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集群,如何让Kubernetes集群生产可用

伏羲号

kubernetes集群,如何让Kubernetes集群生产可用?

这个问题太宽泛,提供几个关注点供参考。

kubernetes集群,如何让Kubernetes集群生产可用

1,保证集群的高可用,组件的多机互备,基础服务线上多副本。

2,组件选择:一个完备的生产环境,组件版本必须稳定,且需要搭配配套的监控,管理,域名解析,cni等组件。

3,机器资源配置:要求根据物理机的情况,对kubernetes内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如挂在路径的磁盘空间是否充足,如何配置pod的cpu,mem才能最大限度利用机器资源。部分基础组件和服务需要占用大量的内存和磁盘,是否应单独部署等。

如何在生产环境中部署Kubernetes集群?

如果把kubernetes 集群应用于生产环境中,需要做哪些准备?我们先要弄清楚一个词,什么是“生产就绪”?生产就绪,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专业术语,大概意思是已经准备好并已处于即将生产的状态。但是,到底要准备到什么程度,才算真的准备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其实,真正的“生产就绪”是指你的产品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客户预期,并且可以实现业务增长了,才能投入生产。那么,如何在恰当的时机把集群部署在生产环境,很多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测试用例。尽管,理论上集群能够应对峰值挑战,可以随时投入生产,很多人也都同意;但是,在实际业务场景中部署集群之前,最好要满足以下要求。

1、将安全漏洞和遭遇攻击的可能性缩减到最小。一定要确保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是安全的,同时还要确保正在存储的数据也是安全的,无论是本地的数据还是客户端的数据,都不能受到攻击。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开发环境中的安全漏洞。由于Kubernetes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开源项目,你还要关注更新和补丁问题,以便随时跟进。

2、通过微调集群性能,让可伸缩性、可扩展性最大化。在任何的环境下都可以进行扩展和管理应用,是Kubernetes受用户欢迎的最根本原因。Kubernetes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可自动添加或者删除基础设施,用来满足企业不断扩展的业务需求。很多企业都希望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能获得集群的弹性伸缩能力。

3、部署安全的CI/CD管道,以达到持续交付目的。企业的基础设施要具备自动化部署和持续交付能力,这样才能让开发团队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

4、可视化能力是部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视化不仅要能够监控系统,还要对运行中的所有服务都有一个统一视图,以便应对部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迅速做出正确决策。为了具备真正的可视化能力,企业需要通过适合的流程和工具,以及实时的事件警报系统,进行监控。

5、构建灾难恢复计划。确保系统具有高可用性,一旦发生故障,集群可以自动恢复。如果集群完全崩溃,可采用GitOps最佳实践的方式来解决。

如何创建既高效又经济的Kubernetes集群?

针对题主的问题,kubernetes集群,其存在就是为了更高效更经济的管理和编排容器化的服务。而题主所说的高效经济,我理解为,快速部署,快速运维,完善监管且最大限度利用资源以期节约成本。快速部署,集群搭建推荐kubeadm,服务部署推荐helm。或者自建dockerhub使用yaml进行服务部署。快速运维。推荐可视化工具dashboard+grafana+influxdb,快速查看和操作集群。监控推荐Prometheus,可监控到应用级别,还可搭载alermmanager报警。实现快速运维和监管。

至于搭建更经济的集群,资源分配是第一,有状态的服务需要严格控制资源。小粒度的服务更容易合理分配资源。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