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概率,什么是条件概率?
是指事件A在另外一个事件B已经发生条件下的发生概率。条件概率表示为:P(A|B),读作“在B的条件下A的概率”。条件概率可以用决策树进行计算。条件概率的谬论是假设 P(A|B) 大致等于 P(B|A)。
通俗易懂的例子?
假如李雷和你不认识,又不是同班同学。则你和李雷是独立的。
C --- 李雷到学校的概率。 设: P(C)=1/3.
P(C|A) 是你到学校的情况下,李雷到学校的概率。这个概率应接近1/3。也就是说,你来不来学校不影响李雷来不来学校。
条件概率怎样理解?
条件概率是指事件A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条件概率表示为:P(A|B),读作“A在B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若只有两个事件A,B,那么,。概率测度如果事件 B 的概率 P(B) > 0,那么 Q(A) = P(A | B) 在所有事件 A 上所定义的函数 Q 就是概率测度。 如果 P(B) = 0,P(A | B) 没有定义。 条件概率可以用决策树进行计算。
什么是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是一种带有附加条件的概率。是指若事件A与事件B是相依事件,即事件A的概率随事件B是否发生而变化,同样,事件B的概率与随事件A是否发生而变化,则在事件A已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出现的概率称为事件B的条件概率。数学家John Allen Paulos 在他的《数学盲》一书中指出医生、律师以及其他受过很好教育的非统计学家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
这种错误可以通过用实数而不是概率来描述数据的方法来避免。
条件概率题型及解题方法?
条件概率是指在给定某个条件下,事件发生的概率。解题时常见的条件概率题型有:
1. 乘法定理:已知事件 A 和 B 的概率,求 A 与 B 同时发生的概率。
解题方法:使用乘法定理,即 P(A 且 B) = P(A) * P(B|A) 或 P(B 且 A) = P(B) * P(A|B)。
2. 加法定理:已知事件 A 和 B 的概率,求 A 或 B 发生的概率。
解题方法:使用加法定理,即 P(A 或 B) = P(A) + P(B) - P(A 且 B)。
3. 条件概率:已知事件 A 和 B 的概率,求在事件 B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A 发生的概率。
解题方法:使用条件概率的定义,即 P(A|B) = P(A 且 B) / P(B)。
4. 全概率公式:已知一组互斥事件 B1, B2, ..., Bn,求事件 A 发生的概率。
解题方法:使用全概率公式,即 P(A) = P(A|B1) * P(B1) + P(A|B2) * P(B2) + ... + P(A|Bn) * P(Bn)。
5. 贝叶斯定理:已知一组互斥事件 B1, B2, ..., Bn,且已知事件 A 发生,求事件 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Bi 发生的概率。
解题方法:使用贝叶斯定理,即 P(Bi|A) = P(A|Bi) * P(Bi) / P(A)。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条件概率题型和解题方法,需要根据题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