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bian开发,这些年消失的手机品牌有哪些

伏羲号

symbian开发,这些年消失的手机品牌有哪些?

消失的手机品牌有很多,大到摩托罗拉、诺基亚,小到波导、康佳、金立。今天号称民族品牌的华为手机也陷入低谷,它会成为当年的诺基亚吗?

symbian开发,这些年消失的手机品牌有哪些

第一个手机霸主摩托罗拉

世界上第一款手机是谁造的呢?—摩托罗拉!

世界上第一个手机霸主是谁呢?—摩托罗拉!

1928年,约瑟夫·加尔文和保罗·加尔文兄弟俩在美国成立了加尔文公司,1946年,摩托罗拉开始涉及手机行业,1947年,公司更名为摩托罗拉!

1973年,摩托罗拉推出世界上第一款移动电话DynaTAC,移动电话时代来临了!这款移动电话约有砖头大小,并且价格十分昂贵(每台达到了2万元),此后在整个模拟通信时代,摩托罗拉都一手遮天。

80年代,“大哥大”进入中国市场,能够用得起大哥大的人都是成功人士,香港电影中使用大哥大的镜头至今还闪烁在脑海中,真的“很拉风”。

大哥大时代,外观并不重要,天线技术和模拟信号处理技术的水平才是最重要的,而在这方面摩托罗拉是绝对的第一,其他厂商根本就不是对手,诺基亚、爱立信、ARM都是弟弟!

“铱星计划”让摩托罗拉开始走下坡路

得意忘形是很多人的弱点,摩托罗拉也不例外,为了进一步扩大在通信和手机领域的优势,摩托罗拉启动了著名的“铱星计划”。

1987年,摩托罗拉提出著名的“铱星计划”,用77颗低轨卫星构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网,这样就可以在地球上任何地点进行通信,计划耗资76亿美元。从标准、到设备、再到芯片,全部由摩托罗拉控制。

这个庞大的计划一经宣布就震惊了全球,中科院把此事评为当年全球十大科技新闻之首。

11年i后的1998年,摩托罗拉已经在铱星计划上投资了超过50亿美元,过于庞大的开支,导致铱星手机收费高昂,普通人根本负担不起,直到2000年,用户也仅仅2万左右。

而此时,诺基亚、爱立信、ARM等公司为了抵抗摩托罗拉的垄断,开始联合全球通信运营商开发新一代通信技术—蜂窝通信技术。

由于分工明确、利益分配合理、价格低廉,很快这项技术就在全球流行起来。蜂窝通信技术问世后,手机可以变得非常小,而且价格只有大哥大的1/10,很快获得了大量的用户,而摩托罗拉高昂的价格和巨大的投资,不仅失去了大量用户,也让自己元气大伤。

“铱星”是通信史上的泡沫,摩托罗拉全心全意打造铱星,对诺基亚、爱立信的GSM不屑一顾,最终措施了数字通信的发展机会,也让第一代手机巨头黯然退场。

2014年10月30日,联想宣布以29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智能手机业务,至此,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彻底消失。

一起来回忆一下摩托罗拉的经典作品吧!

摩托罗拉 大哥大

摩托罗拉Razr V3

摩托罗拉I730

摩托罗拉D160

摩托罗拉MicroTac

80后的怀念—诺基亚

同样令人惋惜的还有芬兰手机巨头诺基亚。

诺基亚,1865年在芬兰创立,是一家主要从事移动通信设备生产和相关服务的公司,1982年,诺基亚推出第一台移动电话,2007年诺基亚手机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43%,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2014年4月,旗下移动电话业务被微软收购。

铱星计划让摩托罗拉元气大伤,再无力霸占手机市场,于是这个机会被诺基亚抓住了。

1989年,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等合资成立了塞班公司,1999年塞班公司推出Symbian OS v5.x操作系统。2000年全球第一款Symbian系统手机爱立信R380正式出售,让消费者感受到了与众不同。

2001年诺基亚也推出了搭载塞班操作系统的诺基亚9210,这款手机一经上市,就销售火爆,塞班大获成功,诺基亚也大受好评。

随着塞班的不断升级迭代,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塞班9.0支持高像素的摄像头与3D画面、支持无线耳机,可以出里200万像素的图片、可以通过USB从电脑复制文件。

很快塞班系统市场份额达到了60%,诺基亚凭借塞班和过硬的手机质量市场份额达到了43%,双双成为了全球第一。

为了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诺基亚于2008年斥巨资收购了塞班,成为了塞班的独家股东。诺基亚成为了第二个摩托罗拉,把国产手机步步高、联想、金立等打得满地找牙!

2008年,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一块大屏、一个按键、一块电池的极简设计,让这款手机惊艳了世界,被部分媒体誉为“上帝手机”。同年9月,谷歌也发布了安卓操作系统,智能手机时代来临了!

而高高在上的诺基亚,根本看不上iOS、安卓,一心打造自己的塞班。最要命的是当时诺基亚的高层根本意识不到iOS和安卓的威胁,也根本没有把苹果、谷歌放在眼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让诺基亚措手不及。

诺基亚也要搞智能手机,但并没有选择安卓,而是与微软合作打造WP系统。2011年2月,史蒂芬·埃洛普担任诺基亚CEO,与微软结盟,并很快推出了WP7操作系统,试图在智能手机市场分一杯羹。

但是这样的机会却被微软搞砸了,在升级为WP8系统时,发现与WP7不兼容,客户要么放弃升级,要么换手机。这让支持诺基亚和微软的用户彻底寒心了,开发者也被迫转向安卓和iOS。就这样诺基亚在亏损了14.88亿欧元后,宣告WP系统失败!

很多人将诺基亚的失败归咎为CEO史蒂芬·埃洛普,因为他是从微软过来的,是微软的“卧底”,给诺基亚玩了个“无间道”。但个人认为诺基亚手机的失败最大因素是战略失败、自以为是!

诺基亚哪怕使用安卓系统,依靠良好的口碑和过硬的质量,相信在智能手机市场也会有一席之地的。

一起来回忆一下经典的诺基亚机型吧!

诺基亚 1110

诺基亚 3120

诺基亚 N73

诺基亚 N95

那么消失的国产手机品牌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波导—手机中的战斗机

“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而如今这架“战斗机”已经消失了!

1992年,徐立华、蒲杰、徐锡广、隋波四人在浙江宁波成立了波导公司,波导开始像Bird (鸟)一样,朝气蓬勃地起飞了。

最开始波导公司是做BB机的,到了1997年,BB机市场开始萎缩,于是波导决定转型做手机。

1998 年 9 月,在浙江省政府的主导下,波导与宁波电子信息合并成为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波导成为了一家国有企业。一年后,波导获得移动电话生产许可,开始进军手机行业。

波导4年做到国产手机第一

波导选择了与国外公司合作生产手机,而国外手机厂商也想进入中国市场,于是波导和法国萨基姆一拍即合,波导负责打开市场,萨基姆负责提供技术。就这样5个月后,波导就建成了第一条移动电话生产线,并开工生产。

波导第一台手机名叫幻影 RC838(像不像战斗机名字),加之萨基姆是法国幻影战斗机的通信设备提供商,于是就有了“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这则广告。

萨基姆的通讯确实厉害,波导手机的信号是当时最好的,连诺基亚、爱立信都不是对手,就靠这点,波导手机大卖了70万台,成为国产手机第一。

2001年,波导手机在外形上做了改动,更小巧、更精致的手机诞生了,当年大卖100万台。

2002年12月,波导卖出了第1000万台手机.

2003年1月,波导手机一口气拿下了“通话质量满意产品奖”、“外观设计满意产品奖”、“创新功能满意产品奖”三个大奖。波导又顺势推出了18款机型,连续4年蝉联国产手机冠军。波导成为了国产手机第一。

失去研发,最终失败

波导起飞了,而且还飞得不错,这引起了国际巨头的关注。于是摩托罗拉、诺基亚、索尼爱立信等迅速调整战略方案,纷纷推出低价手机,如:摩托罗拉的Moto C117,诺基亚3210,不足500元的价格与波导展开激烈的竞争,波导陷入发展瓶颈。

凭借“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这句广告,波导尝到了甜头,导致管理层更注重宣传,而忽略了研发。波导仅2003年就在广告宣传上投入了2.58亿,而研发费用仅5800万左右,波导的战略严重失误!这为日后波导手机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果然2年后,波导手机业务出现了亏损,由于没有技术积累,亏损越来越大,在回天乏力的情况下,波导居然开始转型造汽车,(要知道转型造汽车的格力、恒大等都失败了,造汽车有多难可想而知。)

自2005年开始,波导逐渐剥离手机业务,开始搞主板研发和销售。2009年进入智能手机时代,苹果、三星等在智能手机领域打得火热,而波导却开始搞起了理财业务。

2003年波导做“手机一哥”的时候,小米、VO还未出生,如今小米手机出货量超越苹果、华为,紧逼三星,OV在国内也风生水起,而波导却已经被人们忘却。

一起回忆一下波导的经典机型:

波导女人星

波导 V8

波导 A9

波导A530

“金品质立天下”—金立

相信不少网友还记得天王刘德华所拍的金立广告,金品质立天下的宣传标语也在一时间传遍大街小巷。

但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刘德华从1983年拍神雕侠侣开始走红,至今还活跃在荧屏上,号称“影坛常青树”,火了38年。而金立手机,却昙花一现,短短几年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2002年9月16日,刘立荣在深圳成立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曾经为印度手机市场份额最大的中国品牌。拥有深圳、北京、海外、OS四个研发院,并获得了1557项国家专利,2018年12月,金立宣布破产。

2003年,金立发布第一款手机,正式宣告进入手机市场,但是反应平平。2006年金立推出了L6,金立手机正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没有技术怎么办?那就靠营销!金立独家冠名湖南卫视的《金枝欲孽》、《超级女声》、《创世纪》、《名声大震》。

2007年6月金立推出了双卡双待的A280,成功进入了CCTV购物,并且邀请到了天王刘德华为其代言。金立手机开始火爆起来!

2010年,一首《荷塘月色》火遍大江南北,这首凤凰传奇的新歌不仅在春节晚会上唱响,而且为金立手机量身定制。金立手机出货量达到了国内第一。

金立手机风光无限,然而手机市场上暗潮涌动,智能手机飞速发展,所有手机厂商都面临着升级转型,除了苹果。2011年,智能手机浪潮席卷中国大地,传统手机销量急速下滑,金立也不例外。

2011年7、8月份,金立手机的销量还在增长,但是到了9、10月份,销量突然急速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呢?一家名叫小米的互联网公司革了手机市场的命。

2011年8月16日,小米发布第一代产品,国内首款双核1.5G手机、搭载MIUI系统,售价仅1999元。

“小米手机让所有人能够用得上智能手机”,小米做到了,用不起苹果用小米(苹果高达4、5K的售价让很多人却步),这一年小编也买了一台小米手机,淘汰了手中的传统手机。

小米的横空出世,标志着山寨机的寿终正寝!

金立这类传统手机厂商已经出现了问题,要做的就是加速转型,然而金立管理层却误判了市场,依然坚持不改变。待到金立回过头来想要做智能手机的时候,早已经没有了它的市场。

高端被苹果、三星占据,低端被小米拿下,华为异军突起、OV左右逢源。智能手机市场大局已定!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改变的。

苹果、华为、三星等手机厂商不断推出新技术、新设计,金立米有任何对策,最终资金链断裂,负债百亿,更被传出董事长赌博输掉十个亿,金立被迫申请破产重组。

2019年伤痕累累的金立无奈只能宣告破产,法院在阿里拍卖金立值钱的东西小汽车,一共18辆车拍卖。

金立破产与手机行业非常激烈竞争有关,产品的因素,同时也有创始人的原因,内部管理混乱,还有内斗。

金立的回忆:

金立大金刚

金立 H70

金立A320

金立M2017

问答总结

手机市场风云莫测,无论是国外巨头亦或是国内厂家,都要面对!

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波导、金立、TCL、多普达、飞利浦、康佳等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而消失的原因有很多,有摩托罗拉的激进、诺基亚的傲慢,也有波导、金立的战略失误。

然而这其中确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三星:模拟型号时代,MOTO霸主;数字信号时代,诺基亚霸主;智能手机时代,苹果霸主;而三星从来都是跟随者、千年老二,但是活得时间是最久的。

国产手机的华为、小米能否经历历史的洗礼,继续活下去?

我是科技铭程,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为何电脑没出现定制的Windows?

手机上都是定制是安卓系统,为何电脑没出现定制的Windows?

答案就是:安卓系统属于开源系统;Windows系统属于商业系统软件,不支持开源!

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具体的来分析一下:

首先,手机操作系统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上。手机系统也分为很多种,目前最主流的就是安卓Android和苹果iSO系统,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手机操作系统。智能手机与非智能手机都支持JAVA,智能机与非智能机的区别主要看能否基于系统平台的功能扩展。

目前应用在手机上的操作系统:

主要有:Android(谷歌)、iOS(苹果)

其他的还有:Harmony(鸿蒙)、windows phone(微软)、Symbian(诺基亚)、web os、BlackBerry OS(黑莓)、windows mobile(微软)等。

其中安卓Android(Google Android)属于开源系统;苹果iOS属于不开源系统。

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开源系统:

开源,(Open Source)全称为开放源代码。市场上开源软件层出不穷,很多人可能认为开源软件最明显的特点是免费,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开源软件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开放,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得到软件的源代码,加以修改学习,甚至重新发放,当然是在版权限制范围之内。

再来了解一下Android:

Android OS 是Google(谷歌)与由包括中国移动、摩托罗拉、高通、宏达和T-Mobile 在内的30 多家技术和无线应用的企业组成的开放手机联盟合作开发的基于Linux 的开放源代码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并于2007 年11 月5 日正式推出了其基于Linux 2.6 标准内核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命名为Android,是首个为移动终端开发的真正的开放的和完整的移动软件。

Android 平台最大优势是开发性,允许任何移动终端厂商、用户和应用开发商加入到Android 联盟中来,允许众多的厂商推出功能各具特色的应用产品。平台提供给第三方开发商宽泛、自由的开发环境,由此会诞生丰富的、实用性好、新颖、别致的应用。产品具备触摸屏、高级图形显示和上网功能,界面友好,是移动终端的Web 应用平台。

手机上都是定制是安卓系统,为何电脑没出现定制的Windows?

①Android作为Google(谷歌)发布的一款开源手机操作系统,对于手机操作系统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目前众多的安卓手机厂商都基于Android进行个性化定制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这在相关版权限定范围之内的,是合法的。

②Windows系统,属于微软的商业系统软件,是不开源的。也就没有其他基于Windows的定制系统。

下面再来说一说,为什么手机上的安卓系统都是定制的安卓系统?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个性化需要。

我们知道,既然手机厂商不同,那么所属的手机产品,从硬件到系统,到应用软件至少得有所不同,有所特色不是么?

硬件和应用软件不提,单说手机的操作系统。既然目前Android属于开源手机系统,而且源码体系经过多年的完善,整体上非常优秀,所以就被众多手机厂商直接拿来进行深度定制,而不用自己从零开始开发自己的系统,这样既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会有一个非常严重的时间成本,系统不是应用软件,开发所需的时间等各项成本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不是手机厂商所希望看到的,所以就采用Android系统。

直接拿来用不就可以了么?为什么要定制呢?

这个刚才已经说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个性化。这个个性化包括UI,也包括性能、安全性、功能等。所以,各家手机厂商对于基于Android进行深度定制。

当前比较主流而且好用的Android深度定制系统有:

MIUI是小米公司旗下基于Android系统深度优化、定制、开发的第三方手机操作系统,能够带给国内用户更为贴心的Android智能手机体验,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个系统。

Emotion UI:华为基于Android进行开发的情感化用户界面。

Vivo Funtouch OS:是Vivo基于Android系统进行定制的第三方手机操作系统。

Smartisan OS:是罗永浩带领的锤子科技团队基于Android深度定制的手机操作系统。

Flyme OS:魅族手机操作系统。

ColourOS:是OPPO基于Android系统进行定制的第三方手机操作系统。

Blur:摩托罗拉(Motorola)基于谷歌Android平台开发的应用界面,除了基本的Android特性之外,Blur最突出的特色是注重网络社交功能。

HTC Sense:HTC基于Android系统研发的智能手机系统。

LG Optimus:LG基于标准Android修改的LG Optimus系统

手机上都是定制是安卓系统,为何电脑没出现定制的Windows?

答案就是:安卓系统属于开源系统,为了突出自己的品牌及个性化需要,各手机厂商在版权限定范围内可以进行深度的个性化定制;

Windows系统属于商业系统软件,不支持开源!

3g手机发行时都有哪些程序软件?

3G手机是只能手机的简称,3G手机也是3G行业的基础设施,3G网络再好,没有3G手机的支持也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3G手机的发展将统揽中国3G的发展,支持3G手机发展的速度的技术出了手机开发技术还有一个重要的手机软件开发技术,手机软件开发技术现在很火也很热,像乐成这样的3G手机软件培训课程也很多,主要有: 3G移动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J2ME 平台 3G移动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Symbian平台 3G移动增值业务开发工程师-WAP平台 3G移动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J2ME+Android平台 Android开发工程师 iPhone开发工程师 MTK高级开发工程师 3G手机将大大催进中国手机市场的发展,以及中国3G行业的发展,3G相关行业将是可以预见的中国3G热潮。 3G手机按照功能分类主要有即时通信类、资讯类、多媒体类、播放器类等等

你愿意接受鸿蒙吗?

我愿意接受鸿蒙。并且希望所有中国人都支持鸿蒙。

鸿蒙,是一个操作系统。

可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鸿蒙是中国现代社会百年来最值得骄傲的科技产品之一。

钱当柴烧都烧不完的阿里、腾讯,都没有去想过造出一款操作系统,华为做到了!

鸿蒙手机

一、什么是操作系统

对计算机不是很了解的人,可能对操作系统这个概念不是特别清晰。

简单明了地说,我们手机上使用的QQ,微信,都是一个APP,一个APP也就是一个应用软件。操作系统,是一个最庞大、提供最基础服务的软件。电脑、平板、手机,说到底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由CPU,内存,存储器,显示器等硬件零部件构成,这些硬件并不能直接被人们使用,它们不知道你想要干什么。

操作系统,就是负责人和机器沟通的媒介,是一个双方互通的平台。只有在这个平台上,品类繁多的软件才能够运行,各种硬件设施才能发挥功用,给我们提供不同的功能和体验。

没有操作系统,电脑就是一堆废铁,手机就是一块板砖。

windows XP操作系统

二、操作系统的分类

为了全面了解操作系统的历史,要从电脑操作系统说起。

先说明一下,电脑和手机等移动端使用的操作系统是有区别的。在所有设备上都能用,叫“跨平台”,跨平台就比不跨平台方便很多,这也是微软为什么没有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霸主的一个重要原因。跨平台这点后文讲到鸿蒙系统的时候会用得上。

目前主流的电脑操作系统主要有Linux,windows,和苹果电脑操作系统:Mac OS X。

操作系统又分为开源和闭源。开源系统,顾名思义,源代码是开放的,所有人都能看得到,可以拿去用。如Linux,安卓,都是免费提供使用的。

微软的windows,苹果的Mac OS X、IOS是闭源的,需要付费才能使用。苹果比较特殊,乔帮主家的这两套操作系统,只能在苹果的硬件设备上使用,等于是软硬件捆绑销售。

Linux系统是开源并且免费的,但是操作性稍差。由于其卓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现在基本上是服务器首选(服务器可以想象成一台很厉害的电脑,给普通的个人电脑、手机这些终端设备提供展示、查询、操作等服务,你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软件后台使用的服务器就是Linux系统)。Linux在个人电脑上使用很少。

比尔盖茨,这个蝉联世界首富最长时间的美国人,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微软”公司。微软的镇店之宝就是windows操作系统(XP,win7,win8,win10都是属于windows系列)。电脑发明之初,使用没有这么方便,黢黑一片的DOS系统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windows将电脑从黑洞洞的DOS系统中解放出来,电脑迎来“可视化窗口”操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很快学会使用电脑。windows,就是窗口的意思。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就是,windows操作系统是收费的。一套正版的win7旗舰版系统,官方价格需要2460元。对,你一直用的,都是“破解版”的windows系统。我记得有一年国家还提倡政府机关单位使用正版操作系统,花了一笔巨资购买正版光盘。如果每个人都购买正版windows操作系统,我相信没有人的财富能够超越比尔盖茨。当然微软不彻底打击盗版windows系统,有他的目的,这里不做分析。

移动设备,就是你能拿在手里到处跑的,主要是指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移动端的操作系统有Android(安卓),还有苹果的IOS系统,以及微软的WP系统,黑莓操作系统等(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就用的黑莓手机,据说是安全性好,不易被监听)。目前移动端是安卓和IOS两分天下,微软WP和黑莓已经消失殆尽。

诺基亚手机

三、塞班和诺基亚的前世今生

说到手机的发展历史,就不得不提及芬兰一家伟大的公司:诺基亚。

诺基亚集团成立于1865年,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最开始是芬兰北部一家木材纸浆厂,经过百年发展,逐渐诞生了电信部门。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后来闻名世界的诺基亚。

1998年,诺基亚6110发布,这是全球首款内置游戏的手机,其中最经典的游戏的就是贪吃蛇。诺基亚凭借这款手机成功地取代了摩托罗拉,开始了全球手机领域的霸主之路。

1999年,Symbian公司开发的塞班系统面世,直到08年被诺基亚收购,成为诺基亚独享系统。

这近10年间,诺基亚联合塞班系统,开始野蛮生长。诺基亚做工皮实,这个大家都有印象,皮实到一部手机可以挡一颗子弹。加上当时看来很流行的软件,不分国家、年龄,诺基亚成为了时代的宠儿,一统江湖,最高市场占有率达75%!这个数字哪怕是后来的苹果也不敢想象。世界销量最好的手机TOP10中,诺基亚占了6席,销量都过亿!

哪怕到了2010年前后,如果你手持一部全键盘的诺基亚手机,也一定会被视为时尚和土豪的象征。一部开机就要5分钟的诺基亚N95让多少年轻人为之疯狂,丝毫不亚于后来如日中天的苹果手机。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谁的青春没有一部诺基亚。

诺基亚手机

四、安卓和IOS的崛起

转折点来到2007年,这一年谷歌发布了安卓系统。

安卓之父Andy Rubin曾说,04年设计之初,他们是想开发一套用于相机的操作系统。没错,现在的安卓初衷是给相机设计使用的。没想到这款款基于Linux的相机操作系统,最后因为时代的发展,完美的应用在了触屏手机上。诞生后迅速打败了手机行业十几年的霸主诺基亚。

打败塞班系统和诺基亚的,除了安卓,还有“天才”乔帮主的苹果和IOS系统。巧合的是第一款苹果手机出现的那一年,也是2007年。

安卓诞生之后,谷歌也邀请过诺基亚放弃塞班,加入安卓大家庭。

俗话说“客大欺店,店大欺客”,诺基亚这个大户向谷歌提出了条件:安卓系统中要有内嵌的诺基亚音乐、地图等软件,遭到谷歌拒绝。诺基亚以王者姿态,继续使用塞班系统。由于塞班在可扩展性、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天然劣势,拒绝安卓系的诺基亚,开始一路下坡,最后走下神坛。

2011年,已经输急眼的诺基亚和微软合作推出基于Windows Phone的Lumia 800(Windows Phone,简称就是WP)。但是WP没有拯救诺基亚。同年12月,诺基亚宣布放弃塞班品牌。

2013年,微软收购诺基亚,从此诺基亚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2019年12月,微软停止WP更新,这款微软为手机打造的操作系统也宣告夭折。

2020年,在智能移动端,安卓市占率77%左右,苹果IOS市占率23%左右。其他移动端操作系统可忽略不计。

安卓之所以能占据大半江山,是因为其开源和免费,拥有数量庞大的开发者,APP种类之繁多,令人眼花缭乱。苹果IOS能瓜分剩下的市场,因其流畅而优美的用户体验,以及因闭源而造就的安全性。

我们总说苹果系统安全,就是因为它是一个人玩。你自己买的手机,但是你想安装使用任何一款软件的前提,都是必须先经过苹果公司的审核和同意。因为未经苹果审核同意的APP不能上架App Store,而且你没有第二来源选择。

苹果手机和苹果系统是高附加值的产品。20%的市占率,薅走了全球手机行业90%的利润。据拆机分析,一部经典的苹果6手机,成本在200~250美元之间,在中国售价却可以达到750美元。你买一部苹果手机,其中一大部分钱,其实是花在了购买苹果品牌和IOS系统上。

顺带说一下,苹果手机成品主要是在河南郑州,由富士康代工生产,然后运回美国,贴上标签,再进口回到中国销售,所以你能买到的国行苹果手机背后都有“Made In China”。开玩笑地说,苹果也是地地道道的“国产货”。

五、中美博弈

苹果IOS由于是独家使用,毋庸赘述。来说说现在使用量最大的安卓。

谷歌开发的安卓,是免费使用,那它靠什么赚钱呢?

1、谷歌这个巨头和微软有所不同,安卓并不是谷歌的经济支柱。

广告业务才是谷歌的最大经济来源。免费提供安卓,可以让全球大部分手机用户对谷歌产生黏性依赖,进而产生源源不断的广告费用。这种表面上对用户免费的互利网模式至今都很流行。

(题外话:记得网约车诞生之初,我在上海市中心打车3公里只花了5毛钱,亏本做生意就是为了让你养成消费习惯。现在呢,网约车价格和出租车价格相差无几,但是已经很少有人会主动打出租车了。“红衣大炮”周鸿祎,也是凭借360免费杀毒,团灭“卡巴斯基”“瑞星”等一众收费杀软巨头。至于360如何把巨大的流量变现,我们拭目以待。

苹果软件收费已经很普遍。安卓免费给你用,但是依附于安卓的各类APP,收费是一个长远趋势。目前大部分安卓软件的盈利模式,是内置广告和会员VIP收费)。

2、每一部使用安卓的手机,都需要获得谷歌的授权。系统中植入的谷歌服务框架,需要手机厂商支付一定的授权费用。也就是说,我免费给你用,但是你得征得我的同意。我想给你用就给你用,不想给你用随时可以收回。部分服务你还是要给我付费。

3、谷歌的应用市场Google play和苹果的应用市场APP Store,开发者都需要交纳30%的应用收入,作为“场地费”。当我们还在为滴滴24%的抽水而指责其为“吸血鬼”的时候,谷歌和苹果早就在默默的抽走其应用市场中,三成软件内消费利润。

曾经买电脑买手机不找个熟人,都会担心被坑。现在还有人问我,买什么电脑,什么配置应该是什么价钱。这种担心在今天可以算作是“迫害妄想症”了——因为硬件价格早已透明化。任何一个电商平台,什么价位就对应什么配置,比在实体店买还可靠。

在硬件利润日渐触碰天花板的今天,软件服务是新的战场,成为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主要经济来源和发展方向,包括微软和谷歌。因为硬件利润是固定的,极难扩展,软件收入却是可以不断延伸的。

来自世界各地的软件开发者们,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上架各种新的APP和软件服务,给谷歌和苹果“输血”。借用唐太宗的那句名言,“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中国有句俗语,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北京时间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清单,次日凌晨我国务院发布加征名单反击。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

谷歌是一家令人尊敬的公司,其宗旨是“不作恶”。但是谷歌再怎么伟大,也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一个事实:这是一家美国公司。2019年5月,谷歌终于作恶了。

谷歌宣布停止和华为的部分合作,随后谷歌地图、谷歌商店、YouTube等应用和服务,也都禁止其使用权利。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谷歌服务,对于国内用户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国外用户,几乎是必需品。就好像你到国外开一家肯德基店却不卖鸡块和薯条,靠卖蛋炒饭和免费厕所是吸引不到顾客的。如果没有谷歌服务,再好的华为手机对于外国人来讲也只是一块防身的板砖。

对国外厂商开放怀抱的谷歌服务,成为了中美贸易战中,美国狙击华为的黑枪;

宣扬开源与免费的安卓系统,也成为了美国威胁华为的工具!

受此影响,华为海外业务锐减。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如果没有贸易战,华为本可以在2020年超越三星,成为全球手机销量冠军。那将是民族品牌国际化的又一个里程碑。

如果没有谷歌服务支持,且没有替代方案的话,华为手机在海外的销量,理论上几乎会趋于零。

中美贸易战博弈

六、华为的崛起

为什么美国要如此打击华为?而不重拳打击中国其他手机厂商?

这个问题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几乎每个美国人都离不开物美价廉的“Made In China”,如服装鞋子和各种日用品。当他们还在享受中国中低端制造业产品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家中国公司已经在高科技产业异军突起。

1、底层供应商

华为本身并不是做手机出身,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深耕互联网的底层设备多年,华为在美国的眼皮底下,“偷偷”做成了世界第一。事实上,整个互联网的“支柱”,13台全球域名根服务器在美国。2005年,美国商务部宣布无限期保留对13台域名根服务器的监控权。这等于是仗着拳头硬耍无赖,把全世界的财产搬到自己家里据为己有。霸权野心,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直到2015年,中国联合多个国家推出了IPv6根服务器,才缓解了这一问题。

但由于底层网络的核心并未有太大变化,实际上掌控IP网络技术的依旧是美国。然而华为推出了一个新的“New IP”,从互联网底层进行颠覆。“New IP”就是一种比IPv6和IPv4更先进的网络终端服务。主要用于AR/VR技术的5G新场景运用,在网络传输的模式上更加全面。这就触动了美国的神经,因为动了互联网的底层,就是动了美国独享的蛋糕,是对其霸权的挑战。

2、5G王牌

2019年是5G元年。进入5G时代以后,华为凭借强大的科研实力,掌握了大量的5G专利。什么是5G?5G不仅仅是更快的网速。5G 可以让无人驾驶、远程手术、万物互联变成现实,在网络监视侦查、军事上也有着巨大潜力。5G的高效决定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个国家军事、经济各方面的发展高度。

谁掌握了5G,谁就在世界赛跑中赢得了新的先机。如果此时不加以阻挠,中国很有可能会弯道超车,乘上5G的东风,在众多领域超越美国。所以美国创造了新的“耍流氓”历史:以一国之力,封杀一个国外公司。其在世界上的众多小弟,也都纷纷跟进,一起打压华为。

3、芯片崛起。

提起芯片,可能很多人还停留在电脑CPU的认识上。其实芯片就是处理器,所有机器的大脑。大到医疗设备,家电,高铁,小到路由器、交通灯、手机电脑,都需要芯片。没有芯片,就没有智能,机器就只是个机器。智能手机和“傻瓜机”的根本区别,就是操作系统和芯片。

芯片产业的发展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强盛程度。“芯片强则产业强,芯片兴则经济兴”。多少年来,中国的芯片一直需要靠大量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意识到了芯片的重要性,开始独立研发芯片之路。

2004年秋天,华为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2005年华为即研发出自己的通信基带,2014年推出完善的手机芯片麒麟920。2018年,基本只内销华为手机的海思芯片,年销售额超过500亿元,成为国内集成电路的领头羊。甚至有预测称,如果海思上市,市值将高达千亿美元。

海思前面还有谁?三星、联发科、苹果、高通。这几家都是目前世界上的芯片巨头。

发现没有?一家通信设备厂商,不声不响,仅仅十年间,芯片水平已经玩到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五的位置!

4、发展迅猛。华为作为公认的高科技公司,发展迅猛。年产值6000亿人民币的华为,如果只看市值,华为应该是全球最大的非上市公司。一旦上市,只有苹果、微软、亚马逊等这些全球市值TOP5的公司能与之媲美。进入手机行业十几年间,华为从一个新手,就坐到了国内第一、全球第二把交椅,这还是美国耍赖情况下的成绩。相比于国内小米、OV等组装厂商,华为更加注重底层和自主研发,高科技含量越来越大,这激起了美国很大的打击欲望。

华为公司

七、开发一款操作系统有多难?任正非:鸿蒙超越安卓苹果可能要300年

免费的,就是最贵的。

开发一款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势在必行。

没有了谷歌服务,华为手机还可以凭借巨大的国内市场赢得一席之地。如果切断安卓系统呢?前文说过,免费给你用,但需要得到谷歌授权。收费是不可能的,这是砸自己的招牌。不给你用,却是一个损人不利己的阴招。以目前谷歌公司的态度,这个可怕的情况不是不可能发生。

再次为任正非的远见折服。任正非军人出身,对敌人从来不抱有任何幻想。华为不想被人扼住脖子,坚持独立自主之路。

在2019年8月9日,华为在东莞举行华为开发者大会,正式发布操作系统鸿蒙OS(Harmony OS)。鸿蒙是一款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它可以适配手机、平板、电视、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等多终端设备。也就是说,鸿蒙是前文中提到的跨平台操作系统!为的是实现“万物互联”、“万物智能”。

鸿蒙的开发基础,是基于Linux和安卓,是一次二次开发。

有的人可能会有疑问,既然安卓是人家的,为什么我们不从零开始,研发出一套完全独立自主的操作系统?这个要从开发一款操作的难度、时间、成本和生态说起。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研发难度

一个软件,是由一行行代码编写而成的。架构不是很庞大的话,可能一个星期就可以开发出来一款APP。但是一套操作系统,其复杂程度和开发成本之高,一般人很难想象!经典的windows XP系统,代码量在4000万行,win10系统算上内置程序和修正掉的代码,估计在一亿行以上!什么概念?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别说开发,白让你抄,你一辈子都抄不完。

安卓也同样达到了一亿行代码的数量级。为了开发和维护windows操作系统,微软要维持一千名顶级软件工程师的庞大队伍,光windows Vista的研发费用就达到了惊人的200亿美元。从这个角度来说,操作系统收费也是理所应当的。

操作系统的研发,由于其难以想象的复杂性,还不仅仅是一个人力、财力简单的数字累加游戏,它有一个长时间迭代的过程,也就是说要一步一步走,不存在跳跃式发展。

就好比你不可能一天给一个小学生吃八顿,让他一年之内长成姚明。

这和航空发动机的研发迭代时间有着相同之处。

基础研发需要耗费大量资源,现有的条件,一定要用上。

这在IT界,有一个有趣的说法:“没有必要重复做轮子”。Linux,就是一个现成的大轮子。创造安卓系统,谷歌也是基于Linux开发的。

windows是微软的,IOS是苹果的,安卓是谷歌的,但是Linux,是全世界的。

操作系统生态。

退一步讲,一款成熟的鸿蒙操作系统现在研发出来了,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还缺乏一个生态。

操作系统生态,就是各种软硬件构成的一个“生态圈”。既要有各类软件,APP的支持,也要有硬件的兼容。就好像开发一个小区,没有配套的物业管理(软件)和超市、菜市场、学校(硬件),是没有人愿意住进去的。

基于Linux和安卓的二次开发,鸿蒙做到了流畅度胜于安卓,而且还可以兼容安卓程序。

很难想象鸿蒙系统研发出来以后,除了QQ,微信等有名的国产软件,其他的APP都用不了,买个耳机插上去都没反应。再怎么爱国相信你也不会买这样的手机。任正非在2020年4月的采访中表示,安卓有280万个应用,鸿蒙才上万个,差距相当大。如果鸿蒙想超越安卓和苹果,不会超过300年。

300年,也许只是任正非一个谦虚的说法,但是印证了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

鸿蒙系统

八、未来可期

2020年3月26日,华为P40发布。华为P40系列的发布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因为在华为P40手机当中,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基本实现了国产化。没有谷歌服务GMS,取而代之的是华为服务HMS。没有海外市场的助力,华为暂时坐不到全球第一的宝座。自主化这一步,走的艰

辛,但是走的踏实。

操作系统的发展,犹如漫长的西天取经之路,早一天上路,就早一天取得真经。

任正非在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情况,花费巨资开发鸿蒙,可以称得上高瞻远瞩。有些人,还没见过鸿蒙,甚至都没用过华为手机,仅凭“国产操作系统”这几个字,就嗤之以鼻,让人唏嘘不已。

中国近代百年屈辱,让部分国人养成了“崇洋媚外”的心态:进口货都比国产好。任何一个品牌,都是从零开始,从低端到高端,迭代发展。

日本人都开丰田和本田,韩国人都开现代,而我们可能眼里只有宝马奔驰奥迪,最多加一个大众。以前看到印有公务标记的外国车,我都很纳闷,为什么公务车都不能支持一下民族品牌?

浙大知名教授郑强先生十年前在演讲中讲了一个故事:我有钱,但我开的是1.6L的奇瑞。同事说他,作为著名教授开这么小排量的国产车丢脸,没有场面。他回道:想要排量大建议你买辆公交车。有一次郑强教授出了重大车祸,奇瑞座驾被外国车撞的稀烂,安全气囊都竟然没有弹出。即使这样,他花费3万块钱,修好了车,接着开。

如果我们一直以瞧不上和挑毛病的心态看待长城、奇瑞、吉利,国产车强盛的道路会非常漫长。

同样,如果年轻人认为国产机还是十年前的老爷机,还沉浸于苹果手机就是比华为好的迷信中,拒绝以发展的眼光去接受国产货,自己不用,还鄙视身边用国产机的人,这样对民族品牌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华为,需要我们的支持;

鸿蒙,更需要我们的支持——不仅仅只是掌声。

郑强教授说,任何一个民族品牌的强大,都是靠本国人民买出来的!多给民族品牌一些时间,多给一些关注和支持,就是给自己长脸。

因为,当你在国外旅游,手拿苹果手机拍照的时候,感到骄傲的那个人,绝对不是你。

任正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什么叫签名安装?

大家可能要问证书有什么用?证书就是为了给软件签名用的,没证书就无法签名软件,那么软件签名有什么用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签名的作用,S60 第三版在安全性方面做了比较大的改善,对在系统中安装运行的第三方软件有更为严格的规定。某些涉及手机软硬件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操作被做了特别的限制(比如随手机开机自动启动就是被限制的功能之一)。应用程序要实现这些"被特别限制"了的功能就必须获得“签名”。也就是说要有人来为这个操作的安全性负责!未经任何签名的程序不能安装运行。

签名(sign):就是在应用程序的特定字段写入特定的标记信息,表示该软件已经通过了签署者的审核。

签署者对该软件的安全性负责。其中签名又大致分三种:

1. Symbian 签名。

即 Symbian(塞班)手机操作系统官方签名。通过了 Symbian 安全认证的软件才会获得 Symbian 的

签名。该类软件有最高的安全级别。在手机上能正常安装/运行/且能实现软件提供的所有功能.

获得 Symbian签名需要软件作者直接和 Symbian 官方打交道,基于多方面的原因,

并不是所有软件的作者都有能力获得这个认证的。

2. 作者签名。

软件作者在发布软件的时候就对软件进行了签名。这类软件可以在手机上安装运行(可能会遇到安全

性警告,可跳过)。但不能实现那些“被特别限制”了的功能。如果某软件根本不涉及这类功能,那么

软件作者也完全可能自己签名就行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软件虽然有某部分功能属于“被特别限制”的

范围,但并不是主要功能。软件作者也可能发布一个“作者签名版”,这样的版本可以正常使用大部分

功能,但会丧失一些特定功能。如“来电通”软件就有这样的版,几乎全部功能都可以使用,只是不能

开机自启动。

3. 用户签名。(就是证书区现在用的那种,最少把这一段看完吧)

严格来说这个应该是属于“开发者签名”。因为 Symbian 为软件开发者提供一种“开发证书”,原意本来

是让软件开发者作软件测试用的。这个“开发证书”是与作为测试用的机器的 IMEI 码挂钩的。使用这种

证书签名的软件只能在该 IMEI 码对应的机器上使用,不能用于别的机器。

我们所谓的“自签名”其实就是利用了这个方式,说白了就是你说你是开发软件的,你提供你测试机器

的 IMEI 码,Symbian 颁发给你一个“开发证书”,你用这个证书签名你的“测试软件”。你自己对你自己

的“开发行为”负责!如此而已。另外,开发证书自颁发日起有效期为半年.但在证书有效期内签署好了的

程序的使用时限是没有限制的.

如果你有要用签名的话可以去塞班论坛申请新的证书和签名工具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