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子星碰撞到太阳系第一位星际访客,2017年是太空探索发现结出累累硕果的一年。虽然在这一年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悲伤的时刻,比如服役20年的卡西尼号寿终正寝,但我们也对这个浩瀚宇宙有了更多的认识。
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LIGO团队,他们发现了源于黑洞合并的三例引力波事件。第一例和第二例分别在2016年2月和2017年6月公布。
2017年10月,人类探测到另一次合并,但这次是两颗中子星。不仅如此,LIGO团队还发现了这次合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以及几秒钟后释放的伽马射线暴。
中子星是宇宙中最奇怪的恒星。当大质量恒星寿命终结,耗尽燃料并坍缩时,就会形成中子星,它们是体积最小、密度最大的星体。一茶匙的中子星物质就和吉萨金字塔一样重。两颗中子星相撞时,会出现很多神奇的科学现象。
在这次合并中发现引力波和电磁辐射,可以说是2017年最重大的太空探索发现,标志着天体物理学“新时代”的开始。
在40光年之外发现一颗超级地球2017年4月,在40光年之外发现的一颗系外行星让天文学家们激动不已,因为它可能为我们提供了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机会。这颗“超级地球”被命名为LHS 1140b,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倍,但质量是地球的7倍。它是一颗岩石行星,气候温和,围绕着附近一颗安静的恒星旋转。
“我对这一发现感到非常激动,”这项研究的作者、哈佛大学的天文学教授大卫·夏邦诺(David Charbonneau)说,“这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发现十颗可能宜居的行星2017年6月,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了十颗可能宜居的行星。NASA公布了第八张开普勒行星表,含219颗系外行星,那十颗行星是其中的一部分。
所有这些行星都和地球差不多大小,也都处于各自恒星的宜居带内。也就是说,它们和恒星的距离恰当,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现在,NASA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已经发现了4034颗候选系外行星。其中,2335颗已经被证实是行星,位于天鹅座。
近距离观测木星大红斑2017年7月,NASA朱诺号探测器拍摄了迄今最清晰的木星照片。照片显示,这颗气态巨行星的大红斑是“一团纹理明显、呈深红色的椭圆形暗云”。
2016年7月抵达木星后,朱诺号拍摄了数千张照片,并利用八个传感器收集有关木星形成过程和化学成分的详细数据。朱诺号将在2018年2月结束其使命,坠入木星大气层。
月球上的水2017年7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月球内部的水比我们认为的更多,意味着人类有朝一日可以充分利用月球上的水,将之作为一种太空资源。
这项研究分析了在月球上发现的火山碎屑沉积物,这些物质主要由远古火山喷发期间形成的火山玻璃珠构成。以前,火山碎屑沉积物被认为可能作为铁和钛等元素的来源。
这项研究的作者表示,我们有理由认为火山碎屑沉积物也含有水,有朝一日可以被月球上的宇航员提取出来。
卡西尼号结束使命服役了近20年之后,NASA的卡西尼号探测器于2017年9月撞向土星。终其一生,卡西尼号飞行逾16亿公里,帮助揭示了土星及其卫星的秘密。
在坠入土星大气层烧毁的过程中,卡西尼号继续收集数据。科学家将利用这些数据,绘制土星的引力和磁场图。这将有助于了解土星的成分,帮助科学家弄清土星的旋转速度。虽然卡西尼号已经和我们永别,但在以后的岁月中,科学家将继续分析它发回的数据。
速逃星在银河系的边缘,一些恒星的移动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它们拥有了逃离引力束缚所需的能量。现在,研究结果显示,银河系可能不是这些恒星逃离的第一个星系。
以前,物理学家认为,这些速度极快的恒星是被银河系中央的那个超大质量黑洞加速到这么快的速度。但2017年7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银河系边缘的这些“逃逸”恒星是从附近另一个星系抛射到银河系的。
距离太阳系第九行星更进一步2016年1月,两位天文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改变了现代天文学的方向。这篇论文预测,在太阳系的最外围,海王星以外很远的地方,潜伏着另一颗巨大行星。
2017年9月,这篇论文的其中一位作者认为是时候更新了。在一篇新论文中,加州理工学院行星科学教授康斯坦丁·巴提金(Konstantin Batygin)缩小了寻找该行星的范围。“根据我们对第九行星如何塑造观测数据模式的新认识,我们能够进一步锁定其真正的轨道。”
太阳系的第一位星际访客2017年11月,从其他地方进入太阳系的第一个天体被确认。该物体最初取名为A/2017 U1,在10月18日被发现,当时它已经飞离地球。它在9月份达到近日点,在10月15日距离地球不到2400万公里。
它最奇特的一个地方是它的移动速度。这块速度超快的太空岩石每秒飞行25.5公里,非常炙热,几乎呈红色。
突破聆听项目决定研究该天体,但没有发现外星人活动的任何迹象。这个天体现在被称为奥陌陌(Oumuamua)。
翻译:于波
来源:Wired
私信回复“引力波”、“超级地球”、“木星”、“月球水”、“卡西尼号”、“速逃星”、“第九行星”、“星际访客”可以查看『造就』此前发布的相关文章。
造就:剧院式的线下演讲平台,发现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她最终还是喝了牛奶,吃了狗肉,以及不再和爱因斯坦相认。
这部影片没有像传统的青春片那样去沉湎爱情,而是讲述了13岁少女李玩以成熟敏感的心思看待感情和人际关系,又以稚嫩抗拒的心态对待成人世界,却被爱所绑架,被迫接受成人世界的规则的故事。
李玩本来就不爱喝牛奶,一直以来都是拒绝的态度,但是在最后她喝下了牛奶,她一直都拒绝吃狗肉,但是最后吃写了狗肉,和见到爱因斯坦后说:我好怕它认出我,扑过来,幸好没有。
这里的心酸大概就揭示了,成长好像就是在接受着一场又一场必须接受的无奈,好像每一个中国的孩子都有过类似的经历,父母总是在让我们接受一些自己本来不愿接受的事情,用一个谎言来掩盖另一个谎言,用武力来折服,但从来都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大人总是以自己的原则和方式在强迫孩子以及衡量孩子,只因我是为你好,“为你好”三个字承担了所有父母的行为和对孩子的思想。
最后那句爸爸打你是爱你其实也彻底地改变了李玩,她开始长大,开始学会成长。最后也渐渐认定了,父亲给她的那只狗就是丢失的那条,可是,电影中的黑暗却也刺痛了我。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年青是搏击风浪的船,昂扬、潇洒,学习则是船的动力。作为年青一代的我们,应抓紧时间,持之以恒,努力学习,扬帆起航。
孔子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今天的我们,应谨记他的话,放飞自己的青春,用勤劳的汗水铺就未来的成功之路。
也许我们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决不能再让自己输在终点。后天的勤奋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珍惜现在的每一刻,努力获取知识,使自己拥有亮丽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活的梦想,相信,梦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作为一名初三学子,我们更应学习鲁迅先生海绵挤水的精神,学习红军长征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加倍努力,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进行扎实有效的复习,争取取得毕业考试的全面丰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今年的中考建立我们应有的自信。
语文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英语使人眼界开阔,历史使人明智,物理使人精邃,化学使人健康。知识能够塑造一个人的性格,而学习恰恰能够使人获得更多的知识,可见学习尤为重要。
有很多同学会说学习苦、累,或者我学不会我也考不好不想学了,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首先,我无法否认学习之苦,学习之累,但甘守学习的苦才能享受学习的甜。在校园里,我们快乐地成长,为理想而奋斗!遨游学海,跋涉书山,知识上的满足给我们快乐;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破解难题的柳暗花明给我们快乐;思想境界上的不断开阔,心灵上的不断净化给我们快乐。记得爱因斯坦曾说:千万不要把学习当成一个任务,而应该看成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是的,只要我们不辞劳苦,敢于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你会发现,学习中自有情趣,更有快乐。
其实,每个人都不能绝对的说自己有多聪明多厉害,也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不聪明的,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获得的,如果不学习即使有天才的智慧也只是浪费,然而只要你努力了,成绩好坏并没什么关系。
战国时有位名为苏秦的好学者,昼夜勤读,困倦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清醒后继续学习。晋代名士孙敬,昼夜苦读,唯恐困倦,就用绳系发悬在房梁上,瞌睡时把自己拽醒,继续学习。这两位最后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功。由此可见,努力学习是一个人成功的必经之路。
一个人偶尔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成绩的好坏更不能说明一个人的聪明,台湾着名作家琼瑶,小时候除了语文外,其他学科成绩并不好,有一次,数学考试他只考了20分,可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努力拼搏,最终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
期末考试后,或许有的同学因为成绩不好而放弃了努力,然而成绩单不漂亮没关系,只要我努力,就是一名好学生,基础不好没关系,只要我每天都有进步,就是一种成功;或许有的同学也会因为考试结束后可以放松一下了,然而你错了,真正的考验和挑战还在后面,只有不断努力不断拼搏才回去的最终的胜利。同学们,我们一起努力吧!让我们用热情拥抱未来,用青春谱写人生,用行动证明存在的价值吧!
范例2如下: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人们常说,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无数的沙砾转化为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气。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有一次的挫折,那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
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大难题,要想让我们的心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苦,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奋斗目标,生命之花才会常开不败,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
一般来说,两个方面,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能做到这两个方面的家庭极少,想做完美父母的念头,还是放下吧,尽力而为。
“人生起跑线”这个理论,真的挺误导大众的。谁最喜欢这个说法?各种以赚钱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产品开发者。但是,台湾已故文化学者曾仕强说过,千万不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因为这意味着孩子往往会输在终点线。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长跑,任何节点的胜利或者失败,都不能说明什么啊,赢在人生的下半场才叫真的赢了。
总是强调输赢的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那就是无法专注于个人的生活和幸福,活着就是跟人较劲。在学校比成绩,在工作里比升职加薪,在朋友圈里比谁家娃娃厉害,一辈子都在比较,我们为何活得这样不自由?不该好好反省一下吗?
就像电视剧《三十而已》里的顾佳,把儿子送到顶级幼儿园,看上去是选择了比普通孩子都高的起点,但是这又能如何呢?将来还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要选,就算儿子将来能入常青藤名校,那又如何呢?将来选择职业还是在竞争中,想想那些名校光环加身的天之骄子,自杀的不乏其人,混到中年突然失去奋斗动力,家庭面临婚姻危机等等,跑赢绝大多数人,如果内心过得不快乐,都不是真正的赢。
把三个儿子都送进斯坦福大学的陈美龄,从歌手转型到教育家,这个香港出生的妈妈,真的是用实力演绎家庭教育中的“言传身教”。她自己去斯坦福大学念教育学博士的时候,带着一个孩子,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孩子。她一生都在努力学习进步,她热爱读书学习,所以她的三个儿子在她的影响下,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求知,快乐地追求个人幸福。
有学区房、有百万存款、有高级育婴师等配备,我们才敢生育孩子吗?这样的条件,普通人直接选择避孕到底吧。陈美龄说得对,父母的脑袋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当然还要加上一句,书房就是孩子最好的学区房。
为人父母不要想着把物质条件不停上提,等到自己有了足够的安全感才敢生养孩子,因为只要在攀比里,要求是没有上限的。只要父母有学习意识,懂得养育孩子要先懂孩子,主动去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成长支持,这就够了。
孩子出生后,对于物质的欲望其实没有概念,只有父母攀比才会影响到孩子。小平同志有句话说,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确实是这样的,我们给孩子的教育,要决定孩子未来三十年或者五十年的幸福。所以,父母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学习很快就被这个时代淘汰了。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知识也是有保质期的。如果父母爱学习,孩子也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如果父母懂得尊重孩子,孩子走出家庭后,到社会上也是一个尊重别人并能赢得别人尊重的人。父母的眼界格局,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给孩子创造条件,这个范围太大了,人比人气死人,近年来的高考状元里,寒门学子越来越少了。大多数都是中产家庭,父母有知识文化,孩子的物质条件优越,所以这些孩子的成长很顺利。难道还怕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就输了,我们就不生养孩子了,有几个人能走极端这样选择呢?
接受自己的平凡,也要接受孩子未来可能的平庸,这样就不会那样焦虑担忧。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我感觉安全感不足,生孩子之前应该先学会满足自己的安全感。
我们不专业,怎么看都无关紧要,我们还是看看专业人士怎么说的吧。
不巧,我就看到了“始作俑者”上海交通大学实验方的说法,节选如图:
发布此文的联名作者之一,正是实验团队的领头人金贤敏。
他在声明中明确指出,量子加密通讯在理论上是绝对安全的,但是由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器件本身的不完美导致传输过程中存在可被攻击和窃取的漏洞,而这些漏洞并非是不可克服的。正因如此,实验方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证明量子加密通讯的虚假,而是为了找出更多的漏洞,只有先找出漏洞,然后才能去修补漏洞。事实上在过去就已经不止一次地发现量子通信过程中存在可被窃听的漏洞,但目前通过新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已把所有已知的探测端漏洞关闭,而此次发现的是属于源端的漏洞,相信不久也会被关闭。正如金贤敏声明标题所说:攻击是为了让量子密码更加安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