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手机像素最高,数码以及单反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单反肯定有必要存在的,是不可能因为手机拥有一亿像素就被替代的,单反有很多方面的优势是手机一亿像素替代不了的,就算手机达到两亿像素也不可能和单反相提并论。对于数码相机(这里主要指卡片机)在普通消费者中其实已经被替代,现在使用卡片机的人已经非常少见了,这也正是因为手机拍照效果的提升,但也不可能完全被替代。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手机像素都达到一亿了,单反大多都没达到这个量级,四千多万的像素在单反中也算比较高的,那为什么还替代不了呢?

首先指正一个问题,照片的像素多少并不能评定设备成像的好坏,手机的一亿像素不一定好,相机的两千万像素也不一定差;一台相机的好坏不是看像素多面,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判断。其实,一亿像素只是厂商为产品制造的一个噱头,厂商就是想告诉消费者,你看我们有一亿像素的摄像头,很多人一听一亿像素就以为很牛。实事上对于手机这样的小底cmos而言并没多大实际价值,最大的价值在于与其他同类竞品的差异化宣传。另外,小米也知道一亿像素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默认情况下是把像素四合一,输出的是2500万的照片,如果需要1亿像素需要单独打开这个功能。像素只能说明设备输出的张照片有多少个像素点,不能说明设备输出照片的质量好坏。
一亿像素镜头模组举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尼康的旗舰单反D6单机价格近4.5万元,定位是专业机,其有效像素也仅有2千多万;同样是尼康的单反,D850的的定位是准专业机,有效像素超过了四千五百万,机身的价格也才1.9万;像素是前者两倍有余,价格却还不到D6价格的一半。很多人就会好奇,都是单反相机,像素高那么多,为什么价格却还便宜那么多?手机像素都已经能达到一亿了,为什么还替不了单反,那手机在哪些地方不如单反?
一、针对人群不同
手机、数码相机和单反针对的人群不同,手机和数码相机主要是针对普通消费者。他们的使用场景单一,且环境变化不大,对相机的性能要求不高,主要是旅游和日常生活拍照。在效果上只要能拍出来,且效果不太差就行。手机在拍照性能提升后,已经能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数码相机的市场因此受到很大影响,曾经大家出门拿数码相机,现在一部手机就解决了。
手机拍摄而单反主要针对的是专业摄影师群体,他们在很多情况下两千多万的像素也够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用不了上亿像素的。他们虽在像素上需求不高,但在相机的性能上要求却很高;不追求超高的像素,但追求相机极致的性能。另外,单反有更好的发挥空间,光圈、快门和感光度的数值可以根据创作需求调整合适的曝光组合。比如,照片需要浅景深,那么曝光时就需要大光圈,焦段则尽量选择较长的焦段;如果是拍摄运动主体时,则需要选择高速快门曝光;如果需要在黑夜拍摄车水马龙的车流时,则需要慢门。简而言之就是能自主设定合理的曝光参数,产生预定的照片效果。而手机虽然有手动模式,但是只能通过调整感光度和速度控制曝光,几乎所有手机光圈都是恒定的,根本调整不了。近些年能调整光圈的只有三星note 10,而且也就F1.5和F2.4可选择,这会限制摄影师很多的创作空间。
体育摄影师二、相机性能
专业的摄影师对于摄影相机的哪些性能要求会比较高呢?
第一,单反相机的连拍速度一定要快,在体育赛事和野生动物时,对相机的连拍能力需求会特别的明显。因为,运动员和动物通常是在高速运动中,姿态和神态难以预料,摄影师在拍摄时,需要通过高速的连拍来捕捉更多的画面,从中挑选综合表现最佳的瞬间。
单反拍摄的比赛画面(视觉冲击力强)第二,高感能力强,这也是相机的一个重要参数,理论上是越高越好。可在实际中感光度越高,噪点就会更明显,这就是矛盾但也得要有更强的降噪能力才行,不然高感下照片全是噪点也是不行的。还是以尼康为例,尼康D6定位是专业级,在ISO(感光度)在102400时纯净度还是很不错的;而D850定位是准专业级,高感比较差,ISO上万后噪点就会很感人。
第三,对焦性能,对于专业摄影师而言,对焦不仅要准,而且还要快,暗光对焦要好,跟踪对焦要强。摄影师拍摄时,通常是抓拍,机会就在一瞬间,转瞬即逝。所以,对焦的速度和追踪对焦好坏直接影响照片的成败。这是手机比不了的,现在手机的对焦性能和单反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的。
体育比赛拍摄三、丰富的配套
首先,单反拥有更多的专业镜头可供选择,比如:鱼眼、超广角、广角、中焦、长焦、超长焦;每一个焦段的镜头都有不同的特点,摄影师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选择合适的镜头就行。而且,单反都是光学变焦,根本不会像手机厂商那样谈什么数字变焦,这东西说白了就是将数码照片直接放大裁切,只不过会加入一些补偿算法尽量减少照片细节损失,这东西就是唬人的,没多大意义。
尼康单反镜头其次,丰富的摄影灯具,这包括各种类型的闪光灯,比如:柔光箱、雷达罩、八角罩灯等等,不同的灯也有不同的光线效果和作用。摄影师可以自己预定的效果,布置一盏或多盏灯。这些灯具通常比较大,且不利用携带,所以也小巧便于携带的机顶闪光灯。丰富的灯具类型能让摄影师创作如虎添翼,这其中很多灯具手机摄影也能使用,但从整体需求来看,很多对于手机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
当然,这不仅限于镜头和灯具,还有很多的其他设备,如引闪器,快门线,镜头的转接口,滤镜和增倍镜等等,这个真的就太多了。其实,镜头、灯具和相关的辅助设备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手机的那些摄影配件根本无法相比。
摄影棚以上这些都是手机无法和单反相提并论的一部分原因,还有一些内容是网上很容易就搜索出来,那些内容都没有再说,被人说过太多了觉得再说也没意思。这些内容都是基于自己对单反的认识写的,自己也玩了几年单反,买过D700和D800,用过佳能无敌兔,6D和5D III。我自己文笔不行,不知道大家观看后能否理解到其中的点。当然了,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而且,我以上说的很多点还可以细说,整体下来篇幅就太大,所以没有详细提出来,希望这篇文章更让大家更进一步理解手机和单反的差距。
低档手机保存的高清图片转到高档手机里?
手机厂商出品的手机有可能被他们根据不同的定位和价格,分为低端手机,终端手机或者高端手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分别选择这些设计与实现自己的需求。
他们的核心功能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档次主要根据各个配件的性能参数确定的,比如说CPU的高低,屏幕的大小,分辨率的多少,摄像头像素的高低和传感器的性能,内存的类型和多少等等参数。他们都是根据同样的标准进行工作的,更不会因为是低端手机,还好高端手机的工作原理不同。
当一个图片被传送到低端手机或者高端手机,只要没有经过压缩,清晰度是完全相同的,也并不会因为手机的档次而使图片的清晰度变得不相同。不过正如前面说的,不同档次的手机的屏幕素质也是不同的,所以你在低端手机上看到的同一张图片,表现的效果和在高档手机中看到的同一张图片,表现的效果可能完全不同。但这只是不同素质的屏幕,表现出来的差别而已,实际上,图片的属性依然没有改变。
手机拍视频分辨率选择多少才能满足在礼堂大屏幕播放?
1.首先选择我们常用的1080p即可,用不到拍摄4k画质。拍摄4k的话,后期剪辑的压力会比较大。2.关于帧率的选择30帧还是60帧?30帧适合拍摄稳定,固定的画面。拍摄摇疑惑运动画面会有拖影的感觉。60帧适合拍摄运动画面。因为60帧的意思就是每秒钟播放60张图片。这样画面看起来会更流畅。3.视频编码的选择,h.265和h264。H.264是我们常见的视频编码格式,大多数手机拍摄的都是h264编码。这种格式比较常见,兼容度高。爱吃点儿265是最新的编码格式,它的压缩比更高。能用更小的体积保存更好的画质。但是目前还不太普遍。所以推荐使用h264编码。4.使用三脚架。会更利于拍摄稳定和顺滑的镜头。如果运动镜头比较多,推荐使用手持稳定器。这样能很大限度的减少抖动。 从而让画面看起来显得更加专业。
手机屏幕清晰度什么标准最合适?
手机屏幕清晰度我们目前主要看PPI、对比度、色彩、响应时间等方面。
PPI:PPI值越大,代表显示屏能够以越高的密度显示图像。手机屏幕看起来会越细腻。
对比度:对比度越高,黑色就越低沉,白色也会更明亮。其他色彩也会更鲜明艳丽。
响应时间:指的是屏幕画面切换的速度。画面切换的快就没有拖影。
色彩:(1)色域,色域是一个颜色的范围,就是说屏幕能够显示现实世界中色彩的范围大小。
(2)色数,色彩数量越多,色阶过渡就越细腻,可显示的色彩就越丰富。
(3)色彩标准,屏幕的色彩应该符合国际色彩体系的标准,颜色没有偏差。
在护眼方面,主要看蓝光和频闪 。
在手机屏幕中,无论OLED,还是LCD,都会辐射短波蓝光。蓝光是无法避免的,有的厂商在手机功能里添加了护眼模式,也有的用户使用蓝光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过滤蓝光。
关于频闪。频闪与手机的调光方式有关,目前智能手机屏幕常用的3种调光方式是:目前市面上的手机里,LCD——用的DC调光方式,OLED大部分采用PWM调光或混合调光方式。单从护眼方面来看,还是DC调光的LCD更健康。
希望能帮到您!
参数与尺寸有什么推荐吗?
拍摄抖音短视频其实很简单,建议竖屏拍摄最佳,如果能有手持稳定器最好,实在没有练好手臂。
1.一般选择相机竖屏拍摄,前置摄像头可以选择16:9,分辨率建议选择1080P。后置摄像头也建议参照此参数,如果可以的话,最好选择4K。
2.至于感光度,白平衡之类都选自动吧,毕竟拍摄内容和现场不一样,也可以逐渐摸索使用。这里就不赘述了。
3.注意有语言表达的收音效果可能需要关注,自己讲解的话,最好能戴上耳机,或者更专业的拾音设备。
4.要注意添加字幕的时候,选择的位置是在中间往下一点。如果靠近在视频底部的话,会被遮挡的。
5.选择背景音乐要和拍摄内容协调,不然会让人反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