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tjs(歼击机歼轰机有什么区别啊)

伏羲号

这是多见于我国的一种称呼。

jointjs(歼击机歼轰机有什么区别啊)

简单理解的话,强击机与攻击机是一类东西,歼击机是战斗机在我国的称呼,歼轰机是战斗轰炸机在我国的称呼。

先说强击机。

强击机的定义是:一种专用于攻击地面目标的近距空中支援战机,负责执行战场前沿的对地攻击任务。

老强五是发展自歼6的强击机

它们的空战能力很弱,或者根本就不具备正经的空战能力,主要负责打击地面坦克,清扫地面敌军单位,顶着对方防空火力工作。

如二战时期苏联的伊尔-2强击机,它们皮糙肉厚,重要部位安装了装甲,拥有“飞行坦克”之名,被打到千疮百孔也能硬飞回去,给德军造成了惨痛的杀伤。

IL-2

为什么国外没有强击机?国外当然有,只是他们称“攻击机”。

因为各种称呼名称的不同,“强击机”和“攻击机”本属于同一概念,却分成了不同的叫法,变得有些绕。

“强击机”这个名称是我国早年按照苏联名称“штурмовик”翻译过来的官方词汇,后来“强击机”这个词儿逐渐式微,随着老强五的退役,因为没新的同类机型接班,暂时性地消失了。

A-10攻击机

所以基本上喊什么的都有。很多时候,人们把强5喊强击机,伊尔-2喊强击机,A-10喊攻击机,到苏-25这儿,早年的刊物喊强击机,近些年慢慢又都变成攻击机了。

有点像AK-47的“阿卡”之争和T-72坦克的“特-72”、KV坦克的“科沃”、“KB”,斯大林坦克大队“IS”和“JS”称呼,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各种误会,明白人也知道这些东西没那么重要,并不值得上纲上线地争。

斯图卡

还有某些早期跨界机种也存在称呼问题,比如德国的J87斯图卡,一般的定义是“俯冲轰炸机”,但西方有些地方称其为“斯图卡攻击机”,颇有些令人糊涂。

实际上,斯图卡从功能和战术行为上来看,确实可以被看做强击机\攻击机,所以人们既按照其官方的分类称其为“dive-bomber”(俯冲轰炸机),又认为它是“ground-attack aircraft”(对地攻击机)。

SBD

还有些地方也出现过一些“俯冲轰炸机”和“攻击机”搅混的事情,比如将SBD“无畏”称为“攻击机”。从分类上来说无畏的确是舰载攻击机,但从标准名称上来讲,当年美国海军并没有划分出“攻击机”这个称呼。

美军在1943年开始才决定研发“通用型攻击机”,战后才通过AM-1“拳击手”、A-1“天袭者”和新的命名标准确立出A字开头的“攻击机”(Attacker Aircraft)分类,原先的鱼雷机、俯轰机被取缔。

又投弹又扔雷的AM-1

在此之前,美国海航二战时执行的是1934年的航空命名标准,A是伤员运输机,B是轰炸机,BF是战斗轰炸机,F是战斗机。

46年时美军更新了命名规则,变成了大体与今天一样的A攻击机、F战斗机、P巡逻机、R运输机、T教练机等等。

这种变化是美国陆海军标准融合的结果,如美空军从陆航分离后,战斗机摈弃了过去“P”的称呼,以“F”称呼。而陆航1924年标准中的“A”代表的是攻击机和轻型轰炸机,后来被作为美军攻击机的字母代称。

越战中凶残的A-1天袭者

所以,我们确实没必要去生硬地套某些武器的名称,很多时候它们仅仅只是被这样称呼罢了。

相同的例子还有日本的“彗星式舰上爆击机”、“天山式舰上攻击机”。

彗星舰爆

彗星舰爆是舰载俯冲轰炸机,天山舰攻是鱼雷机,按照美陆航“轻型轰炸机归入攻击机”或美海军“鱼雷机\俯轰机都是攻击机”的判定,它们都是攻击机。如果不是有日本人写的汉字打底,可能早几十年它们就被翻译成“航母强击机”了。

当代美军的F\A-18“大黄蜂”因为有歼击和对地\对海攻击的多功能任务,因此被划分为“战斗攻击机”,最新款的电子战型号为E\A-18G“咆哮者”被称为“舰载电子攻击机”。

洛马官网截图

到F-35这儿,它开发时的名字叫“JSF联合攻击机”,官网则更喜欢称之为“Joint Program”(联合项目),要么就干脆喊“jet”,有的国外网站则亦称其为舰载攻击机。

唉,肥电是肥了点,但它们还是妥妥的多功能战斗\攻击机好伐。

所以,关于攻击机、强击机的分类确实需要点经验积累,否则一不小心俯轰、战攻都得被搅进去,好在这类机种的大体分类没啥毛病。

F22

歼击机其实也是我国的翻译,我国将战斗机命名为“歼击机”,这种机型以夺取制空权,迎击和消灭对方飞机为主。

如歼20,它就是一款妥妥的空优歼击机,一切只为了在天空横着走。还有美国的F22,论打空战它堪称霸王,论洗地还是F35强。

F-14和AIM-54

当年的F-14“雄猫”也是这类,它们携带的AIM-54“不死鸟”导弹和AWG-9雷达支持对多个目标发动超视距攻击,在当年就是海军空优的扛把子。(不过F-14依然拥有优异的投弹攻击能力)

伊朗的战轰版F-14

后来伊朗人显然也发现了这点,他们将自己手中老旧的F-14进行了部分修改,将其作为战斗轰炸机使用,简直没毛病。

不过,我国的“歼击机”这个称呼其实很精确,因为“战斗机”这个名称涵盖面太广,容易覆盖到别的东西上去。

比如曾经在冷战时盛行一时的“截击机”,它们也是一种战斗机。但截击机与歼击机还是存在区别的,它们主要执行的是比较极端的拦截任务,所以非常强调快、猛、高,暴烈得犹如人操火箭。

MIG-25

如当年大名鼎鼎的米格-25“狐蝠”,这种战机能飞出3马赫的极速,它就是典型的截击机。

截击机性能极端,拦截性能出众,擅长执行配合国土雷达网的迎击防御任务,不擅长空域争夺和长时间巡航,多功能性能贫乏。所以最后还是歼击机型和战斗攻击机夺取了江山,截击机被防空导弹取代了。

歼轰机也是战斗机的一个变种,但该种机型定义更加模糊,它们的任务经常与攻击机或战斗攻击机发生重叠。

su-34

但与直接进行近距离支援的攻击机不同,战轰更贴近轰炸机的战术,它们挂载大量弹药,突破敌方防御,对专门目标实施高烈度攻击和战场遮断轰炸,亦能客串一些攻击机支援任务,还具备一定的空战能力。

实际上,战斗轰炸机可以视为一种战术轰炸机。

飞豹

我国的“歼击轰炸机”名称来自著名的FBC-1“飞豹”(国内叫JH-7),F当然是“fighter”(战斗机),B是“bomber”(轰炸机);关于C的说法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China或“出口”的缩写,如FC-1、FC-31。

F-15E

国外著名的歼轰机有美国的F-111,F-15E,以及俄罗斯的SU-24、SU-34和欧洲的“狂风”IDS战轰型。

很多战轰机都有战斗机原型,如“狂风”的战轰是其发展型号之一,甚至狂风IDS的开发比用于战斗的ADV型还早。

土豚

F-111“土豚”是美国当年大力开发的一种可变后掠翼式多功能战机,它的出现完全是个错误。美海军和空军当年联合开发了F-111,但美空军要的是小型的战术轰炸机,海军则想要舰队空优截击机。两种结果没拧出甜瓜,硬把“土豚”的好肉给砸锅里了。

屁股喷火表演是土豚的保留节目

但土豚总归性能还可以,美空军便还是将其定义为“战斗轰炸机”使用,反正战术轰炸机与战斗轰炸机的差异也很小。

F-15E“攻击鹰”虽然挂着个“战斗机”的名头,但它是不折不扣的炸弹卡车,它是F-15的改型,从空优战机转变来的对地轰炸机种。

苏-34

苏-34“鸭嘴兽”是源自苏-27的轰炸机产品,座舱被并列放置,它的原型名称叫苏-27IB。

所以,嘛,就是这么回事儿。

软组织损伤处理的新原则:PEACE 和 LOVE

软组织损伤的康复过程是复杂的。多年来,指导软组织损伤的康复方法从ICE到RICE,又从PRICE到POLICE。尽管这些康复方法众所周知,但支持这些方法的证据是有限的。ICE/RICE/PRICE侧重于急性治疗,忽略了组织愈合的亚急性阶段和慢性阶段。

我们提出了两个新的略写词来进一步优化软组织损伤的康复过程。我们的方法包括急性护理期 PEACE(和平)原则和后续管理的 LOVE(爱)原则。PEACE & LOVE概述了健康教育和心理社会因素对康复的重要性。此外,虽然消炎药对疼痛和功能的恢复有好处,但我们认为其对组织的修复具有潜在的有害影响,因此我们不建议使用它们来促进软组织恢复。

在软组织损伤的急性阶段,应该使用PEACE原则来进行处理。

P-保护

停止或限制运动1-3天,以减少出血,防止受伤肌纤维的肿胀,并减少受伤加重的风险。尽量减少休息时间,长时间的休息会使组织力量和性能下降。依靠疼痛信号来移除保护“设施”并逐步恢复运动。

E-抬高

将患肢抬高到高于心脏的位置,以促进组织液从组织中流出。尽管支持这种方法的证据不足,但考虑到其较低的风险/收益比值,仍建议抬高患肢。

A-避免使用抗炎药物

抗炎药物可能对组织的长期愈合有害。不同阶段的炎症有助于软组织更好的再生。不推荐使用药理学方法抑制此过程,因为这可能损害组织愈合,特别是使用较高剂量时。

我们对低温疗法存有质疑。尽管在临床医生和相关人群中冰块被广泛使用,但没有高质量的证据表明冷冻疗法对软组织损伤的效果。即使冰块主要用于镇痛,但其也可能破坏炎症、血管生成和血管再通,延缓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增加未成熟肌纤维,导致组织再生受损和胶原合成过剩。

C-加压

使用胶带或绷带产生的外部机械性压力有助于限制关节内水肿和组织出血。尽管有相互矛盾的研究,但踝关节扭伤后施加压力似乎可以减轻肿胀,改善生活质量。

E-教育

治疗师应告诉患者积极康复的好处。与主动疗法相比,损伤后早期的被动疗法,如电疗、手法治疗或针灸,对疼痛和功能的影响微不足道;从长远来看,被动疗法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事实上,养成“需要被修复”的习惯会对治疗师产生依赖性,最终会对结果产生消极的态度,从而导致症状的持续。好的健康教育和负荷指导将有助于避免过度治疗,过度治疗会增加药物注射或手术的风险,以及由于失能补偿(例如腰背痛)而增加的医疗成本。在技术和高科技治疗方法可供人们选择的时代,我们对患者康复时间的设定应切合实际康复时间,而不是追求神奇快速的治疗方法。

在急性期之后的后续阶段,应该使用LOVE原则了进行处理。

L-负荷

积极的运动和锻炼有益于大多数肌肉骨骼疾病患者。应尽早地增加机械应力,在症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地恢复正常活动。最佳的负荷(不产生疼痛情况下)可通过机械应力来促进肌肉、肌腱和韧带的修复、重塑以及组织耐受能力的建立。

O-乐观

大脑在康复干预中起着关键作用。灾难性事故、抑郁和恐惧等心理因素可能会阻止恢复,与病理生理学相比,心理因素更能解释踝关节扭伤后的症状和局限性。患者的悲观预期也与次优的结果和较差的预后有关。从实际出发的同时,医护工作者应鼓励患者保持乐观,进而提高最佳恢复的可能性。

V-血管形成

包括有氧运动在内的身体活动是肌肉骨骼损伤管理的基石。虽然在运动剂量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但无痛的有氧运动应在受伤几天后就开始,以提高动力,增加受伤结构处的血流量。早期的动员和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肌肉骨骼疾病患者的功能、工作状态,减少对止痛药的需求。

E-活动

有大量的证据表明活动可以治疗踝关节扭伤并减少复发性损伤的概率。活动有助于损伤后早期运动能力、力量和本体感觉的恢复。应避免疼痛,以确保在恢复的亚急性期中得到最佳修复,可以用疼痛指导运动。

处理软组织损伤不仅仅是短期的损伤控制。与其他损伤相似,临床医生应着眼于长期的结果。无论处理脚踝扭伤还是韧带拉伤,我们希望这篇“Bolg @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上的这篇“Soft tissue injuries simply need PEACE & LOVE”文章,能鼓励临床医生给和平(PEACE)一个机会,或许所有的软组织损伤都需要爱(LOVE)。

参考文献:

[1] van den Bekerom MPJ, Struijs PAA, Blankevoort L, et al. What is the evidence for rest, ice, compression, and eleva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nkle sprains in adults. J Athl Train, 2012;47: 435-43.

[2] Bleakley CM, Glasgow PD, Phillips N, et al.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soft tissue injury using protection rest ice compression and elevation. London: ACPSM, 2011.

[3] Bleakley CM, Glasgow P, MacAuley DC. Price needs updating, should we call the police? Br J Sports Med,2012;46: 220-1.

[4] Vuurberg G, Hoorntje A, Wink LM, et al.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ankle sprains: Update of an evidence-based clinical guideline. Br J Sports Med,2018;52: 956.

[5] Doherty C, Bleakley C, Delahunt E, et al.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acute and recurrent ankle sprain: An 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with meta-analysis. Br J Sports Med,2017;51: 113-25.

[6] Duchesne E, Dufresne SS, Dumont NA. Impact of inflammation and anti-inflammatory modalities on skeletal muscle healing: From fundamental research to the clinic. Phys Ther Sport,2017;97: 807-17.

[7] Yerhot P, Stensrud T, Wienkers B, et al. The efficacy of cryotherapy for improving functional outcomes following lateral ankle sprains. Ann Sports Med Res,2015;2: 1015.

[8] Singh DP, Barani Lonbani Z, Woodruff MA, et al. Effects of topical icing on inflammation, angiogenesis, revascularization, and myofiber regeneration in skeletal muscle following contusion injury. Front Physiol,2017;8: 93.

[9] Hansrani V, Khanbhai M, Bhandari S, et al. The role of compress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soft tissue ankle injuries: A systematic review. Eur J Orthop Surg Traumatol,2015;25: 987-95.

[10] Bleakley CM, O’Connor SR, Tully MA, et al. Effect of accelerated rehabilitation on function after ankle sprain: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MJ,2010;340: c1964.

[11] Kim TH, Lee MS, Kim KH, et al. Acupuncture for treating acute ankle sprains in adult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4;6: CD009065.

[12] Lewis J, O’Sullivan P. Is it time to reframe how we care for people with non-traumatic musculoskeletal pain? Br J Sports Med,2018;epub ahead of print, 25 June 2018.

[13] Graves JM, Fulton-Kehoe D, Jarvik JG, et al.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and costs associated with adherence t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earl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mong workers with acute occupational low back pain. Health Serv Res,2014;49: 645-65.

[14] Webster BS, Choi Y, Bauer AZ, et al. The cascade of medical services and associated longitudinal costs due to nonadher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low back pain. Spine,2014;39: 1433-40.

[15] Khan KM, Scott A. Mechanotherapy: How physical therapists’ prescription of exercise promotes tissue repair. Br J Sports Med,2009;43: 247-52.

[16] Lin I, Wiles L, Waller R, et al. What does best practice care for musculoskeletal pain look like? Eleven consistent recommendations from high-quali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Systematic review. Br J Sports Med,2019;Epub ahead of print; 2019 Mar 2.

[17] Roy JS, Bouyer LJ, Langevin P, et al. Beyond the joint: The role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reorganizations in chroni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2017;47: 817-21.

[18] Briet JP, Houwert RM, Hageman MGJS,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ain intensity and physical limitations after lateral ankle sprains. Injury,2016;47: 2565-9.

[19] Bialosky JE, Bishop MD, Cleland JA. Individual expectation: An overlooked, but pertinent, factor in the treatment of individuals experiencing musculoskeletal pain. Phys Ther,2010;90: 1345-55.

[20] Sculco AD, Paup DC, Fernhall B, et al.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on low back pain patients in treatment. Spine J,2001;1: 95-101.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