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tform_driver,国内外低代码开发平台发展情况?
“低代码平台”是何物?“低代码开发平台”英文全称为Low-Code Development Platform,是基于经典的可视化和模型驱动理念,结合最新的云原生与多端体验技术。一方面,低代码能够在合适的业务场景下实现大幅度的提效降本,为专业开发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高生产力开发范式(Paradigm Shift)。
datadriven什么意思?
data driven[英][ˈdeitə ˈdrɪvən][美][ˈdetə ˈdrɪvən]数据驱动; 例句:
1.We really believe in this explosion of data driven a lot by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 “我们真心相信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前数据爆炸式地增长。”
2.This is the platform for us to do these next-generation, data driven applications. " 这个平台将帮助我们开发下一代数据驱动应用。
捷安特车有带脚踏吗?
是的,捷安特(Giant)是一家知名的自行车制造商,他们生产各种类型的自行车,包括带脚踏的自行车。捷安特提供多种款式和型号的自行车,适合不同的骑行需求和偏好。您可以选择适合您的捷安特自行车,并根据您的喜好选择是否带有脚踏。无论您是要进行日常骑行、山地骑行还是公路骑行,捷安特都有相应的自行车类型可供选择。建议您前往当地的自行车店或捷安特官方网站,查看他们的产品线并了解更多详情。
全新小鹏汽车P7怎么样?
2019年销量达到16608辆,个人用户占比超过80%,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一,90%以上的消费者选择了购买高配智能版本,甚至新产品尚未发布就已经收获了超过15000份订单。
对于进军车圈不过五年的小鹏而言,以上的这组数字无疑已经是足以值得骄傲的成绩。但除了销量之外,小鹏的另外一些成长则更为值得关注。根据今天官方在发布会上公布的信息显示,如今在小鹏内部有超过60%的员工是研发岗位,其中40%的研发资源集中在智能、AI,以及自动驾驶方面,而在现有的用户群体中,日常活用各种车内智能功能的比例更是达到了99%以上。
很显然,小鹏的造车之路非常认真,而且是以智能为核心的认真。而这种认真,在今天也终于化作了旗下的第二款量产车型,同时也是小鹏方面迄今为止在各方面来说表现都更为出色的全新车型——P7。
这是一辆能跑到4秒的高性能轿跑
将近四米九的车身,2998mm的长轴距,再加上专门定制的超薄电池组成就的低矮车身,第一眼看到小鹏P7任何人都会明白,这是一台高端轿跑定位的车型。
而当进一步走近P7,就会发现它在营造“运动感”与“高端感”上的确下了不少功夫。比如说所采用的隐藏式门把手,具备超大尺寸的无框车门、防晒全景天窗,再加上前后均配备了的贯通式车灯设计,也让整车在视觉上显得更为宽阔。值得一提的是,小鹏P7的这套车灯还具备独特的“灯语”,可以在遥控找车、车辆发动,以及开启自动驾驶的时候,通过特殊的流动及闪烁与车主进行“沟通”,并带来更多新奇的科技感与富有乐趣的交流感。当然,这其实也是在为未来的车联网做准备,只是在发布会上并没有说破而已。
当然,既然敢自称“轿跑”,那么动力方面的表现就必须不能差。小鹏P7提供了后驱与四驱两种动力版本,其中高性能四驱版本拥有双电机配置,其系统综合最大功率为430马力、峰值扭矩660牛·米。而后驱超长续航版虽然仅有后轴搭载电机,但最大功率也高达267马力、峰值扭矩390牛·米,同样超过了目前市场上主流中高档B级车的水准。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官方还公布了一段P7四驱版与Model S、宝马M4、保时捷帕拉梅拉的赛道性能测试视频。其中显示,小鹏P7的四驱版本标配了米其林高性能轮胎,百公里加速可达4秒级别,而刹停距离却仅为35米,并在多项高性能体感指标上都胜过了百万级的运动型豪车。
它实现了国产新能源的“700续航时代”
纯电动车型的驱动特性,决定了它们会更容易做出大扭矩以及极短的加速时间,但是与此同时,续航表现却成为了此前许多纯电新能源车型的最大短板。然而小鹏P7作为一款高性能新能源车,却同时成功的在续航方面刷新了行业记录——在NEDC工况下的测试中,P7的续航里程达到了706km,超越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成为了当前国内市场续航表现作为出色的车型。
那么小鹏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呢?首先,小鹏P7使用了纯电专属底盘架构,配合定制的超薄电池组,在低矮的车身内实现了高达80.87kWh的超大电池容量。
其次,P7本身作为一款高性能新能源轿跑,它的流线型车体不仅仅是为了在高速行驶中“破风”,同时也起到了降低风阻并提升能源效率的作用。事实上,P7的车身风阻仅为0.23cd,同样也达到了目前国内量产车型中的最高值。
除此之外,在小鹏P7的动力部分,除了单/双电机配置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额外的“动力来源”就是博世iBoost制动助力系统。在刹车过程中,iBoost可以起到辅助制动,让制动距离更短的作用;与此同时,它又可以将这部分制动能量进行回收,重新将其变为可以驱动车辆继续前行的电能。如此一来,在典型的“走走停停”路况中,小鹏P7就能大幅节约电量使用,也带来了续航方面的更进一步智能延长。
最重要的是,P7代表了可感知的“智能出行”
跑得快,让P7的性能达到了高端运动车型的标准;续航长,让P7有希望收获更多传统车主的青睐。但除此之外,正如发布会开始时所说的那样,“智能”是小鹏的核心能力,因此自然也是此次P7最为重要的亮点,没有之一。
小鹏P7的智能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它拥有当前行业性能最高的骁龙820A车载娱乐主控,配合基于Android P Automotive操作系统打造的车用专业娱乐OS。能够做到应用热启动仅需0.8秒,系统连续稳定运行可保持1000小时以上,同时也已经具备针对未来车联网环境的AI防入侵、防黑客,以及金融级硬件加密防护功能。
其次,小鹏针对第三方应用与合作伙伴,在安全档位下开放了车内的软硬件接口。比如说,小米手机的用户就可以使用手机充当“车钥匙”,在手机上通过AI语音助手唤醒车辆。又比如说,小鹏也宣布已经与蚂蚁金服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将实现支付宝小程序与小鹏P7智能功能的打通,不仅仅可以在车内做到无感知通行、无接触支付,还能具备更多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作为一款高端新能源车型,小鹏P7的驾乘感受当然不能只是“快”,还包括了又质感的车内座舱娱乐体验。据悉,这是有包括由底盘振动隔离设计、智能主动连续减震系统、36处吸音棉、32处空腔隔断等多个配置所组成的豪车级NVH设计。而在这个前提下,P7还提供了多达18扬声器的丹拿剧院级音响系统,具备600W高保真功放以及顶棚天空声道等“智能音乐驾驶舱”的设计。
而最为重要的是,小鹏P7还提供了由多达14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以及英伟达Xavier车载超级计算机系统组成的XPILOT 3.0智能驾驶硬件。与此同时,它还首发了高德高精地图,可以做到高速公路上的厘米级定位精度。而这一套软硬件功能配合起来,就成为了小鹏P7创新的NGP(高速自主导航驾驶)功能。
在高速公路上,小鹏P7可以实现自动出入匝道、切换高速公路、根据道路限速自动调节最大巡航速度、全自动超车变道,甚至在隧道及施工路段等提供极精准的变道、寻路、加减速功能。不止如此,根据官方在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P7还能实现主动式的道路数据学习,并通过发售后一段时间内的驾驶数据再收集与修正,可以使得其内置的高精度地图更准确、细节更多,从而快速迭代自动驾驶体验,带来迄今为止最为智能和精准的本地化自动驾驶感受。
结语:“技术流”的最终胜利
在今天的小鹏P7发布会上,有两句话使得我们三易生活感触颇深。一是开场后不久,小鹏表示自己“除了芯片还没有自研,其他的部分都已经实现了自主研发”;而另一句话,则是在小鹏P7公布价格之前,他们对新车的自我定位是“站在更高的轨道上参与竞争”。
事实上,对新能源车领域有所关注的朋友都知道,“造车”这件事前两年可谓是大家一窝蜂的大干快上,但是近年来随着政策收紧、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的逐渐理性化,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品牌消失的现象。虽然创业失败本身并不奇怪,但是正因为有人“掉队”,才让那些始终保持领先的参与者更彰显出了他们的可贵。
很显然,小鹏就是领先者中的一员。而历数他们的成功秘诀,其实从今天P7的配置中,我们就能看出端倪,那就是对技术、对消费者需求的极致探索,甚至是在许多同行选择偷懒与“致敬”的时候,不惜逆“大环境”而行,用更长的时间来打造精品。当然,这很花钱,也需要吃更多苦,但不可否认的是,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开辟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更为今后高品质电动新能源车市场的大环境树立了一个有价值的榜样。
买银行股真的能挣钱吗?
买银行股能赚钱吗?
买得好就能赚钱,但买不好照样血亏。
那些质疑买银行股不赚钱的,我觉得完全有道理,因为事实上很多人买银行股确实没赚到钱。
这就好像,绝大多数的股民,炒股好多年,最后即便指数上涨了,自己最终还是没赚到钱。
之所以买银行股赚钱比较难,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
第一,最近几年不在行情的周期上。
先说大环境,最近几年确实不在银行股的投资周期上。
从2017年开始,整个银行股就一直没有在行情周期上,压根没有大资金青睐。
最近几年,银行股的总体估值每况愈下,主要原因是市场对于银行总体的未来情况,并不乐观。
虽说银行是最赚钱的企业,又是稳定的基石,大到不能倒。
但是银行股未来的增长,市场的地位等等,似乎都没有特别乐观的预期。
至少在当下的周期里,资金更乐意去追逐成长性更好的行业投资标的,而对于这些传统金融企业,并不感冒。
产业升级成了主旋律,而银行股就成了垫脚石。
行情糟糕的时候,银行股起到了维稳的作用,而行业不错的时候,银行股反而是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严重地拖了后腿。
在市场资金的大周期没有变化之前,在大资金的投资逻辑没有明显改变之前,银行股真正意义上的行情,还要等很久。
第二,投资银行股的时间成本很高。
投资银行股的时间成本,其实是很高的。
很多投资者不懂什么叫投资的时间成本,其实就是投资的时间成本,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
比如,十年前我买了银行股,经过了10年,我一共赚了30%,这到底算不算挣到钱了。
很明显,这其实是没挣到钱,或者说是亏钱了。
因为你把钱存在银行里,选择5年期定存,存两次,十年后的收益,也是妥妥地超过30%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银行每年给到一部分的分红,真的是很值当的,也是很应该的。
否则,银行股的投资时间成本,真的是非常高的。
最近几年,连续的画心电图的四大行,三五年都在一个价格区间,即便看上去不亏钱,时间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作为一个相对长投资周期的股票品种,银行股肯定是不适合追求短期收益的投资者的。
而从长期投资的角度,也必须得考虑时间成本的因素,进行实际的收益测算。
第三,银行股的行情分化情况明显。
如果你研究过最近几年银行股的实际行情,你会发现冰天雪地,或者说是两极分化很明显。
处于金字塔顶层的银行,是最近几年崛起的部分商业银行。
诸如,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等等。
这部分银行最近几年收益很可观,复合的投资回报都超过20%,甚至有30%-40%。
处于金字塔中间的银行,是中规中矩的那些银行,诸如宇宙第一行的工商银行,其他几家四大行情况也是差不多少。
这部分银行股最近几年的收益很低,但好歹是正向的,徘徊在0-5%,可以说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
处于金字塔底部的银行,最近几年投资者基本都是亏钱的,部分银行甚至出现了腰斩。
诸如无锡银行,青农商行,沪农商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等等,走势都不太乐观。
2017年后的5年时间内,这部分的银行给到投资者的回报,几乎都是负数。
这种行情分化的原因,其实也就是这部分的银行的业绩,分化得非常厉害。
一部分银行靠着互联网数字化和财富管理零售化的时代契机,脱颖而出,一部分银行靠着地方的扶持政策,突然奋起,而一部分则在上市后,无法兑现业绩的预期,还有一部分始终中规中矩的走着老路。
这种情况,预期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也就是银行股还会持续地分化。
第四,高位接盘银行的投资者众多。
最后一点,也是投资者自身的问题,对于股票的买点把握,往往存在问题。
即便是买入银行股,也是经常在高位进行接盘的。
因为在银行股没有任何动作的时候,市场是忽略银行股的,散户投资者也不会注意到银行股。
而当市场对于银行的关注度不断增加的时候,往往是行情已经起来了。
银行出现大行情的概率很低,所以上涨个20%,其实已经从低风险区域,进入高风险区域了。
很多投资者是看着银行好像是要启动了,然后进入了银行股做投资,结果都站在了阶段性的顶部。
再然后,就是漫长的时间换空间的旅程了。
银行股长期来看,除非踩雷了,否则套人的还真不多,但这个长周期,也就真的很长了。
所以,银行股不是不赚钱,而是买银行股的很多散户投资者,因为择时的问题,最终没赚到钱。
很多人好奇,国内最赚钱的企业,银行为什么越来越不值钱了?
市场不愿意给银行一个更高的估值,肯定是存在问题的,或者是深层次的原因。
其实,如果你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以下几个原因。
1、银行的增长问题路在何方。
银行最近几年的增长,总体上来看,是非常乏力的。
业绩增长乏力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问题是整体的经济增速正在放缓。
最近几年,居民的消费力在疫情的影响下,明显下降,加上钱不好赚,存款的人就变多了,贷款的人反而变少了。
同时,不良贷款的比例,正在逐步地升高,这让银行还要计提大量的准备金来应对。
这些都是制约银行更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让银行在业绩上迟迟没有突破。
这个从业绩报表上,也会有所体现,部分的银行出现了明显的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其实,银行也比较迫切地想要处理这个问题,但整个经济大环境,导致这个问题短期之内,并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2、银行的社会定位终点在哪里。
其次,银行的定位决定了银行的地位,而银行的地位,也影响着银行的估值。
在经济发展初期,银行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银行决定了整个经济的运转。
而到了经济发展的平缓期,银行的地位就从拉动经济发展,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慢慢地转向了稳定民生,保证总体民生经济的平稳。
如果说从前银行的定位,是经济发展的支柱,而现在和未来的银行的定位,是经济发展的基石。
支柱和基石都很重要,但是扮演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
支柱产业的估值,一定会比基石产业的要高很多。
当然,有一些言论说银行可能会是夕阳产业,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银行的地位本身,依然摆在那里,这一点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就可以预见。
银行是国家的金库,是人民的金库,是资金流转的重要场所,也就是整体经济的基石。
3、银行的房产贷款绑架问题如何减负。
银行的贷款问题,其实是资金不太愿意入场选择银行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其中,房地产的贷款,是银行最重要的隐患之一。
虽说这两年已经开始让房地产企业去降低负债杠杆了,但房地产的贷款风险,肯定不是短期内能够化解的。
银行其实在绞尽脑汁去解决这个问题,但问题在于银行如果不给房地产放贷,可能贷款都放不出去。
当你经常收到很多银行给额度放贷短信的时候,就会明白,当下的银行根本不愁揽储,想的就是怎么把钱给借出去,让钱流通起来。
这两年居民的总存款已经突破100万亿,但优质的贷款却越来越少。
随意的放贷,可能会导致坏账的滋生,可能进一步会拉低银行的业绩。
所以,当下的银行其实也是陷入两难的一个局面之中。
再加上接二连三的地产商爆雷,银行也只能勒紧裤腰带先平稳地度过这两年再说。
4、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如何解决。
最后一点,就是关于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到底如何解决。
其实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只不过银行的不良资产正越来越多,如果处置不好,很明显会影响银行的利润。
银行的不良资产有很多种,其中房地产是影响最大的,这个上一条已经说过了。
其次,银行对于企业的商业贷款,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即便是大到已经上市的企业,同样也会有风险,更别说那些小微企业了。
企业一旦无法还贷,结果就是一个双输的局面,银行打包抵押的资产,进入不良资产处置的流程,最终2-3折的价格出售,并且周期还会特别的长。
至于底层的个人信用贷,银行采取的方式也只能是拉黑征信,但这本质上解决不了贷款的坏账问题,最终还是得回到一个双输的局面。
不能说银行当下面临困境,但想要在短期内破局,进入新的增长阶段,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
这也就决定了大资金不会大举进入银行股,因为没有一个炒作的理由。
除非银行股跌得很多,估值上的吸引力会带来一定的资金关注。
银行的大周期,至少当下不会快速到来,所以对于银行股投资的周期性选择,还是要谨慎为妙。
投资一定要把握大环境的机遇,以及大周期的机会,买任何行业的股票都是有赚钱机会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