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云平台,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观点很有意思,叫做意识形态决定商业模式。伟大的科技产品,都是服务于大众。这可以说是文明繁荣的起点。
熟知历史的朋友们会发现,古代每一种繁荣的文明,包括其科技水平提高,总是和相应信息载体的发明和普及直接相关。与此同时,从古至今每次技术的更新,都是受益人群的一次扩大。所以我觉得,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受益最大的人,就是我们这些普通大众。
换句话说,伟大的科技造福的不仅仅是精英,而是大众。回望世界科技史,我们会发现某项技术最初的发明人,往往冷门小众高贵矜持;而更有影响力的则是将这样一项技术发扬光大出普世价值的人,不论是造纸还是印刷,不胜枚举。
科学技术对人类最大的红利,是解放了劳动力。纺纱机解放了手工制造,汽车解放了徒步走路,计算机解放了脑力换算。大家要知道,有一部分小众人群是不劳动的,当科技可以代替人力服务时,最大的受益者必然是大众。所以说,
就拿读书来举例,在春秋战国时期,只有极少部分人能读书。随着造纸术的出现,读书的门槛开始降低。对于小众人群来说,用竹简看书,还是用纸来看书,其实影响不大。但对于大众来说,这项发明就是质的改变。
随后又出现了活字印刷,再次降低了阅读的成本。小众人群人可能依旧热衷于对孤本、手抄本的收藏,但对大众来说,能便捷或者极低成本从书籍中获取知识,就是最大的收益。
再到如今,电子书、网络论坛、有声读物的出现,让大众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便捷。这就是科技发展对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普及对大众获取信息的速率增快的影响。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大众的影响,从衣、食、住、行、工作、学习方面,可以说是天翻地覆。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关于城乡人口比列,城镇人口占39.1%,农村人口占60.9%。所以说,看一件科技产品对中国人群的改变,不能只看城市,重点要看农村。只有改变了农村,才算服务于大众,贡献与人民。
下了高速路,就是另外一番天地。
为什么非要去农村呢?
互联网的本质和造纸术、印刷术一样,都是传播工具的革新;而互联网对农村的必要性在于通过这种新的信息和能量传播介质,让我们发现了三线以下零零散散的消费力,可以集中上来,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大家不难注意到,超级大都市的繁荣,很多情况下是像漏斗一样,抽走了附近小城市的资源和消费,并且吞噬了周围的人才。
如果这些消费留在当地呢?众多小乡镇的消费力加在一起,未必比一二线城市要少。所以,当互联网在城市逐渐饱和,那些嗅觉敏锐的大公司,开始将目标放在下沉市场了。
就好比东汉末年,诸侯们一团厮杀,你争我抢。曹操把目光放到了村县,一搞起来了“屯田制”,为曹魏政权北方打下了经济基础。因此,有战略头脑的大公司,都没有将目光单一锁定了一二线城市,而是在往回看,往下沉。
曹孟德在乱世纷争的局势中,想到了利用无地农民进行军屯,足以证明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在商业竞争激烈的今天,传统互联网公司如何立足农村,开拓乡镇,感觉新一轮的互联网变革刚刚开始。
在我看来,农村与互联网之间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农村既需要互联网,但互联网想要长远的发展,必须要去农村。那么,当互联网技术+较远农村,会对农村产生怎么样的变化呢?为此,我特意走访为了一些三线城市的村镇,前去寻找答案。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思维骤变,人网互助。
偏远农村的商业思维范畴,非农即商。当互联网进入农村后,给信息服务类职业,扩展了新的发展空间。民间有句俗语叫做 “皇权不下县。”说中国古代县以下的管理,由于地处偏僻,民众稀散,皇权无法准确覆盖,需要村镇自治。同理,在新时代的互联体系中,也出现了“互联网不下县”的局面。
互联网从本质来讲,是一种“双向多对多”的通信,解决了信息传输问题。网络最大的便利是将大空间浓缩化。因此在大都市中可以将网络的便利,发挥到最大。但农村生活空间本来就不大,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当生活中的所有衣、食、住、行和社交,都能在农村的一条街上完成时,网络在农村就失去了优势。另外,在农村里人们还并没有习惯互联网生活。这个时候,如果互联网还想在农村开花结果,就需要具体的人来引领,这个人就是大家的“熟人”。
所以有了互联网+58同镇站长,这种新兴商业思维模式的出现。
姓名:王伟
性别:男
年龄:37岁
特点:豪爽、活跃。
名言:“我每搞一次活动,一个微信号就能加满。我们镇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在我们朋友圈里。寻人、二手转让、招聘信息,我只要发条朋友圈,几分钟就能搞定。”
这位王伟先生是村县站长中较为活跃的一员,也是互联网思维与熟人引领结合的一个优秀实例。王先生表面看着朴实粗糙,但做起工作来十分细腻。他的手机里,有几百个地区交流群,每个群都有不同的功能。
那么这种资源的分配方式,能不能商业化呢?可以真正帮普通人赚到钱?
在采访王先生时,他刚刚谈定了与当地一家儿童乐园的宣传合作。传统的宣传模式是印制传单,人力发送,这种模式不但成本大,还效率低。王先生与儿童乐园谈定了500张优惠票,通过自己站长身份的号召力进行售卖,这样不但节省了成本,还可以对有孩子的人群进行精准投放。不到半天,王先生就卖出了200多张。
被疯抢的儿童乐园票
站长通过朋友圈的形式,将一个村镇的成员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密集庞大的人脉网。然后再将发布在平台上消息,及时的分享到朋友圈,便能精准填补了互联网信息无法彻底渗透的乡镇基层领域的问题。
平台负责发布信息、整合资源;
站长负责精准投放、线上引流。
靠拥有互联网思维的人,去精准填补互联网无法准确涉及的地方。这种新兴的商业思维,互联网+村县站长做了很完美阐释。
2、形式革新,分工灵活,
当互联网进入农村之后,使劳动分工逐渐的去中心化与集体化。
比如这些站长们,他们共同拥有企业品牌背书,但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从而激发出自己的劳动积极性。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特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打造自己的个人信誉,去选择适合的领域,将自己的利益和平台的影响,扩展到最大化。
比如说有的人比较擅长玩品牌合作,攒资源;有的人则喜欢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带货”。
而站长与平台的关系不是从属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平台给站长提供身份,站长为平台经营繁荣。而站长们可以通过更加自由的劳动输出方式,为多元化的价值观做出贡献,塑造更平等、更公正、更丰富的社会认知。
姓名:刘周
性别:男
年龄:40
特点:时尚、果断。
名言:“同镇站长们靠自己努力赚取的钱,我们不抽取任何抽成。我们不赚村民们的钱,我们只赚广告商的钱。”
提起站长,我先入为主的会觉得这是一个土味职业,但当我看到刘先生时,彻底颠覆我这一印象。他衣着光鲜,配饰讲究,这分明就一个大公司的高管嘛!
刘先生是58同镇在地区的总代。刘先生只所以能成为总代,靠的就是那股“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魄力,在互联网+村县站长的战略刚刚启动时,他就判断出这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经营理念,于是果断选择了投资。
你以为他们前期推广手段很高端吗?
其实他们很接地气,总结起来六个字:“扯横幅,刷广告。”听刘先生讲,有一次他们前脚刚挂上横幅,后脚就被一个老大娘收走了。问老大娘为什么收走。大娘回答,拿回去搭鸡窝。
我哭笑不得问刘先生,后来这大娘怎样了?刘先生说,因为他们得知大娘家里养鸡,于是专门为大娘在平台上开展了养鸡服务,如今这位大娘已经自愿来报名应聘村县站长了。
听到这个回答,让我佩服不已。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与灵活精准的商业思维,是刘先生成功的关键。他的经历从侧面也反映出这种灵活性的社会劳动分工模式的成功。
从“由点成线”到“由线成面”,最后“由面到体”,公司、总代、站长,村民,形成了一个整体关系。公司布局,总代管理,站长服务,村民收益。个体造就整体,但又不受整体制约,最大限度发挥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当这些点、线、面,越来越多时,这个整体也会无限扩大,形成一个稳定的有机体。这便是社会劳动分工灵活性的优势。
3、资源整合,一职多兼
传统的劳动模式,讲究专职专业,这种现象在农村体现的格外明显,种地就是种地,打工就是打工。之所以出现这种劳动概念,是因为人的体力与精力是有限的。当互联网进入农村之后,大众可以自由的整合自己的碎片时间,并通过这些碎片时间,去做一份新的工作。比如村县站长,他们大部分都是“一职多兼”。
姓名:宁梅
性别:女
年龄:45岁
身份:众多
特点:低调、热情
名言:“我在做站长之余,还开饭店,投资了移动充电宝,最近准备开办一家高档连锁酒店。”
宁女士是我这次考察中,唯一的女性。她反复告诉我们,不愿意告诉其他人,自己的站长身份。刚开始我还以为,她是不是觉得这个身份难以启齿啊?通过交谈我才发现,是因为她的身份太多了。
宁女士即是酒店老板,又是产品投资人,如今又做了站长。诸多身份汇集于一身。其实“一职多兼”是同镇的站长当中很常见的现象。大家在本职工作完成的闲暇时间内,通过互联网来从事站长工作,一个简单的连接分享,一个便捷的信息交流,就能完成他们站长任务。这样做既能将对剩余劳动力的合理利用,又能将自己所从事的众多职业资源互补。 比如宁女士就在她饭店里,安置了移动充电宝的网点。通过58同镇平台,为自己的酒店招工。
站长的小龙虾餐厅,色香味俱全
之所以能出现这种现象,全得力于互联网技术对农村基层的改变。这种改变不单单浮现在表象,更是实际。我这次所调研的“村县站长”,他们大部分人的生活条件,都高于正常的乡镇村民生活水准。互联网让这些村民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内,创造了无限的劳动模式,从而也将村民的个人收入拓展到了最大化。
4、领域互补,反哺农业
农村之所以叫做农村,是以农民耕种为主。当互联网进入农村之后,产生了一系列新兴职业,那么这些职业算是抢占农业劳动力吗?我觉得不算。就拿村县站长这类的新兴职业的出现,我觉得他们非但没有抢占了农村的耕种劳动力,反而可以互补农业,使农业在农村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姓名:张捷
性别:男
年龄:28岁
特点:内向、沉默。
名言:“去年南方某地粮食滞销,我通过平台,顺利的帮当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张捷先生是我这次接触的站长中,最年龄的小一位。他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看着更像一个一位技术宅男,完全不像一位活跃爱社交的人。就这样一个人,是如何帮助村民解决了粮食滞销问题呢?
张先生虽然出身县城,但最早就接触了互联网。早在十几年前他就是当地贴吧的吧主了。了解完张先生的经历,就明白为什么沉默内向的他,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站长了。十几年的互联网经验,培养了他的思维模式:价值环流思维。这意味着,所以的资源都是可以重新组织的,而价值是在交换中流动的。
拥有这种互联网思维的人,正是乡镇缺少的人才。由此可见,互联网的出现,不但能够解决农业问题,还能够扩大当地村民的的职业范畴。
张先生所说的那句话,这就是互联网互补农业的最好例子。在传统农业劳作模式中,选种、耕作、收割、售卖,都需要个人来完成。这个过程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与时间。如果一个人可以居间推动信息流通,将农业耕作对个人的消耗度降到了最低,即使没有直接从事农业耕种,但也在为农业服务。由他们组建起来了人脉圈,可以及时捕捉农业信息,反哺农业,使农业的生产模式与效率,大大增加。
古老的标语与新兴的思维,在农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人民服务
我一直在观察各家互联网公司在下半场的动作。在如今这样可以说是混沌初开的转折点,如何能够掌握信息流通,并且在信息流通中获得收益,便能成为最终的赢家。
从58同城到58同镇,将互联网对大众的受益群体面,逐渐扩大。这是对科学技术改造社会,服务大众的的优良传承,更是大企业对社会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完美的体现。
我曾到很多互联网去做调研,有些企业经常带着员工读书。我当时就想,他们在读什么?
当我到乡镇走访了一圈之后,我明白他们是在做“农村包围城市”。
当我去农村做了这一次实地调研,才明白他们要实践的是“为人民服务”。
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精神。前者是过程,后者是目的。
换句话说,是意识形态决定了商业模式。
1.行业资源整合:
大吃小,小小合并,经过一系列的整合,未来在某个垂直领域,用户最多只有两个选择
2.PC端不会消失,只会变得更加简单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google的猜想一定会成为现实,一天电脑只需要安装一个浏览器就足够了,所有应用软件以插件的形式内嵌在浏览器,
所有浏览器会是一切的入口
3.一些应用工具会消失
随着浏览器功能的强大,以及互联网内容的规范和丰富,一些目前常用的应用软件一定会消失,以这种逻辑,未来几年会走下坡路的公司,甚至消失
下载工具( 迅雷) 视频播放(PPTV 快播)
4.APP消失 以信息流的形式呈现,所以微信是个伟大的产品
5.互联网公司完成向服务类公司的转型
互联网公司不再单单拘泥于信息呈现层面,以信息需求为切入点,提供线下个性化服务,会占越来越多的比重,也会成为互联网公司主要的收入渠道
6.向用户收费势在必行
随着用户的积淀,用户对于互联网产品的依赖会越来越强,依赖感决定付费意向。所以向用户收费的可能性也会这份依赖感而变得可能
免费使用基础功能,付费享受个性化服务
7.政府解禁一些国外互联网公司
google会回来,facebook会部分解禁
国内同行业公司,垄断格局会打破
8.三个行业的互联网公司会因为模式陈旧将面临巨大变革
大家知不知道有哪些自媒体软件啊?
1、今日头条
2、微信公众平台
3、企鹅自媒体平台
4、百度百家
5、搜狐公众平台
6、北京时间号
7、一点资讯
8、网易号
9、新浪看点
10、网易云阅读
11、凤凰号
12、QQ空间
13、360众媒平台
14、界面JMedia
15、简书
16、UC云观
有口碑好点的阅读平台推荐吗?
口碑好的可以看看掌阅,阅读体验不错!
也可以试试QQ阅读,界面的颜色与明暗也很好!
书旗小说,这个应该都有过了解的!
不过都是正版平台,要收费的!
想要免费的看小说软件!目前我在用的是追书神器!有换源的功能很好用!可是新版本取消了这个功能!老版本可以用!
这款软件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就是——换源!可以切换目前所看小说的来源。比如我吃西红柿的《雪鹰领主》在追书神器上有一个正版源、15个免费源。例如笔趣阁、xiaoxiaoshuwu、qingkan、my716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小说网站!而我们也知道,有时某个网站的资源会有些问题,那么我们换一个源就能看,很方便!
这款读书软件,功能十分强大,拥有各大网站榜单排名展示。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实时跨站搜索全网热门小说,我们经常看书的笔趣阁、qingkan都有接口。收录百万小说免费看,各种题材的小说都全面收录!人气社区万能吐槽,综合讨论区、书评区、书荒互助区实时自由吐槽交流!
我最喜欢的就是主题书单,各个藏书老书虫与你分享他的书单,还有他的评价,在闹书荒的时候,更快找到你的粮食!
这个软件现在的新版本已经取消了换源的选项,因为追书神器已经想凭借这款软件挣钱了!想要使用换源功能必须下载以前的版本!我最早是从书城小说追过来的,书城小说用了几年,体验非常好,但是,被追书神器收购做了引流,所以不能用了。而追书神器各项功能还不错所以我就用了!
所以现在要想使用我所说的这些功能,就得下载以前的版本!那么哪个版本有换源功能呢?答案是v3.60附近的版本都有换源功能!读书君现在所用的就是v3.58,不管软件再怎么发布新版本,我都不升级!
这张图就是我手机上PP助手的截图,可以看到我所使用的软件版本!pp助手是uc浏览器自带的软件,可以下载历史版本!另外如果用电脑下载的话,安智,360手机助手都可以!在网页上下载自己注意安全!
如果觉得麻烦,我还有另外两款APP介绍,同样拥有换源功能,搜索这篇文章就可看到《看网络小说再也不用花钱啦!这款APP功能太强大,你还没安装吗!》
也可以点击关注后,点我的名字,进我的主页,往文章最下面翻就可以看到!
发文不容易,如果觉得我回答还可以,点个赞,给个收藏转发!如果想了解更多好的网络小说就点击关注吧!
看见好多新浪微博分享来自网易云音乐?
1、登录网易云音乐,可以用新浪微博的账号登录网易云音乐
2、找到喜欢欲分享的音乐
3、分享到微博 ps.目前大多的平台都已覆盖包括Linux,很方便
国内有哪些可视化公司?
有的哈。我来推荐一款“牛货”,牛在哪儿看下面这个图:
今年Gartner的商业智能魔力四象限里面,闯入了三匹来自中国的“黑马”,一个是阿里云,一个是华为,还有一个就是GBase。这个GBase代表的就是天津南大通用,除了关系型数据库之外,南大通用还有很多用于海关、政府、银行的数据产品,其中也包括一款数据可视化产品——数据观。这是一款完全基于互联网的SaaS产品,脱胎于南大通用之前研发的GBase BI,但在迎合企业在大数据、云时代愈发要求敏捷、开放、整合特性的需求方面,高于GBase BI。它不用下载软件,不用购买服务器,不用本地部署。只要有一个用户名和密码,登陆这个平台,就可以在上面“为所欲为”。
今年第六届正和岛岛邻大会,里面的数据可视化大屏就是数据观做的。全文在这儿:https://www.toutiao.com/i6569730014114218503/
已经服务于以下企业:
具体提供的服务包括数据可视化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单提出来,其实是狭义的,我们去挖掘数据可视化背后的真正目的,其实是为了支持决策,是为了促进行动,是为了优化现状,因此当我们说起“我们有数据可视化需求”的时候,我们其实是“有商业分析需求”。
简单说来,就像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一样,你说把一份数据可视化就ok,但实际上我们发现当数据不全、不新鲜、甚至错了的时候,把它可视化是非常不ok的。即使数据全了,对了,可视化也好了,可是送晚了,也是不ok的。
所以这个平台提供的服务实际上是一个闭环:
数据连接——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数据协作。
数据连接:根据gartner的报告,2018年越来越多的企业有连接第三方云应用数据的需求。数据观很早就接入了大量的第三方云应用,用户可以点击图标,输入自己在第三方云应用的用户名密码或token,非常简单快速地连接自己的数据,且设置成周期性或实时更新。同时,数据库、本地文件,也可以连接到这里。
数据处理:连接的数据可以第一时间放入etl中进行清洗、处理。如图所示,数据观在意产品的易用性,是它的产品灵魂,所以也不用你会编程什么的,就鼠标拖拽,选项点选,就可以完成全过程了。画布上安放的是你的思路,背后保证精确计算的是强大的机器。而且这个工作过程还可以作为“模版”保存下来,跟随数据源的更新而更新结果。一次处理,一劳永逸。
数据可视化:同样简单,选择图表类型,选择字段,自动出图。
你可以把图片down下来放进自己的ppt里,继续传统的汇报方式;也可以直接在数据观中做成图集看板,如图所示,这是一个可交互的看板,在汇报的过程中你也可以抽丝剥茧,讲一个精彩的故事,或是对突发的问题应答如流。
数据协作:最后,你可以把你的领导和小伙伴们都加进来,像微信聊天一样,直接在看板里面聊你们的数据,以及下一步行动。
BCG发布的2018年全球挑战者百强报告,已经揭示了“新兴市场”“数据驱动型企业”的发展力量,未来五年,企业对数据可视化服务——或者说“商业分析服务”,只会越来越强、越来越明显。我相信这类平台、产品会越来越多,也看好我今天推荐的这一个^_^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