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传人闫芳,太极十三式的内含是什么?
传统太极十三式的内含
第一式:金刚捣碓一式,言太极阴阳之理皆具。
1,无极式(预备式) 2,开太极(起式) 3,金刚倒碓
第二式 :太极生两仪
4,懒扎衣 5,六封四闭 6,单鞭 7,第二金刚倒碓
第三式 :两仪生四象,斜行象征乾,坤,坎,离四正卦。
8,白鹤晾翅 9,斜行
第四式:四象生八卦,象征 兑,震,巽,艮四隅卦
10,初收 11,前堂拗步 12,第二斜行
第五式 :本其蓄精,以致出精,终于复归太极原象。
13,再收 14,第二前堂拗步 15,掩手肱拳 16,十字手 17,第三金刚倒碓
第六式 :倒身法,背身法,曲身法,退行法,此皆式中变格,无不具。
18,披身拳 19,青龙出水 20,双推掌 21,三换掌 22,肘底捶 23,倒卷肱 24,退步压肘 25,中盘 26,白鹤晾翅 27,斜行拗步
第七式 :倒转身法,以归平垣(yuan)身法。
28,闪通背 29,掩手肱拳 30,大六封四闭 31,单鞭
第八式 :十三小式,(左右云手,高探马,左右擦脚,中单鞭,下掩手,二起脚,兽头式,踢一脚,蹬一根,演手捶,小擒打,抱头推山)。云手,横行法;左右擦脚和踢蹬,皆言足法;下掩手也就是击地锤,伏身法;二起脚,飞身法;抱头推山为合身法;中单鞭,手足齐用法;蹬踢为大专身法;小擒打为偷步法;兽头式为护头护心护膝法;以上十三小式,是与群敌交手,大战一气,承接不能割断,无间可停,故合为一式。
32云手 33,高探马 34,右擦脚 35,左擦脚 36,转身左蹬脚 37,前堂拗步 38,击地捶 39,翻身二起脚 40,护心拳 41,旋风脚 42,右蹬一根 43,海底翻花 44,掩手肱拳 45,小擒打,46,抱头推山 47,三换掌 48,六封四闭 49,单鞭
第九式 :前招后招,是前后相顾手法与眼法;野马分鬃分披身和速进法;玉女穿梭是右转身法和平纵身法。单鞭是气归丹田平心静气法。以上七式为交手法。
50,前招 51,后招 52,右野马分鬃 53,左野马分鬃 54,大六封四闭 55,单鞭 56,双震脚 57,玉女穿梭 58,懒扎衣 59,六封四闭 60,单鞭
第十式 : 摆脚是横脚打法;跌叉是低身法;金鸡独立是高身法,用膝法;余下的是重复七式。
61,云手 62,双摆莲 63,跌岔 64,左金鸡独立 65,右金鸡独立 66,倒卷肱 67,退步压肘 68,中盘 69,白鹤晾翅 70,斜行拗步 71,闪通背 72,掩手肱拳 73,大六封四闭 74,单鞭
第十一式 :十字脚即是十字靠;指裆捶,致命法;青龙出水(龙摆尾,白猿献果)是跳跃进身法,不必转身,亦是纵法。
75,云手 76,高探马 77,十字单摆莲 78,海底翻花 79,指裆捶 80,白猿献果 81,小六封四闭 82,单鞭
第十二式 铺地锦(雀地龙)是展腿坐地身法;上步七星是前进上步法;下步跨虎是上下相顾身法。
83,雀地龙 84,上步七星 85,下步跨虎
第十三式 :摆脚是倒转身法,上掤下打身法;当头炮是护脸护心法;以上合为十三总势,文象起武象终。
86,转身双摆莲 87,当头炮,88,金刚捣碓 89,合太极(收式)
现在人多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和进、退、顾、盼、定作为十三式,个人感觉有点混淆概念之嫌。
如何区分武术大师和武术骗子?
这个问题是个好问题,因为现在出来很多的大师,如果自己想学功夫的话,分辨不清的话是学不出来真功夫的。我们要首先知道什么是大师,大师就是在传统武术上面有自己的威望,是大家所公认的,不是自封的大师就是大师,他们是实实在在的门派的传承。
像我的话是比较喜欢八极拳的,河北沧州的八极拳公认的发源地,比较正宗的就是吴连枝,他们不仅是守根,而且还研究其他的拳种,像是拳击,自由搏击之类的。像这样的大师是插不了的,好的大师能教会你拳理之外的东西,让我们领悟其中的奥秘。
最近的浑元形意太极门的掌门人马保国,比赛失败以后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很多的动作同行都是看不下去的,可能他的武功对健身养生上面有很大的帮助吧,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马老师本人的表现上就可以看出来,即使对手重击重击两拳以后,依然能爬起来继续比赛。
武术骗子很明显得特点就是巧舌如簧,忽悠大家骗取学费,主要的特点就是让学生配合自己,这样一来展示自己的功力,我看那个太极闫芳,动作非常的夸张,就是把人给弹飞了,还有的用眼睛瞪趴下了等等,这些行为都是瞎胡闹。另外真正的大师是看淡名利的,增加自己的知识阅历,分辨真假大师轻而易举!
是什么让你喜欢上了太极拳?
分享一下我练太极拳的过程,年轻时喜欢武术,练过小洪拳,大洪拳,罗汉拳等等,只是学习练习拳架,怎么运用就靠自己瞎琢磨了,所以,只是练得身体灵活,蹿蹦跳跃身法快捷,也经常和朋友们切磋。后来听说太极拳很厉害,就跟着街头师傅学习杨氏太极拳,学了一年,也不会推手,更不会使用。后来听说陈氏太极拳很实用,有幸还是在街头看到了陈氏太极拳习练着,看他练拳,行云流水,刚柔相济。感觉应该是个高手吧,于是提出想要跟他学习,他就是我的太极拳师傅郑旭东,当时在洛阳朋友家,也想在洛阳发展。我提出来先要比试一下,我毕竟练了好多年武术,就是想学习实用的东西。于是我们到河滩沙地进行比试,才发现跟他打无法躲开,和我们平时切磋的确不一样,当时也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于是开始跟他学习。练习一年,每次练不多,最多三遍就练不动了,后来老师说我还没有入门,这段时间主要是考验我的人品,认为我人品还是合格的,于是又重新开始捏拳架重新开始一招一式讲解,才知道太极拳的实用道理和方法。原来所有武术都要讲究刚柔相济。太极拳是从练柔入手,集柔成刚,最终达到刚柔相济。后来在洛阳拿到过太极拳推手第二名的成绩。现在喜欢太极拳一个是长期锻炼已经形成习惯,第二是通过太极拳可以有很多热爱太极拳的朋友,第三是太极拳练习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可以无止境的研究下去,第四是通过太极拳的练习的确比同龄人显得更年轻,也更灵活。
闫芳的功夫那么厉害?
闫芳功夫那么厉害,为何不参加赛事?
从闫芳的个人经历来看,她曾经拜著名的太极拳大师李经梧先生为师,又是河北省第五届武术协会副主席,原石家庄第十届政协委员,有这些响亮的头衔儿加上她"最强太极推手"的展示,确实容易让人产生她是一代太极宗师的感觉。似乎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终于从影视作品走到现实中来。
常言说得好"真金不怕火炼",但是闫芳恰恰是武林当中的"南郭先生",纯属滥竽充数。闫芳曾经在网络上表演过隔空打人的一段视频,引起强烈的反响。她可以不用接触就把弟子们打的东倒西歪,观众看完之后感觉无比神奇。这样的操作,根本就是违背力学原理。
有人提出来,让她把静止不动的50斤大米隔空打飞试试,那才算是真本领。她的原则是,不懂太极的人根本就不和你交手,懂太极的人也必须是她的弟子,才有机会和她过招。这就把那些想探究事实真相的人,排除在外。她和弟子们的太极功夫展示,完全就是一出闹剧。
马大师成马三倒,身败名裂天下笑!闫大师就高明得多,练的路数也不一样。那是隔山打牛,掌声放人,气冲斗牛,不接触的至上武功!肉搏,小儿科,不鸟他!
纸终究包不住火,如果闫芳敢上擂台与人比武,等待她的只有被KO!就和马保国这些伪大师一样的下场,惨痛的结局会让她之前优雅自如的画风瞬间崩塌!所以闫芳是绝对不会自取其辱。她的太极功夫,只适合在自己的舞台上表演,她和她的弟子们以此为快乐,舞动人生创造奇迹,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这些所谓的大师,侮辱了传统武术,侮辱了体育竞技,侮辱了人们的智商,打着“xxx大师”的名号招摇拐骗,让不少别有用心的人从中获益,实在恶心至极!
没有一点的真功夫,何谈参加赛事,离开了他们的演员“徒弟”,真去参加赛事,那将是从“大师”变为“大尸”了!
传统武术有没有隐世高手?
传统武术有没有隐世高手:没有!
所谓的隐世高手,无非是受了小说和电视剧的影响!总有一些不世出的高手隐藏在深山老林中、或者混在平民百姓间,默默无闻!
问题是:直到现在也没发现这样的高手啊!
反正拍起小视频来一个比一个厉害,什么放人于丈外啊,什么碎砖断钢板啊,什么挑战泰森啊,可没一个敢上擂台的!
也有膨胀过度觉得自己挺厉害的上了擂台的,结果被人家打得鼻青脸肿,然后怪没睡好、没准备好,没敢发功等等等等!
一、传统武术的高手都在哪儿传统武术的高手来自于哪里?军队!所有传统武术的源流,追根溯源到最后,均是来自于军中。
为什么?武术的目的是更有效的杀伤敌人、保全自己,所以古代的传统武术高手基本上是来自于军队。
传统武术的水平高低,来自于训练水平、实战经验,所以参加过生死之战的军人武功强悍得恐怖。
至于所谓的江湖高手,且不说在古代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下有没有江湖,江湖中哪有传统武术生长的土壤?江湖中成天打打杀杀的,当官府是瞎子啊?
传统武术最高层次的高手,只可能在军队、或者是长年征战戍边、日夜搏杀的军中。
那么,现在的搏击高手在哪里?当然是在专业队了!剩下的可能在我们部队里,剩下的,不提也罢!
二、传统武术不存在民间高手现在的民间高手特别多,可是,只要看看他们的弱不禁风的抗打能力、空门大开、毫无防守意识的防御、总是慢一拍的反应,这算什么高手?
他们练习武术十几年,成天进行“温柔”的比赛和“文明’的训练,和体操有什么区别?功夫是对抗的技术,不是体操,体操再好看,也不是武术。
最后,他们自己都相信自己是高手了,不知道谁给他们的勇气走上擂台,然后,现实狠狠地教他们做人!
功夫,不就是速度力量吗?至于所谓的内功?是小说里面先有,然后”突然“很多门派都有了!这个逻辑太感人了!
任何功夫,身体素质、训练手段、实战经验缺一不可。就传统武术那样的,很难出什么高手。建国前中央国术馆组织的全国搏击比赛,最后获胜的,不都是专业选手吗?民间的被打得胆战心惊,从此不敢再吹牛!
如果民间有高手,他们为什么不上台?真的淡薄名利?毫无争胜之心?是不敢吧?怕被打回原形吧?
三、他们不上擂台是怕打死人吗问题在于:他们怎么能知道自己有打死别人的实力?是真的打死过人?还是他师父告诉他的?那么他师父打死过人吗?
传统武术能不能打死人?当然可以!但是现在不行了!并不是传统武术不行了,而是没有传统武术生存的土壤了!
不上擂台,说是怕打死人的,逻辑同样感人:既然是高手,难道劲力不能收发自如吗?难道还不能恰到好处地发力吗?
其实,真相可能是:怕被别人打死!怕被打得原形毕露!
许多传统武术,不就是靠吹牛赚钱吗?甚至做成了产业!被人打得鼻青脸肿还怎么去骗人!
有的人一说传统高手,往往就是:我小时候见过……我同学的父亲……农村……呵呵呵呵,无法查证!
综述:传统武术没有隐世的高手,更没有一击必杀、一招投敌的能力,也更谈不上什么怕打死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