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郎眼吧,有哪些好的财经节目值得推荐?
1.财经郎眼
《财经郎眼》是广东卫视与上海极视文化传播公司推出的一档聊天式新闻评论节目,具有鲜明的郎咸平风格,它从百姓的经济生活出发,对各类经济学新闻进行解读,具有明显的时效性,适合广大受众群体。
2.对话
《对话》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部2000年7月全新改版之后推出的一栏演播室谈话节目,每次时长60分钟。每期节目都是由突发事件、热门人物、热门话题或某一经济现象切入,通过主持人与现场嘉宾和观众的对话交流,来探讨热点新闻和人物背后鲜为认知的一面,以折射经济社会的最新动向和潮流。
逻辑思维的罗振宇曾经是该栏目的制片人。
3.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是中央电视台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经济深度报道栏目,1989年12月18日正式开播,三十年来坚持着眼于社会热点、经济大事件与业界风云人物作为核心,以严谨、权威的眼光去做精准的报道,透析背后的经济现象。
4.波士堂
《波士堂 》由第一财经、东方卫视、唯众传播联合打造的以脱口秀形式呈现的高端访谈互动节目,节目氛围轻松活跃,却能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中国企业家的人格魅力。
5.生财有道
《生财有道》是央视财经频道一档大众财经专题栏目,专注于农村致富专题的制作,挖拨最具指导性的致富故事,为农民朋友学习交流致富经验提供更多的实际帮助。时长仅三十分钟,给观众呈现了无数喜闻乐见创业生财的故事,它关注大众创业者,既符合时代要求又接地气,深受观众的喜爱。
6.中国财经报道
《中国财经报道》创办于1996年7月1日,是一档财经深度调查和评论型节目。节目以选题精准的理念,坚持以独特的视角“聚焦争议话题、解密市场玄机、关注重大变革、剖析典型案例”,为观众解开财富背后的风险密码,在业界内有着深刻的影响。
7.致富经
致富经是中央电视台七套播出的一档节目,该节目内容定位是以中国百姓的视角去解读他们身边的致富明星,报道中不断涌现时代变迁下的致富经验与创新作法,十分具有时代感,给予观众全新的启迪。
8.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是中国第一个跨地域、跨媒体(电视、报纸、广播)的财经资讯信息平台——第一财经传媒开办的全新演播室谈话类节目,立足于国内,面向全球优秀企业管理者的大型财经深度专访节目,时长约1小时。
9.中国经营者
《中国经营者》是第一财经频道和著名国际财经频道CNBC亚太合办的大型人物访谈节目。节目以一对一访谈形式进行,时长30分钟。节目通过对特定经济现象,管理方式,经营观点的探讨,展现了中国企业家的智慧和胆识。节目曾邀请过联想集团的柳传志,蒙牛乳业的牛根生等。
10.财经周刊
《财经周刊》是央视财经推出的一档大数据财经杂志节目,每集45分钟,内容来源丰富广泛,用有深度和实用性。
11.财富新密码
浙江经视高端金融投资栏目。
财经郎眼有哪些女嘉宾?
那晴,女,出生于中国厦门。双语新闻主播主持人,跨界股权投资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香港卫视《港视大直播》主播,广东卫视《财经郎眼》嘉宾。
2016年,由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主持的电视节目《财经郎眼》迎来了一位容貌出众的女嘉宾。当她拿起话筒的那一刻,滔滔不绝的经济术语,天花乱坠的投资项目瞬间制霸全场,叫人拍掌喝彩的同时也深深记住了这位年轻美女的名字:史锐雪,万国置地公司总裁。
有哪些访谈类节目的推荐?
谢邀。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风云对话》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艺术人生》
安徽卫视《非常静距离》
江苏卫视《人间》
江西卫视《金牌调解》《经典传奇》
CCTV新闻《法治在线》
知识付费的红利期过了吗?
目前的情况来看,知识付费的红利期过了吗?
又一家知名培训机构“爆雷”了——近日,被誉为成人英语培训三巨头之一的韦博英语,其北京、上海、成都等多地门店相继停止运营,数千名学员学费和员工工资无处追讨。
韦博英语关门 房租成本高企是一大主因
公开资料显示,韦博教育这一品牌创立于1998年,其运营主体为上海韦博教育培训有限公司。该公司旗下共有韦博英语、韦博开心豆少儿英语、韦博嗨英语三大教育品牌,覆盖线上、线下、成人、少儿、游学等各个英语教育领域,此次停止运营的多为韦博英语业务。
目前,韦博教育在全国60个城市开设近200家培训中心。其对外宣称,累计学员数量超过30万人,根据目前维权学员数量预测,其在读学员至少数万人。
“我粗略估算过,公司营销支出占比接近50%,学习中心几乎都位于城市商圈附近,房租成本在30%左右,再加上师资、人力等其他成本,入不敷出是常态。”前韦博员工表示。
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份起坊间就有韦博英语的倒闭传言。目前,除了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主要城市的韦博英语均有多家门店关停。
作为一家发展20年的老牌培训机构,韦博英语曾与英孚英语、华尔街英语并列,被誉为国内成人英语培训三巨头。如今以这样的方式收场,这一事件也引发了成人英语培训行业人士的强烈关注。
韦博英语“暴雷”并非个例 线下机构整体前景堪忧
实际上,韦博英语并不是个案。这两年,线下教育机构的日子都不是很好过。
2018年底,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应急管理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要求2018年年底前不能存在无证无照还在开展培训的机构。
有数据统计,去年下半年摸排的培训机构接近40万家,发现有问题的培训机构有27万多所,68%的培训机构遭遇整顿。短短半年时间,一大半的教育培训机构都遭到了整改。
除了政策方面的压力,还有在线教育的冲击。这几年,在线教育受到资本的热捧,十分火热,尤其是英语、编程等热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给线下机构造成了冲击。
有国内研究机构预测,2022年国内在线少儿英语规模将首次超过线下市场。
需要一提的是,十一前夕,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希望到2020年,在线教育模式更加完善,资源和服务更加丰富。
不难发现,政策层面也给在线教育打了一剂强心针。
在线直播四大利好 助力线下教育枯木逢春
一方面是线上教育的蓬勃发展,一方面是线下教育的经营困境。这几年,教培市场的发展可谓冰火两重天。那么,线下教育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启赋资本联合创始人曾峥表示,教育体验和品质线上线下无差异,最终传统纯线下机构都没有竞争力,O2O改造过的线下机构可能存在一定机会。
但是,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毕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模式,推倒重来,资本成本巨大;慢慢转型,时间成本则会大大增加。
或许,借道现在正蓬勃发展的企业直播平台,线下教培行业可能会迎来突破的转机,甚至实现弯道超车。
企业直播为线下教培行业在产品营销上“创造了另一种可能”,不但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消耗,更可以带来不可预估的营销效益。因此,通过精准的数据邀约+视频互动直播+观众行为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一个更庞大的商圈。
盟主直播CEO裴勇列举了企业直播的四大利好:
一、扩大受众感知面。线下活动受场地制约因素明显,而线上直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仅可以在线观看,还可生成回放及集锦,受众可以呈几何指数增长。
二、在线直播培训成本降低。因为不受场地因素制约,教师授课成本无线降低,尤其是解决了线下教育不得不面对的房租租赁成本。
三、减少师资数量困扰,实现授课标准化。通过对视频录制以及视频的分享、回放等功能,可以实现视频的标准化。这一方面降低了企业对师资数量的需求,也可以避免师资质量的良莠不齐导致的教学质量下降。
四、教育培训成本的下降,还可进一步降低教育培训的门槛,扩大用户群体,而用户量的增多又可以增强线下教育企业的实力,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的冲击和政策的引导下,很多传统的线下教育机构纷纷“触网”,与企业直播平台展开合作,实现了线上+线下的结合。而深耕教培市场多年的线下机构拥有广大的学员基础和品牌影响力,加上在线直播这一营销利器,实现对纯线上教育的弯道超车也并非不可能。
要让天天睡大觉打游戏喝大酒混日子的大学生毕不了业?
觉得教育部这个说明来得晚了些。像我这么贪玩的人都从大学混毕业了,真的感觉大学也太轻松了。
从1996年开始,大学扩招升级,至今20多年了。当年的大学生如今孩子又大学毕业了。大学生毕业进入江湖闯荡,个个都是名门大派的子弟,唬人得紧。内功几层,各大院校心知肚明。
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为什么出这个说明?肯定是教育部看不过眼去了啊。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国家早就说明过要严管,但一直没能落实好。这次估计是加大力度动真格的了。
01 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混日子的现象?这与我国整个教育体制有关。
一、1996年之前,大学生都是国家包分配的,上了大学就相当于捧上了铁饭碗。所以,当时上了大学混日子的多。
我记得当年读师范,第一年(89年)一天只有2节课,还没晚自习。人都闲得想去搬砖。第二年开始严一些了,早上7点20早操,晚上也有晚自习,要点名。
我也挂过一科,并且从大一一直挂到毕业,就是体育。最后毕业时找体育老师诉苦求情,让我过了,才拿到毕业证。因为体育不合格,整个大学期间每个月扣2元钱。别人每个月补助24块5,我每个月22块5。
不过,文化课还没挂过。幸好当年英语是选修,我都没选。如果是必修,肯定要挂。
每年学校都有好多挂科的。班上有一个同学是上一届的,因为挂科太多,留级到我们这一届了。
二、96年之后大学开始扩招,学校为了扩大生源,毕业相对容易,学校管理也较松散。
大学扩招之后,各个地方学校升级改版扩容,招收的生源质量下滑。学校为了吸引生源,都让学生能轻松毕业。因此,导致大学里玩乐之风盛行。
三、由于上述原因,导致中小学教育的价值观出现短视。所有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只盯着大学。
都认为只要考上大学就人生圆满了,人生的所有需求随着考上大学而水到渠成、自然获得。
我国中小学生受到的教育就是如此,读书的目的就是上大学。到于上了大学干什么呢?什么都有了,还干什么呢?那就玩呗。
所以,大学生混日子也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短视要求决定了的。所有的学生在中小学教育阶段没有更高的目标了。
02 现在为什么要严格管理?到2016年本科扩招基本停止,与此同时,研究生在此之前开始扩招。对本科生进入社会的就业要求越来越高,迫使学校加强管理。
一、我国大学大面积扩招,与其说是普及大学教育,勿宁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对低端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巨大。所以,对低端人才的开放度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高,当经济发展到接近世界先进国家,领跑世界的时候,光靠低端技术人才就支撑不了国家的发展需求了。这时国家需要开创型的人才,来寻找经济增长的突破点。这就必然要依靠高等教育的深层次挖掘。
二、从社会的发展趋势看,低端人才市场的需求将逐渐减少,可以被机械化替代。未来的世界竞争必然是高端领域的竞争。必然加强大学教育。
从我国教育培养人才模式必须要改变。现在对大学严管仅仅是个开端。目前,我国实施高考改革、中小学教育改革、大学教育改革,都才刚刚开始。目标非常清晰,就是把以往的知识教育向思维甚至思想教育层次上引领。知识是可以随时随地学会的,而思维与思想却不一定。必须从小培养。
这种思想并不是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想,而是能从自然和社会中发现新的知识的思想。
三、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对比,可以发现。我国的教育过于关注已经存在的知识,而忽略开发人的发现新知的潜能。
西方中小学教育中更加注重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感知能力,对知识反而关注较少。这是我们教育需要学习的地方。
所以,我国目前的改革方向是对的,正是向这个思路走的。
现在对大学生来加管理只是个开始。对中小学生减负、不要过度关注知识,以免抑制了人的天生的想象与探索力,也只是刚开始。
中小学是培养人的好奇心与想象能力,大学才是严谨求证的阶段。所以中小学可以宽松,但大学必须 严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