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北京玩最大的好处就是人少,门票相对便宜,如果刚好下雪了,还能体会到别样的美景与壮阔。
文化古迹之旅
雪中的故宫,相比夏天的爆满,现在去看看,有一种整个故宫都是你的了错觉。冰雪长城,现在去长城除了能给你带震撼,依然有种被你承包的感觉,爬野长城得注意安全!颐和园金光穿孔,一年等一回的自然奇观,每年只有在冬至前后的几天里,才会出现如此奇观美景逛展馆系列
如果觉得北京冬天的室外太冷了,那不妨到室内来逛逛。
国家博物馆,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整体规模在世界博物馆中位居前列,是全世界最受游客欢迎的博物馆之一。中国美术馆,收藏各类美术作品10万余件,以新中国成立前后时期的作品为主,兼有明末、清代、民国初期艺术家的杰作。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强烈推荐一个小众展馆,想了解北京城市规划的朋友这里是不容错过宝地,里面覆盖了整个北京城所有建筑的微缩模型看起来十分震撼。北国冬季特有体验
京郊滑雪,南山滑雪场、怀北滑雪场、石京龙滑雪场。还有崇礼附近的万龙滑雪场、太舞滑雪小镇、密苑云顶滑雪场、富龙四季滑雪场。什刹海滑冰,老北京人茶余饭后最喜欢逛的地方,夏季是消暑的好地点,冬季则是滑冰爱好者的天堂。做北京风筝,在老北京四合院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感受风筝制作的乐趣。胡同中画兔爷,兔儿爷是北京市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在中秋送兔爷有着祛病消灾的美好寓意,在胡同中画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兔爷。冬季必吃美食
老北京涮羊肉,清水锅底,木炭加热,紫铜锅具是传统北方火锅的三大特征,正宗老北京火锅的风味。推荐“聚宝源”鼎鼎大名的涮肉店。羊蝎子,微麻微辣,不柴不腻,既保存了原清汤火锅的营养精华,又十分的美味。推荐“蝎王府羊蝎子(虎坊桥店)”肉不膻不腻,特别软烂,让人欲罢不能。老北京炸酱面,推荐“方砖厂69号炸酱面”面很劲道,尤其是肉酱,是小块的瘦肉,丝毫不腻还很香。再来口腌制的腊八蒜,简直绝配!北京烤鸭,推荐“四季民福烤鸭店”(廊坊二条店),无论从服务还是到菜品都是一级棒,店员小姐姐亲手为你卷烤鸭,告诉你两种不同的吃法,尤其是烤的焦香酥脆的鸭皮粘上白糖,丝毫感觉不到它的油腻卤煮火烧,可谓是北京最重口味的特色美味,推荐“北新桥卤煮火烧”(六里桥店),对食材的处理非常好没有腥味,里面的五花肉也是特别软烂,肥而不腻。北京这座城值得你多次为他驻足,他的春夏秋冬都值得你来欣赏,北京城来一场冰雪邂逅吧!
1.《背靠背,脸对脸》
此片豆瓣评分高达9.3,几乎是跟《霸王别姬》《活着》一个水平了,而且同样是1994年上映的。导演黄建新,后来执导过《建国大业》。
一看名字,怎么觉得像春晚的小品。其实此片所反映的现 实问题的深度,任何小品拍马都赶不上。那就是管场上那些勾心斗角和相互倾轧。关于权防和谐谋之术,现在的人们都比较推崇《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此片虽然所讲不过是底层,但是在这方面丝毫不逊于这两部长篇电视剧。
2.《过年》
光看过年这个片名,很多人都会觉得过年有什么好拍的,而今年味已经索然无味了,嫣然一鸡肋耳。其实不然,任何主题,到了好导演手里,一定不同凡响。
平平常常的过年,经过黄健中导演的一番咂摸,却拍出我国几千年来家庭问题的终极根源——钱。
黄健中导演执导的名作不少,比如李亚鹏版《笑傲江湖》,侯勇主演的《大秦帝国之裂变》,《大鸿米店》,还有让唐国强老师成为小鲜肉鼻祖的《小花》。
这部电影可谓大腕云集:赵丽蓉 葛优 梁天 李保田 丁嘉丽 六小龄童 。
豆瓣评分高达8.6分,赵丽蓉老师的演技也震撼了我,赵老师也凭借此片拿到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后。
3.《万箭穿心》
只看片名,很多人或许还以为是什么古装大片,其实万箭穿心四个字在片中明着是指风 水里的迷信说法,指房子的方位不好,正好在万箭所指的地方,暗着却在反映深刻的问题:人在这个社会上,会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房子,婚姻,感情,人际关系,钱,家庭矛盾,每种压力都来自不同方向,看你是认命还是奋起反击,勇往直前。
此片女主角扮演者颜丙燕是国内非常有实力的中生代女演员,可惜名气不是特别大。
4.《我们俩》
看片名,再看海报,很多人也许会觉得一个老太太,一个小姑娘,有什么好看的?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当我看完第一遍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半个月里,我连着看了好几遍。陌生人之间建立起来比亲人还深厚的感情和羁绊,我承认,我被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一个小女孩在北京读书,举目无亲,在校外租房,遇到了一个古怪的房东老太太。老太太看起来尖酸,得理不饶人,傲,会算计,却满怀孤独,而这个小姑娘的到来,为这个老人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一点人气,本来已经干涸的感情之湖,又重新注入了活水。故事很简单,情感却很深沉。
这部电影根据导演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时的经历所改编。老太太扮演者金雅琴是著名的老戏骨,曾经在《我爱我家》里扮演居委会于大妈。凭借此片,金雅琴荣获金鸡奖最佳女演员。
豆瓣评分8.6.
5.《有话好好说》
看片名,难道是冯小刚的电影?看电影的过程中,妥妥的这是冯氏喜剧啊!看完一搜,导演张艺谋,怎么说呢,张艺谋拍了一部比冯小刚还冯小刚的电影。张艺谋厉害啊!
对于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瞿颖身材还有那句流传甚广的台词:安红,额爱你!喊话者,张艺谋导演本人。
除了姜文李保田瞿颖等主演外,客串的大腕也都是实力派啊。
赵本山
狄仁杰狄大人,哈哈,
大宅门里的韩荣发,神医喜来乐里的药霸孟庆合
葛优
《人生七年》
导演选择了英国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一直到56岁每一个7年,可能是一次向上攀登,也有可能是一次向下坠落
7岁,有人计划读牛津,有人不知道大学是什一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接受的教育,成长中遇到的人等等,都会间接影响性格
贫富差距,社会阶层,真实而残酷的存在,但是也不应该因此放弃努力
这是一部适合在迷茫的时候看的影片,也是一部适合拿来当作教育片观看的影片
比接受教育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
好的婚姻会治愈童年
这就要说一段让人意想不到的的微妙关系:周恩来夫人邓颖超是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的小学老师。
这段微妙的关系,鲜为人知,就连当事人之一的邓颖超都不知道。
邓颖超和钱学森师生俩人握手
然而,邓颖超确实算是钱学森的老师。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游子归国1955年10月8日,新中国成立6年后,一艘从太平洋彼岸的游轮,驶入中国。
游轮上,一个阔别祖国多年的游子归家了。
这一年,游子已经44岁了,年近半百,游子归家。
钱学森与夫人蒋英、儿子钱永刚、女儿钱永真一家四口在回国游轮合影
他却没有半点近乡情怯,为了回到祖国,他早已经等候良久,早已经付出了很大牺牲。
此时回到祖国怀抱,他只有激动!
此时,新中国百业待兴,他唯有紧迫,他迫切希望早点投入工作,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毕生所学。
游子的归家,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周恩来总理更是时刻关注他的消息。
当游子归家后,周恩来马上派专人接待,邀请他入京见面。
钱学森回国后,与周恩来握手
因为,这个游子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系统科学家之一,也是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
他的名字叫钱学森!
当钱学森来到北京后,周恩来携夫人邓颖超在中南海盛情邀请钱学森、蒋英夫妇。
初一交谈,周恩来夫妇与钱学森夫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钱学森和蒋英亲切地叫邓颖超为“邓大姐”(邓颖超身边的朋友、同志都称她邓大姐)。
两家熟络之后,钱学森忽然对邓颖超说:邓大姐,我要叫你老师啊。
邓颖超有些纳闷,自己什么时候教过钱学森了?
她下意识地惊愕一声:啊,你怎么叫我老师?
这时,钱学森开始说起了两人鲜为人知的师生关系。
02、附小师生1911年12月11日,上海一个著名书香门第之家诞生了一个男孩。
男孩的父亲叫钱均夫,出自钱塘钱氏家族。
钱氏家族,有“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之美誉,人才辈出,名留史册的钱氏名人多达1000多人,仅进士就有350人。
到了近代,钱塘钱氏人才更是呈井喷式爆发。
钱均夫曾担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长,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师承章太炎,与同门师兄弟鲁迅相交莫逆。
1914年,钱均夫奔赴北京,到教育部任职。
3岁的钱学森随父母到北京生活。
从此,钱学森在北京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
钱学森长大后,钱均夫让他在北京师大附小、附中读书。
钱学森童年照片,简直太萌了
1920年秋天,北京师大附小来了一个新任职的女老师。
这个女老师刚从天津直⾪第⼀⼥⼦师范学校毕业,就到北京师长附小任职。
而这个女老师就是邓颖超!
遗憾的是,钱学森并不是邓颖超班上的学生,邓颖超并没有直接教钱学森读书。
不久,邓颖超又转到天津达仁⼥校任教,师生俩暂时中断了联系。
此时的邓颖超对钱学森并没有什么印象,更想不到日后钱学森竟然成为一个大科学家。
可年幼的钱学森却记住了邓颖超。
邓颖超在天津直⾪第⼀⼥⼦师范学校照片,知书达理,眼神坚定,青春年少
03、殊途同归此后,邓颖超开始走上了革命之路,为了拯救心爱的祖国,她发誓奉献自己的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1923年春,邓颖超收到了一份从欧洲寄来的明信片,明信片写道:“奔向自由自在的春天,打破一向的束缚,勇敢地奔啊奔!”
明信片是邓颖超觉悟社设友周恩来寄来的。
邓颖超和周恩来都是在1913年抵达天津。
邓颖超家住河北区四马路泰来里,周恩来住在河北区元纬路元吉里,两地相距不远。
不过,两人当时并没有什么交集,两人真正认识是在五四运动,后来一起加入了觉悟社。
1920年,周恩来赴法留学,留学期间,他经常和觉悟社成员保持联系,其中写给邓颖超的书信就多达250多封。
随着频繁书信的往来,两人进一步了解的对方,确信对方是终身的革命伴侣。
当周恩来寄出明信片后,两人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
1925年8月8日,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广州结婚。
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广州合影的结婚照
从此,他们互爱互敬、互助互勉、互商互谅、互信互识,两人携手走过了51年时光,克服了无数困难,实现自己的诺言,为中国革命奉献了一切,奋斗终身!
而在此期间的钱学森正发愤图强,认真读书,决心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
1935年9月,钱学森赴美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加州理工,航空系学习。
1939年,钱学森获得加州理工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一跃成为举世闻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这一年,功成名就的钱学森才28岁。
钱学森在加州理工获得博士学位照片
钱学森优异的表现引起美国格外关注,不遗余力,想方设法地想将钱学森留在美国。
如果钱学森留在美国,他将获得更优越的生活待遇、更好的实验条件。
可当钱学森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当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夫妇听闻这件事,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在美国拥有的一切,归心似箭,想回到祖国,为新中国发展建设奉献终身。
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闻讯大惊失色,说:"钱学森能抵得上五个师,我可宁愿枪毙他,也不希望他回到中国。"
美国当局也横加阻拦,为了挽留钱学森,不惜软禁钱学森。
一时间,钱学森失去了人身自由。
震惊整个科学界的钱学森
可这依然阻拦不了钱学森归国的决心。
1954年,钱学森偶然看到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在天安门留影。
陈叔通是钱均夫的至交好友,两家关系非常亲密。
他马上给陈叔通写信求救。
在新中国大力营救下以及各位朋友的声援下,美国迫于舆论压力,终于同意让钱学森归国。
(新中国为了让美国同意放人,做了很多努力和工作,包括释放11名美军俘虏)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
钱学森的回归,受到了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人的热情欢迎。
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钱学森深情地对邓颖超说:虽然你没有直接教过我,但我也得叫你老师啊。
邓颖超恍然大悟,有些惭愧又有些骄傲地认下了这个学生。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从此,钱学森一直叫邓颖超为邓老师,一段感动无数人的师生谊就此名垂青史。
结语、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不幸病逝,享年88岁。
时年81岁的钱学森抱病出席了邓颖超的追悼会,暗自神伤,悲痛不已。
2009年10月31日,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病逝,享年98岁。
国士无双,精神永存,因为有您,祖国腾飞
随着两人的离世,这段师生谊画上了一个句号。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邓颖超和钱学森虽然离世了,可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为祖国奉献终身的精神,以及他们感人肺腑的师生谊却永垂不朽。
虽然他们已经离开了他们深爱的祖国和人民,可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为民族崛起奉献终身。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民族有幸,国家有幸,在那个经历近代百年屈辱的乱世里,满目疮痍的祖国,有无数个像邓颖超、钱学森这样的师生,为了祖国,甘心舍弃自己的一切,无私奉献。
正是他们的牺牲和努力,中国才能在屈辱中迎来强大,在敌人封锁和打压中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