?

电脑棒是一种便携式的电脑设备,通常由一个小型的主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内存、存储器、显示屏、键盘、鼠标等组成。电脑棒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脑主机的功能集成到一个小型的设备中,以便在没有主机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计算和数据处理。

电脑棒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输入数据:用户通过键盘、鼠标等输入数据,这些数据将被传输到处理器。

2. 处理数据:处理器将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需要进行计算和操作。

3. 输出结果:处理器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出到显示屏或其他设备上,供用户查看或使用。

电脑棒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电脑主机类似,但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因此更加便于携带和使用。电脑棒通常可以连接到其他设备,如显示屏、打印机、键盘、鼠标等,以扩展其功能和应用范围。

微机读卡是怎么发明的呢?

这是一种简单的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读卡机只对黑色敏感 所以卡上红色绿色的部分读卡机实际是认不出来的卡上原本印有黑色的条块 来帮助读卡机确认卡的方向与位置铅笔在卡上的填涂的黑块和印好的黑块共同组成了一个只有黑与白的图像 其原理与二进制的"0""1"近似读卡机扫描后与预先存储的答案生成的图像进行比较 相符的部分就是得分 不符的就是错误。其实现在的家用扫描仪也能做到这些 而且能做得更好 比如将报纸上的文章扫描进电脑形成真正的文字编码 当然准确率就没有读卡机那种只有"错与对"的识别准确率高了。

侧面有一条黑白相间的道,看到了吧,叫导引道然后用光电元件测量光通量,再通过数字处理,就可以得出分数。这样速度快而且准.光电读卡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机器光电头对信息的识别来录入有关信息自动判断正误。

铅笔芯是石墨,铅和粘土组成的.机读卡用的是光学识别系统, 利用x射线实时成像监测系统软件、缺陷与图片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专用图像处理软件来识别学生的答案.在固定的位置设置一定数量的X射线小型探针,作为标准答案的模型孔.纸张和钢笔等等均能被X线射穿,是反映不出信号的,而X射线不能穿过铅,所以必须用铅笔填写才能造成X射线的阴影,机读卡上的答案才能反映出来.这一原理就是X射线对物质的穿透力差异造成的,在核反应堆防护方面也得到了应用.中国自80年代从英国引进“微机读卡”技术之后,为客观题的阅卷,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快速,有力的解决方案。

“微机读卡机器”和卡片也更新换代很快,机读技术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利用红外线感应炭(石墨)技术!目前我国产用的读卡设备就是按照2B铅笔的石墨浓度的进行设计的就是:指标1:铅笔中炭(石墨)的浓度指标2:被涂黑区域的面积的大小补充注释::炭(石墨,2B铅笔中的主要成分)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各接口特点?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中的接口技术大致可以分为3类: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网络接口。下面分别介绍他们的特点:

1. 并行接口

并行接口是一种同时传输多位数据的接口,其特点如下:

- 数据传输速度较快,但多条数据线的接口信号过程较为复杂,所以线路需求较高。

- 数据传输精度高,因为数据位和控制线路分开,不会接收到干扰和误码。

常见的并行接口有Centronics接口和IEEE-488接口(也称为GPIB接口)。

2. 串行接口

串行接口是一种将数据逐项传输的接口,每次只传输一个位,特点如下:

- 数据线路简单,成本低,易于安装和维护。

- 数据传输速度缓慢,一个字节需要传输8次,需要进行协议控制防止传输错误。

串行接口的代表是RS-232接口、RS-422接口和RS-485接口。

3. 网络接口

网络接口是一种可以用在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接口,其特点如下:

- 支持远距离通信,使计算机之间远距离通信变得容易。

- 传输速度高,但受网络通信和路由状况的影响可能不稳定。

- 可以随着网络的发展,使计算机与其他设备之间更好地交换数据。

常见的网络接口有以太网接口和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

总的来说,以上三种接口各有特点,并行接口传输速度快、精度高但是线路复杂;串行接口线路简单、成本低但传输速度较慢;网络接口支持远距离通信、传输速度高但可能不稳定,能更好地实现计算机间的数据交换。选择接口一般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要进行选择,例如需要传输大数据量可以选择并行接口,需要连接远距离的设备可以选择网络接口。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