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比特率(音质选择320还是无损)

伏羲号

本质上320kMP3属于有损压缩,会去除部分音频信息然后进行压缩,320表示音乐播放时的比特率(比特率是指将数字声音由模拟格式转化成数字格式的采样率,采样率越高,还原后的音质就越好),通常来说数字越大音质也就越好,同样文件也就越大。比较常见的是128k与192k的mp3文件,其音质较差,细节丢失明显。320k相对于128k与192k有比较明显提升,一般能满足对音质有较高要求的非发烧友对于音质的需求。 听感上320kMP3格式削减了部分高频,音乐听起来有点浑浊,而无损听起来就很清晰、圆润(前提是需要好的前端和耳机,,否则很难分辨)。

mp3比特率(音质选择320还是无损)

比特率俗称码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数据速度越快。声音中的比特率是指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声音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是间接衡量音频质量的一个指标。 视频中的比特率(码率)原理与声音中的相同,都是指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 信道编码中,K符号大小的信源数据块通过编码映射为N符号大小的码字,则K/N成为码率,其中假设编码前后的符号表没有变化。

常利用比特率衡量声音和视频文件质量。例子:音频文件中: 8 kbps 通话质量, 32 kbps 中波广播质量, 96 kbpsFM广播质量, 128 kbps 普通MP3质量,1411 Kbps 16位CD质量。

明显不会 无损转换,相当于这个系数是 100%。转换后的音质,与原始音质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变化。

比如,将128kbps的MP3文件转成APE或WAV,其音质与原始128kbps的MP3一模一样,不会有任何提高,也没有劣化。(不过,APE格式文件体积会增大5倍左右,WAV格式则要增大10多倍) 有损转换 每一次都会降低

音乐的比特率是指音乐文件在数字化过程中,每秒传输的比特数。它是对音频质量的一种间接衡量。比特率的单位包括比特每秒(bit/s或bps)、千比特每秒(kbit/s或kbps,k代表1000)和兆比特每秒(Mbit/s或Mbps,m代表1,000,000)。比特率越高,每秒传输的数据越多,音乐的动态范围越大,细节也越丰富清晰。

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有MP3,OGG Vorbis或AAC等,这些属于有损压缩格式。还有无损压缩格式,如FLAC或WAV,它们基本保留了所有音频信息。不同比特率的音频文件,其音质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比特率越高,音质越好。然而,音质的好坏不能仅仅用比特率来判断。例如,320kbps的MP3文件在音质上接近CD格式,而CD的比特率为1411kbps,是320kbps的4.5倍。

需要注意的是,比特率和音质之间存在直接关系,但合理的压缩并不会降低音质。心理声学(psychoacoustics)也在此发挥作用,它研究声音和它引起的听觉之间的关系。压缩音频就是用强大的算法将我们听不到的音频信息去掉。因此,尽管MP3等有损文件的比特率远低于无损文件,但听起来却未必有明显差异。

苹果音乐采用AAC(高级音频编码技术)。

AAC是由Fraunhofer IIS、杜比、苹果、AT&T、索尼等公司共同开发的一种音频编码,最大能容纳48通道的音轨,采样率达96KHz,虽然AAC格式为有损压缩,但音质大幅度优于同码率的MP3,苹果AAC就与通常的无损格式音质十分接近。要想聆听无损音频,需要将系统升到最新版本,在设置里可以设置音频的质量,可以选择音质(44.1kHz/16bit),或更高一级的音质(48kHZ/24bit)即可,苹果还提供了192kHz/24bit的高解析度无损音质。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