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p虚拟服务器,java面试题有哪些?
虽然现在大厂内卷现象泛滥,而且996的传统依旧肆虐。但没有哪位程序员能架得住互联网大厂的高薪职位诱惑。特别是我还有一位在阿里工作7年多的老表,在其耳旁风之下,不断将大厂描绘的美丽风景刻画在我脑海中,也让我一直有着想进大厂镀金的梦想。
所以为了完成这次进大厂的梦想,前段时间特意拜托老表爆肝一周之后,才梳理好的这份10W字的“Java高级程序员面试精华题”也帮助我在金三银四的最后时段赶上了跳槽季的末班车,成功入职字节!
虽然金三银四黄金跳槽期虽然已过,如果你现在还想跳槽进入大厂,后面的金九银十也不失为一个好机会。利用这4-5个月的时间里好好储备下技术能力,刷一刷面试题。也为跳槽作一作万全准备。
现在我把这份文档分享出来给每位看到的有缘人,为大家节省一点找资料、翻文献、刷题的时间。
面试文档涵盖:微服务、分布式中间件、并发编程、数据库,Spring/MyBatis/Netty等主流框架,需要的小伙伴转发+关注我后直接私信【666】即可获取资料免费下载方式!
主目录展示:常用主流框架篇涵盖Srping、MyBatis、Netty
微服务篇涵盖Spring Boot、Dubbo、Spring Cloud及Spring Cloud相关组件原理
并发编程篇涵盖并发编程所有技术点的面试
分布式中间件合集涵盖RPC框架、Zookeeper、Redis、Nginx、RabbitMQ、Kafka、MongDB、Memcached。
性能调优合集涵盖JVM、MySql、Tomcat
需要文档的小伙伴转发+关注我后直接私信【666】即可获取资料免费下载方式!
h3c防火墙配置实例?
本文为大家介绍一个H3C防火墙的配置实例,配置内容包括:配置接口IP地址、配置区域、配置nat地址转换、配置访问策略等,组网拓扑及需求如下。
配置要求
1)防火墙的E0/2接口为TRUST区域,ip地址是:192.168.254.1/29;
2)防火墙的E1/2接口为UNTRUST区域,ip地址是:202.111.0.1/27;
3)内网服务器对外网做一对一的地址映射,192.168.254.2、192.168.254.3分别映射为202.111.0.2、202.111.0.3;
4)内网服务器访问外网不做限制,外网访问内网只放通公网地址211.101.5.49访问192.168.254.2的1433端口和192.168.254.3的80端口。
3、防火墙的配置脚本如下
<H3CF100A>dis cur
#
sysname H3CF100A
#
super password level 3 cipher 6aQ>Q57-$.I)0;4:\(I41!!!
#
firewall packet-filter enable
firewall packet-filter default permit
#
insulate
#
nat static inside ip 192.168.254.2 global ip 202.111.0.2
nat static inside ip 192.168.254.3 global ip 202.111.0.3
#
firewall statistic system enable
#
radius scheme system
server-type extended
#
domain system
#
local-user net1980
password cipher ######
service-type telnet
level 2
#
aspf-policy 1
detect h323
detect sqlnet
detect rtsp
detect http
detect smtp
detect ftp
detect tcp
detect udp
#
object address 192.168.254.2/32 192.168.254.2 255.255.255.255
object address 192.168.254.3/32 192.168.254.3 255.255.255.255
#
acl number 3001
description out-inside
rule 1 permit tcp source 211.101.5.49 0 destination 192.168.254.2 0 destination-port eq 1433
rule 2 permit tcp source 211.101.5.49 0 destination 192.168.254.3 0 destination-port eq www
rule 1000 deny ip
acl number 3002
description inside-to-outside
rule 1 permit ip source 192.168.254.2 0
rule 2 permit ip source 192.168.254.3 0
rule 1000 deny ip
#
interface Aux0
async mode flow
#
interface Ethernet0/0
shutdown
#
interface Ethernet0/1
shutdown
#
interface Ethernet0/2
speed 100
duplex full
description to server
ip address 192.168.254.1 255.255.255.248
firewall packet-filter 3002 inbound
firewall aspf 1 outbound
#
interface Ethernet0/3
shutdown
#
interface Ethernet1/0
shutdown
#
interface Ethernet1/1
shutdown
#
interface Ethernet1/2
speed 100
duplex full
description to internet
ip address 202.111.0.1 255.255.255.224
firewall packet-filter 3001 inbound
firewall aspf 1 outbound
nat outbound static
#
interface NULL0
#
firewall zone local
set priority 100
#
firewall zone trust
add interface Ethernet0/2
set priority 85
#
firewall zone untrust
add interface Ethernet1/2
set priority 5
#
firewall zone DMZ
add interface Ethernet0/3
set priority 50
#
firewall interzone local trust
#
firewall interzone local untrust
#
firewall interzone local DMZ
#
firewall interzone trust untrust
#
firewall interzone trust DMZ
#
firewall interzone DMZ untrust
#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202.111.0.30 preference 60
#
user-interface con 0
user-interface aux 0
user-interface vty 0 4
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
#
return
路由器udp端口映射的方法有哪几种?
如何设置端口映射端口映射(Port Mapping/Port Forwarding)有点类似服务重定向, 所以有些路由器(Router)中也称为虚拟服务器(Virtual Server)。为了描述方便, 下面的叙述中统一称为[端口映射]。
采用端口映射的方法,可以实现从Internet 到局域网内部机器的特定端口服务的访问。
端口映射的实现方式可以分为纯软件和软硬结合方式。
以纯软件方式实现端口映射功能软件有很多, 比如, MS Windows9x/200/XP 下的PortTunnel 专门针对HTTP、FTP、SMTP 服务的端口映射,提供了较多的参数设置,在相应的标签菜单下调整。
又如各种版本的Linux 操作系统本身就支持端口映射, 只需要网络管理员做相应的设置和调整即可实现。
而以软硬结合方式实现端口映射功能的, 主要常见于各种路由器(提供网关路由功能) 。下面主要介绍各种路由器(Router)中如何实现端口映射一般路由器中有个端口映射(Port Mapping)或者虚拟服务器(Virtual Server)的设置。
用户需要在路由器(Router)的“管理界面”中相应的端口映射界面中, 设置好相应的需要映射的端口, 协议,内网地址等, 才能生效。
设置的方法可能会因为路由器(Router)不同的品牌和型号,在设置的方法上也会有所不同。端口映射支持的网络协议有TCP/UDP/两者, 所以进行端口映射设置时, 如果不熟悉, 可以选择两者都支持。
企业的邮箱有哪些?
时不时的有朋友问我怎么选择企业邮箱,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就象买车的时候,大众,丰田,本田等等这些品牌,你又能说谁的最好呢?
邮箱在日常办公中使用频率可能是最高的了,特别是外贸企业,所有企业IT管理员或者老板都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选择企业邮箱,有些小企业就用个人免费的邮箱来办公,这其实有很大的隐患,大家都知道的,这里就不说了。
现在市场上卖企业邮箱的公司太多了,百度上广告漫天飞,263,网易,21CN(电信),腾讯等等,其实那些广告都是代理公司做的,而且这些品牌都不错,都能满足大部分办公需求,都是分布式的,海外都有服务器节点,你看好一个品牌的邮箱,同时也得选好代理商,因为有一些不良代理商也会让你头痛的。当然也有一些非知名的邮箱服务商,要判断好坏,真的是不好评论的,用过之后,才知道。
整体来说,判断邮箱能不能购买,从如下几点来看
1,是不是分布式的系统,有些小的网络公司用单服务器来建一个邮箱系统,达不到运营级别的,也拿到市场上销售,风险是比较大的。
2,有没有海外节点,一般来说,服务商提供的mx 记录来看,有没有海外的Ip基本可以判断。没有海外节点的邮件系统,外贸公司真的不能用。
3,数据的安全性,有没有备份,当遭遇病毒爆发、黑客攻击的时候,安全防护系统能不能完全应付,当存储系统出现故障,能不能快速从备份系统里恢复。
4,过滤垃圾邮件的能力,现在垃圾邮件和诈骗邮件满天飞,垃圾邮件和诈骗邮件的过滤对于用户来说是非常重要。
5, 售后服务, 当许多品牌的邮箱在功能和性能方面都不相上下的时候,就是拼服务的了,没有好的售后服务,再好的企业邮箱也不能选择。
自建邮件服务器
大约在5到10年前吧,有很多的企业,用户量比较大,基本上都会选择自建邮件服务器。象世界500强企业,基本都是自建邮件服务器,因为他们的技术,有实力来做,主要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吧。自建邮件服务器的扩展性是租用企业邮箱无法实现的。很多企业内部有OA或其他办公系统,通过自建邮件服务器的API接口可以实现良好的整合。很多企业明确要用邮件服务器实现和OA的集成。很多企业IT人员告诉我们说,他们的老板考虑到邮件的安全性,所以要求自己搭建。老板认为租用企业邮箱,会有邮件数据被运营商泄露的风险。
我也帮许多企业建过邮件服务器,到今天有些还在用,也有些企业因为成本问题,换成了直接购买企业邮箱。
自建邮件服务器要考虑的问题比较多了
1, 硬件的购买 ,购买服务器
2, 网络环境的选择,是托管在机房,还是专线(要用固定IP)
3, 操作系统的选择(window 还是linux)
4, 邮件服务器系统的选择
以上是基本的了,还要考虑防火墙等等的了。
不过从成本角度考虑,如果邮箱用户数不到200人,毫无疑问,购买企业邮箱划算,特别是小企业可以省去IT人力成本。
osi中设置表示层的目的?
分层的目的是利用层次结构可以把开放系统的信息交换问题分解到一系列容易控制的软硬件模块-层中,而各层可以根据需要独立进行修改或扩充功能,同时,有利于个不同制造厂家的设备互连,也有利于大家学习、理解数据通讯网络。 OSI参考模型中不同层完成不同的功能,各层相互配合通过标准的接口进行通信。 第7层应用层:OSI中的最高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了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而且还要作为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来完成一些为进行信息交换所必需的功能。它包括:文件传送访问和管理FTAM、虚拟终端VT、事务处理TP、远程数据库访问RDA、制造报文规范MMS、目录服务DS等协议;应用层能与应用程序界面沟通,以达到展示给用户的目的。 在此常见的协议有:HTTP,HTTPS,FTP,TELNET,SSH,SMTP,POP3等。 第6层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它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终端类型的转换。 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 ;会话层管理登入和注销过程。它具体管理两个用户和进程之间的对话。如果在某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用户执行一项特定的操作,会话层协议就会管理这些操作,如阻止两个用户同时更新数据库中的同一组数据。 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传输层把消息分成若干个分组,并在接收端对它们进行重组。不同的分组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传送到主机。这样既能获得较高的带宽,又不影响会话层。在建立连接时传输层可以请求服务质量,该服务质量指定可接受的误码率、延迟量、安全性等参数,还可以实现基于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功能。 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除了选择路由之外,网络层还负责建立和维护连接,控制网络上的拥塞以及在必要的时候生成计费信息。常用设备有交换机; 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屏蔽物理层,为网络层提供一个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一条有可能出差错的物理连接上,进行几乎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差错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常用设备有网卡、网桥、交换机; 第1层物理层: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常用设备有(各种物理设备)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网线、双绞线、同轴电缆。 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收数据则相反。 上三层总称应用层,用来控制软件方面。下四层总称数据流层,用来管理硬件。除了物理层之外其他层都是用软件实现的。 数据在发至数据流层的时候将被拆分。 在传输层的数据叫段,网络层叫包,数据链路层叫帧,物理层叫比特流,这样的叫法叫PDU(协议数据单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