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最新ip,Ipl属于sis系统吗?
Ipl不属于sis系统。Ipl是Instant Protocol Library的缩写,它是一个用于物联网设备之间通信的协议栈,主要用于低功耗蓝牙设备之间的通信。而SIS系统是一种安全仪表系统,主要用于工艺生产过程或生产装置中的安全控制和监测。虽然Ipl和SIS系统都是用于设备之间的通信,但它们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方式不同。
我想在长沙做短视频运营?
首先,非常感谢悟空问答给了我这样一个回答问题的机会和平台,也非常高兴能够回答@SISJIU友友的问题,同时也非常荣幸能和自媒体的朋友相识与互动。
其次,我是温超文化传媒工作室的创始人,也是今日头条传媒领域的原创作者。
看到你们家里给你钱让你创业,我很羡慕。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家里一不支持,二不给钱,再加上身边的朋友也反对,没有一个同意让我干的,都在担心一个问题,如果赔了怎么办?我这个人跟其他人不一样,越是这样,我越是要试上一试,于是便拿着自己身上仅有的2000块钱就开始折腾起来了。你的这个想法很好,现在的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短视频时代,人人都是主播,人人都是明星。再加上你们家里又非常支持你,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去放手一搏呢?更何况你现在还年轻,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是动力,抓住机会,去赚取你人生当中的第一桶金吧!
最后,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多多批评指正。如果有哪里不清楚的不会的,可以关注并私信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祝你早日成功!我在邯郸期待你的好消息!屏幕前的您,对此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言评论!
SIS全称是什么?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upervisory information system in plant level,简写SIS)。 SIS主要处理实时数据,完成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故障诊断和分析,性能计算、分析和经济负荷调度等。SIS系统由SIS接口机、SIS服务器、SIS功能站及通信网络四部分组成。
手机上网接入点设置cmwap和cmnet有什么区别?
你好,cmnet是中国移动互联网,cmwap是中国移动梦网 cmwap和cmnet是GPRS网络的两种接入方式。其实上吧,是wap方式和net方式。cm是chinamobile。
(1) 为什么会有两个接入点?在网上查阅大量资料后并经过反复的尝试与探索后,我大致对中国移动提供的这两种接入方式有了初步了解。在国际上,通常只有一种GPRS接入方式,为什么在中国会有CMWAP和CMNET两兄弟呢?(彩信之所以单独配置接入点是因为彩信服务需要连接专用的服务器,在这里不作探讨。)其实,CMWAP 和 CMNET 只是中国移动人为划分的两个GPRS接入方式。前者是为手机WAP上网而设立的,后者则主要是为PC、笔记本电脑、PDA等利用GPRS上网服务。它们在实现方式上并没有任何差别,但因为定位不同,所以和CMNET相比,CMWAP便有了部分限制,资费上也存在差别。
(2) 什么是WAP?WAP只是一种GPRS应用模式,它与GRPS的接入方式是无关的。WAP应用采用的实现方式是“终端+WAP网关+WAP服务器”的模式,不同于一般Internet的“终端+服务器”的工作模式。主要的目的是通过WAP网关完成WAP-WEB的协议转换以达到节省网络流量和兼容现有WEB应用的目的。WAP网关从技术的角度讲,只是一个提供代理服务的主机,它不一定由网络运营商提供。但据我所知,中国移动GPRS网络目前只有唯一的一个WAP网关:10.0.0.172,有中国移动提供,用于WAP浏览(HTTP)服务。有一点需要注意,WAP网关和一般意义上的局域网网关是有差别的,标准的WAP网关仅仅实现了HTTP代理的功能,并未完成路由、NAT等局域网网关的功能。这就决定了它在应用上所受到的限制。
(3) 中国移动对CMWAP的限制为了从应用中区别两者的定位,中国移动对CMWAP作了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现在CMWAP接入时只能访问GPRS网络内的IP(10.*.*.*),而无法通过路由访问Internet。(少数地区的移动网络可能不存在这一限制。)我们用CMWAP浏览Internet上的网页就是通过WAP网关协议或它提供的HTTP代理服务实现的。说到这里,就让我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我们公司的网络,相信不少工作的朋友都有类似的体会。公司的网络在网关上不提供路由和NAT,仅仅提供一个可以访问外网的HTTP代理。这样,我们就无法直接使用QQ、MSN等非HTTP协议的应用软件了(好在它们还提供的有HTTP代理的连接方式)。CMWAP也正是
(4)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CMNET拥有完全的Internet访问权,这里就不多说了,主要让我们来看看CMWAP。因为有了上面提到的限制,CMWAP的适用范围就要看WAP网关所提供的支持了。目前,中国移动的WAP网关对外只提供HTTP代理协议(80和8080端口)和WAP网关协议(9201端口)。(据有的网友提到1080端口也是开放的,但无法连接。这也许是移动内部使用的一个Socks后门吧^_^)。因此,只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应用才能在中国移动的CMWAP接入方式下正常工作:
1. 应用程序的网络请求基于HTTP协议。
2. 应用程序支持HTTP代理协议或WAP网关协议。如何辨别一个应用程序的网络请求是否基于HTTP协议?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要完全做到这一点需要通过拦截应用程序的通信数据包进行分析。
这里提供几个简单的方法给广大菜鸟朋友:
从表现上看,如果它的网络请求是网址(URL)的形式,那么通常是基于HTTP协议的,如Web浏览器;如果它连接的服务器端口是80,那么它可能是基于HTTP协议的。如果确实无法准确判断,那么请直接看下一个条件。(满足第二个条件的应用一定是基于HTTP协议的)
如何区别一个应用程序支持HTTP代理协议还是WAP网关协议呢?首先看它的设置中有没有代理服务器的选项(通常在S60上未特别说明的代理都是特指HTTP代理),如果有则表示它支持HTTP代理协议。如果没有,则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测试:在GPRS接入点设置的高级设置里去掉代理服务器的设置项:Server Address 和 Server Port(,如果应用程序可以正常工作,那么它是基于WAP网关协议,如Java程序、S60内置的浏览器。如果在此状态下不能正常工作,而恢复GPRS接入点高级设置中的代理服务器设置后能够正常工作,则应用程序支持HTTP代理协议(代理设置从系统中读取)。如果仍不能正常工作,那么这个应用程序一般来说是不支持HTTP代理协议或WAP网关协议的。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JavaQQ,它有Socket和HTTP两种版本。
现在网上流传的可用于CMWAP的JavaQQ就是基于HTTP协议的。就拿那个JavaQQ 2004来说,启动画面中就明确的写着“KJava QQ HTTP”。
而SIS版的QQ和AgileMessenger(S60的MSN客户端)因为是采用的普通的Socket连接方式,因此无法用于CMWAP。
为何华为不做我国的电脑处理器产品呢?
这个问题需要仔细说一下,华为本身是世界通讯设备巨头,近年来进入了手机行业并开始自主研发海思/麒麟芯片,海思/麒麟芯片主要用在华为自己的移动设备中。
我想题主是看到海思/麒麟芯片取得了巨大成功所以提出了这个问题。我准备从两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华为研发芯片的水平(以麒麟为例)和自主研发PC用CPU的难点。
首先,先说华为研发移动芯片的水平(以麒麟970为例)麒麟970基本参数(来自华为官网)CPU型号:麒麟970 CPU核数:八核 + 微智核i7 CPU主频:4*Cortex A73 2.36GHz + 4*Cortex A53 1.8GHz GPU:Mali-G72 MP12 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1、麒麟970的核心架构来自ARM授权
通过华为官网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麒麟970的CPU和GPU的核心架构都来自于英国ARM公司。
英国ARM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 (IP) 提供商。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简单说华为购买了arm的技术用于设计970芯片,目前华为没有自主研发处理器核心架构的产品问世。
2、麒麟970的整体设计由华为独立完成
买到的核心架构并不能直接用于芯片生产需要进行整体设计,这个就类似于汽车,你买了一台汽车的发动机,但是它并不能直接安在铁壳上跑起来,需要进行设计和整合。这个部分是由华为独立完成,对此华为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能够自主进行该部分设计的还有小米(松果)、全志/瑞芯微等(平板和电视盒子芯片供应商)。
3、麒麟970的生产由台积电完成
麒麟970由设计变成实物的生产过程不是华为自己完成的,是由台湾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完成的。
台湾电子时报网站8月16日引述行业消息人士称,台积电已经生产了第一批麒麟970处理器,生产规模为4000个12英寸晶圆(一片晶圆加工并切割出大量的芯片),台积电使用了该公司的10纳米FinFET工艺。 消息人士称,华为海思也增加了处理器代工订单,到今年四季度,台积电的麒麟处理器交货量将大增。4、NPU寒武纪的技术由中科院寒武纪提供
麒麟970一大卖点是集成了AI芯片寒武纪,该技术是由寒武纪科技提供的,寒武纪科技是中科院孵化的一个项目。
众所周知,寒武纪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下的一个课题组,由陈云霁、陈天石教授领导。 该课题组早在 2008 年就已经开始研究神经网络算法以及芯片设计。寒武纪第一代方案在 2012 年推出,65nm 工艺下功耗为 0.485W,面积 3.02mm2。平均性能超过主流 CPU 核的 100 倍,但面积和功耗仅为 1/10,表现相当惊人。5、麒麟970的通讯模块由华为独立设计并拥有知识产权
这个部分,就不用多说了通讯模块方面华为自身就是业界巨头,无需多言。
接下来,我们说自主研发PC用CPU的难点难点1:核心架构(含指令集)研发难度大
目前主流的X86指令集技术的CPU是我们最长用的,也是英特尔和AMD生产的。X86技术的历史非常复杂,简单可以理解为英特尔拥有x86技术的大部分知识产权,英特尔和AMD通过极为复杂的交叉授权协议使AMD拥有X86技术。也有其它公司,通过授权获取了该技术但并不用于pc产品。
有多家公司设计、生产并售卖x86处理器及其兼容产品,其中包括: 英特尔(Intel) AMD Chips and TechnologiesCyrix(被VIA收购) IBM IDT 国家半导体(NS,National Semiconductor) 日本电气(NEC) NexGen(被AMD收购) Rise Technology(被硅统技术收购) SGS-Thomson 矽统(SiS) 德州仪器(TI,Texas Instruments) 全美达(Transmeta) 联华电子(UMC) 威盛电子(VIA)所以华为基本无法通过授权获取生产CPU所需要的X86技术。自研核心技术有难度过大,华为目前还没有推出魔改的arm架构(虽然和PC CPU是完全两个事情,但是这里只是举个例子),所以我们很难确认华为是否有自研的实力。
还有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MIPS
国家队的龙芯的技术核心就来自MIPS,但已经进行了消化吸收实现了技术自有,具体的这里就不多讲了。
难点2:没有可以适配的系统
假设华为拥有自己研发核心的实力,成功研发出了华为CPU。那么就需要一个来运行的系统了,市面上常见的系统有三种:微软的windows,集聚全世界智慧的linux,还有苹果的MAC OS。微软的windows目前可以在x86和arm上运行,考虑到华为的这个芯片是给PC用的,再考虑微软和英特尔的联盟,基本不用指望微软适配华为CPU了。linux目前能跑的架构还是有一些的,但是问题在于linux是网友智慧的作品,指望网友帮华为适配貌似不现实,只能华为自己适配,但是华为基本没啥像样的软件业务所以我们表示担忧。至于苹果系统...........估计等苹果破产再考虑吧。
难点3:软件生态难以搭建
假设华为找到了一帮有梦想有追求的少年完成了linux的适配工作,那么下一部就得搭建软件生态了。那么问题又来了,毕竟现在linux上都没有一个能好好用的QQ,你指望腾讯去给你开发?你个不能玩LOL不能上QQ的电脑估计也没多少人会买,因为架构自己研发的所以又不适配linux生态的软件..............用的人少自然也没人开发。
最后的问题在于,假设华为自己研发了CPU又找到了一帮有梦想有追求的少年完成了linux的适配工作然后又花钱雇了一大帮开发者完成了软件适配。那么问题来了,卖给谁?
大家都知道PC是一个正在下滑的市场,市场规模不断缩小。而且国家政府拥有国家队开发的自有体系,所以也很难卖给政府采购。
结论:华为目前看不具备开发PC处理器产品的实力,即使克服困难开发了也没用市场可以扩大销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