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类型是完全随机设计两组数据比较,不知道数据是否是连续性变量。

2.比较方法:如果数据是连续性数据,且两组数据分别服从正态分布&方差齐(方差齐性检验),则可以采用t检验,如果不服从以上条件可以采用秩和检验。 3.想知道两组数据是否有明显差异?不知道这个明显差异是什么意思?是问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即差别的概率有多大)还是两总体均数差值在哪个范围波动?如果是前者则可以用第2步可以得到P值,如果是后者,则是用均数差值的置信区间来完成的。当然两者的结果在SPSS中均可以得到。 4.对以上结果SPSS的实现是:
(1)t检验,analyse→compare means→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2)秩和检验,analyse→noparametric Test→2 independent samples
1、定义不同:
参数检验:假定数据服从某分布(一般为正态分布),通过样本参数的估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检验,比如t检验、u检验、方差分析。
非参数检验:不需要假定总体分布形式,直接对数据的分布进行检验。由于不涉及总体分布的参数,故名「非参数」检验。比如,卡方检验。
2、衡量标准不同:
参数检验的集中趋势的衡量为均值,而非参数检验为中位数。
3、条件不同:
参数检验需要关于总体分布的信息;非参数检验不需要关于总体的信息。
4、适用范围不同:
参数检验只适用于变量,而非参数检验同时适用于变量和属性。
5、测量两个定量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不同:
参数检验用Pearson相关系数,非参数检验用Spearman秩相关。
在分样本对比中,需要进行两组样本的差异性比较,以确定它们是否来自同一总体。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检验。
选择具体的检验方法需要根据数据类型、样本大小、假设检验的方向等因素综合考虑。在进行检验前,还需要明确假设和显著性水平,以确保得到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秩次,的意思,1.指秩禄等级的高低。
2.统计学中,指序数。秩次其实就是序数,如有以下一组数字,1.2.5.6.7.9将它们排序后对应的秩次就是1.2.3.4.5.6秩和就是秩次的和,如第l个数字与第3个数字的秩和1+3=4。简单来说,秩和就是秩次之和。A组的秩和,即为A组各数的秩次之和,3.5+5+8+9+10=35.58。
秩和检验z值是用于判断两组数列是否具有差异的统计量,当z值大于96或小于-96时,表示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进行秩和检验时,会计算出一个z值,其值为两组数据中小于或大于对应值的期望数的个数之差,除以标准差当z值过大或过小时,说明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虽然秩和检验z值可以用于判断两组数据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但还需要根据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例如样本大小、抽样方法和数据的分布情况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