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婚礼,有哪些绘画作品表现的是爱情婚姻的意义?
第一次听说夏加尔是在1999年的英国爱情电影《诺丁山》中,女主在男主的家里发现了夏加尔的一幅名画复制品《 La mariee (新娘) 》然后有了下面这段经典对话
哪一款裙子是你心中的绝世好美?
比起穿上就艳惊四座、收获全场目光的华丽裙子,对一位步入中年的熟女来说,更“绝”的选择是能陪伴我们经历生活中每一个重要时刻,彼此交换底气与爱慕的裙子。
穿上它,我们可以自信地见任何人,去任何地方,经历任何故事,成就我们的每一个高光时刻。
更重要的是,它们的美可以跨越光阴的界限,不追随潮流,在岁月的沉淀下反而愈发动人,在几年或几十年后穿着,也依然会再次为它心动。
1、墨绿色真丝丝绒裙
我穿过真丝、穿过丝绒,却从未穿过以100%重磅真丝为基底的丝绒裙,它格外亲肤柔软,时刻泛出高级大气、暗哑流动的复古光泽,那种光泽是360度存在的一种氛围与韵味,清雅、贵气、文艺、古典,与普通丝绒截然不同。
早在16世纪,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就穿着丝绒制成的华服,丝绒面料本身的垂坠感和暗哑光泽带给穿着者额外奢侈感,当它和纱质拼接,就像一个美人遇见另一个美人,惺惺相惜,相见恨晚。
2、深灰色两穿风衣连衣裙
如果走在街上,远处走来穿这件深灰衬衫连衣裙的女士,我肯定自己会顿时眼睛发光,克制不住对她的凝视与欣赏,因为她就是我们从年少时就憧憬想要成为的样子——成为优雅的淑女。
3、灰紫色小西装领连衣裙
“穿着讲究,就是对自己的温柔”。在这件小西装领连衣裙身上,灰紫色率先奠定下文雅知性的基因,同时也亲切平和,姿态舒展,办公室每个皮肤色度的姑娘穿上都脸色为之明亮了一到两个度。
不管怎样的身材穿上它似乎即刻身姿优美,并不来自于过份强调身体线条,只使用挺拔的立体裁剪使得人与衣服产生空间关系,在肩膀、袖笼和腰部轮廓线条都做得很精准,穿着者在漫步中产生裙摆和情绪律动,营造出一种“new look”的古典氛围。
4、镂空提花丝绒小黑裙
黑丝绒如夜幕般柔滑,古典深邃,天生具备一种美的张力感。尤其这一块黑色烧花丝绒,在莹润的绒面之上同时自带许许多多字母“T”的镂空提花图型,面料反面覆盖一层薄纱,确保这份美不会走光。它们纯真又梦幻,复古又轻盈。
复古褶裥立领设计,如同一朵含苞的玉兰,它的姿态是朝着天空骄傲上扬的,精气神焕然一新。
5、深灰色人字纹蝴蝶结伞裙
在某种意义上,是迪奥的New Look风格裙装真正结束了二战,当呆板沉闷的女性线条被复苏了,美好的生活才会再次启动。
这条很New Look风格的深灰色秋冬连衣裙,肩部修身而优美,伞裙裙摆略华美却不膨胀,因为深灰色质感,由华美渐渐流转为书卷香气,整身洋溢出一种微妙优美的“花冠线条”。
6、针织条纹高领羊毛连衣裙
那些点状与条纹交织的明黄与湛蓝,如同一曲天籁,美妙难忘,竖条针织纹理站立纤瘦,行走自由动人,穿着者就像是一位在时光中轻盈穿梭的优雅女士。每一根条纹纹理都在工艺上对齐了,手臂和肩膀显得清秀,透露出迷人的内在风情。
7、多穿法高弹力羊毛小黑裙
这件黑色针织连衣裙它借鉴了小礼服元素和气息,利用双层衣领设计和针织材质的高弹力,营造出楚楚动人的身体线条,以及支持多穿法的领部设计。
你可以决定今天的自己是穿矜持的一字领,还是将单肩或双肩轻轻拉下去参加年会或者重要聚会,或者去和心上人尽情约会——放心,因为双层设计和高弹力,不管你拉到哪个位置,它都稳定在那里,不会左右游移。
8、法式波点复古百褶长裙
多年前我在法国买的一条白色波点连衣裙,很小众的设计师品牌,偏偏出乎意料好穿,我在伦敦街头搭配过卡其色风衣,在米兰搭配三层珍珠项链去参加展会,各个场合与情景都份外融入,不断有朋友问我在哪里买的漂亮裙子。
我非常非常钟爱这件波点连衣裙,它们行云流水般的裙身荡漾感就像拥有着生命似的,浑身散发出一种去除了甜腻味的清新复古与优雅,就像我们想要成为的那种模样。
9、真丝印花裹身裙
就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那般风情万种的真丝印花裹身连衣裙,当她穿越广场,一路散发出令世界都感到不安的女神之美。从1974年第一条意大利本土出品的裹身裙开始,这条裙子就成为女人味的象征。高级的真丝裹身裙就具备这种魔法,任何不完美身材穿上都轻易能够显瘦、显高挑、显优雅、显华美。
10、新中式改良旗袍裙
瓷白色改良版旗袍裙,骨感的轮廓以及合适长度,减弱了旗袍本身风情感,被塑造出格外年轻舒展的气质。穿着者如玉树临风般潇洒骏逸,周身像是蒙上了一层薄雾,意境清淡,穿上就感受到面料带来的体贴弹力,舒服自在,轻松得意,仿佛自己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
11、复古小立领小黑裙
Gentlewoman的都市风格,都蕴藏在这条小黑裙里了,既潇洒率性有进取心,又散发文雅知性——领口、垫肩、腰线、下摆都设计得非常精妙,将穿着者的肩颈线条和全身比例都进行了微妙优化,塑造出干练优雅的女性线条和气质。采用了小立领与V领结合,确保不会走光同时注重修饰脖颈和脸部线条,也可加入各种小丝巾和项链塑造风情。
葡萄牙国王佩德罗一世为何要立一具骷髅为王后?
去年到葡萄牙自驾游,参观了建于12世纪的阿尔克巴萨修道院,恰好阅读到了这个凄美得有些毛骨悚然的故事,还看了国王和王后的墓,所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史称佩德罗一世还是王子时,其父阿方索四世就命他娶卡斯蒂利贵族之女康丝坦萨为妻。但是佩德罗并不爱这个刚刚娶进家门的康丝坦萨,却与王妃的陪嫁女伊内斯一见钟情。从血缘上说,伊内斯是另一位卡斯蒂利有权有势贵族的私生女,与康丝坦萨是堂姐妹关系。
佩德罗王子和伊内斯先是在王妃的眼皮子底下偷情,后来干脆在外置屋同居,并生下了4个孩子。成天与伊内斯厮混在一起的佩德罗王子,自然冷落了正室王妃。这令阿方索四世勃然大怒。因为佩德罗王子是长子,又是王位继承人。
国王数次大骂王子,想让他有所收敛,但毫无效果。王妃因此而郁郁寡欢,在为王子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就病死了。此时王妃的两位哥哥,以及伊内斯的家人,都对佩德罗王子极为不满,双方经常在宫廷内发生争吵。
佩德罗王子在不知收敛的同时,还宣称卡斯蒂利公国为自己所有。这令阿方索四世忍无可忍,决定处死伊内斯。国王派佩德罗王子出门打仗。趁王子不在家的时候,1355年1月7日,国王命大臣杀死了伊内斯。
出征归来的佩德罗王子,见心爱的人被父王害死,急怒攻心,不惜向阿方索四世宣战。这便是葡萄牙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父子大战。这场父子大战打了两年,双方互有胜负,死伤无数,都不能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对方。
但总体上来说,佩德罗王子占优,最后将阿方索四世围在波尔图。眼看阿方索四世将被自己的儿子打败,这时,王后和有影响力的大臣都站出来劝和。打了几年,大约佩德罗王子也打厌了,何况毕竟是自己的父亲,于是二人握手言和。
俩人和好后不久,阿方索四世就把王位让给了佩德罗,即佩德罗一世。再不久,阿方索四世因病故去。佩德罗一世即位后,很快下令立死去两年的伊内斯为王后,并为他举行了加冕礼。传说加冕礼上,他让大臣和贵妇们,必须亲吻伊内斯的白骨手指。
然后,他将伊内斯的石棺,迁入皇家阿尔克巴萨修道院内教堂。他还杀死了领命前往处死伊内斯的大臣,用他们的心脏祭奠伊内斯,把他们的石像压在伊内斯的石棺底下。生前,佩德罗一世就在伊内斯石棺的对面,为自己留下了墓地。
他下令在自己死后,与伊内斯脚对脚而葬,为的是世界末日过后,俩人复活时坐起来的第一眼就能看见对方。现在,他们俩人雕刻精美的石棺,依然相对摆放在阿尔克巴萨修道院高耸空旷的穹顶下,皇家陵院的一角。
凯特王妃生了三个孩子?
到目前为止,剑桥公爵夫人凯特已经生了两儿一女共三个孩子,正式成为五口之家。
有三个5岁以下的孩子意味着妈妈的世界会变得非常忙碌,单靠自己的力量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通常,养育这么多孩子几乎需要一个团队来协作。
那么,凯特王妃有多少个保姆呢?
只有一个。
这位全英国最受欢迎的保姆名叫玛丽娅·博拉罗(Maria Borrallo)。她在2014年乔治王子8个月大的时候来到肯辛顿宫,帮凯特王妃照顾孩子。从此,凯特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但保姆还是那一个,而且是唯一的一个。
当最小的路易王子出生时,全英翘首以盼新保姆的到来。但是,很快《名利场》杂志报道了他们收到皇家消息来源的证实,肯辛顿宫“没有计划”为新生男婴雇用额外的工作人员。也就是说,作为专职保姆,玛丽娅的能力强大到可以同时照顾三个孩子。
从外表上看,玛丽娅绝对是个其貌不扬的女人。她年过40,身材高瘦,衣着也不甚讲究,从媒体偶尔曝光的照片看,经常穿着传统的保姆制服。虽然出生在西班牙,但在英国生活了20多年。
但是,以貌取人容易失之桑榆。作为诺兰学院毕业的高材生,玛丽娅除了学习专业的护理课程,具备诸多日常技能外,还接受过武术、反恐技术和逃避狗仔队的专门训练,会包括法语和西班牙语在内的六种语言,是万能型保姆。
她的第一次公开亮相,就是陪同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子,带着乔治宝宝一起访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随后,她开始频繁陪着几位小王子和小公主出现在王室的各个重要场合。女王每年的圣诞午餐、尤金妮公主的婚礼等,都有过她哄孩子的照片。
当凯特王妃出席公务时,玛丽亚会安排所有孩子在上学或上托儿所之前,按时起床、洗漱、穿衣服和吃早餐。在孩子们的空闲时间,玛丽娅会陪他们做拼图和游戏,并且限制他们玩智能设备电子产品的时间。在饮食方面,玛丽娅会每隔几天就引入新的食物口味来防止孩子挑食。晚上7点以后,小王子和小公主都必须准时上床睡觉。
玛丽娅在肯辛顿宫被视为家庭成员,而不是单纯的工作人员。澳洲新闻杂志报道称,她和凯特王妃关系密切。玛丽娅在肯辛顿宫有自己独立的区域,包括卧室、卫生间、厨房和休息室。
凯特的私人秘书(左)和保姆玛丽娅
虽然威廉王子的保姆不是诺兰学院毕业,但是王室成员,包括安妮公主都曾聘请过这所学校的保姆。可以说,从诺兰学院毕业的保姆是全英最受欢迎的。这所位于巴斯的三年制大学,以为潜在的护理人员提供的卓越培训标准而闻名于世。学校已有超过125年的历史,教导学生缝纫、烹饪和更换尿布,并提供自卫和急救等课程,每年学费12000英镑(相当于人民币。
完美的保姆代价昂贵,基本只有富豪之家或王室才雇佣得起。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诺兰保姆的起薪是26000英镑一年,第二年增长至3万英镑一年。
但是这只是个基本的数额,诺兰学院官网列出的伦敦地区的保姆薪资水平为36000英镑到65000英镑一年,视服务和资历而定。如果是海外服务,则薪水为45000英镑到8万英镑一年。玛丽娅的服务年限已经超过20年,她的薪资水平可想而知。
中国史上唯一的日本王妃是谁?
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期间,为了实现全面控制伪满政权的目的,除了动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手段外,还破天荒的采取和亲政策,将贵族女子嵯峨浩嫁给伪满准皇储溥杰为妻。那么,作为中国史上唯一的日本王妃,嵯峨浩究竟有怎样跌宕起伏的人生?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01 异国婚姻
嵯峨浩,婚后更名为爱新觉罗·浩,1914年生于东京,祖父嵯峨公藤、父亲嵯峨实胜都是侯爵,属于地位仅次于皇族的阶层-华族。作为家中的长女,嵯峨浩自幼便被父母寄予厚望,并能享受极为优质的教育,最终毕业于女子学习院高等科。在名师的教导下,嵯峨浩不仅娴熟各种礼仪,并且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眼界远比同龄女孩宽阔。
年轻时的嵯峨浩
二战结束前,日本华族跟皇族联姻的现象非常普遍,而按照嵯峨实胜夫妇的设想,相貌娇美、性格柔顺、谈吐文雅、举止端庄的女儿在成年后,自然要以嫁入皇族为首选,即使不能如愿,也要跟同阶层的权贵子弟联姻。但让嵯峨家万万没想到的是,嵯峨浩最终下嫁的,竟然是伪满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
其实,包括嵯峨浩本人在内,整个家族并未将异国婚姻列入计划当中,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完全是慑于军部的压力。原来,在二战前那段异常疯狂的时代,军部几乎控制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连贵族间的婚姻也成为他们控制、利用的对象,但凡有反抗者几乎没有好果子吃。嵯峨家族鉴于时局,只能屈从军部的压力,让嵯峨浩远渡重洋,嫁给异国的皇子。
嵯峨浩与溥杰的结婚照
然而,对于这段异国婚姻,溥仪兄弟同样充满抵触心理。为了阻止日本军部的计划,溥仪曾把前清奉天将军完颜崇厚的孙女完颜童记(后改名为王敏彤)召至长春,准备让她嫁给溥杰为妻。但是,面对日本方面的强硬态度,溥仪最终还是选择服软。随后,嵯峨浩跟在日本留学的溥杰举行婚礼,时在1937年4月。半年后,溥杰携新婚妻子前往长春,而这也是嵯峨浩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国土。
02 琴瑟和鸣
日本军部之所以让嵯峨浩嫁给溥杰,最重要的目的无非有两点:一,鉴于溥仪不能生育、溥杰身为准皇储的现实,要求嵯峨浩早日生下具有日本血统的伪满下一代皇位继承人,以增进“日满亲善”;二,期望嵯峨浩尽最大可能来进行洗脑教育,从而软化、消除溥杰的反日情绪,最终实现让爱新觉罗家族心甘情愿配合日本殖民统治的意图。
溥杰与嵯峨浩家族合影
正所谓“机关算尽终成空”,日本军部的计划虽然看上去很完美,但让他们绝对没想到的是,嵯峨浩在婚后没多久,竟然选择了“叛变”。最终,嵯峨浩非但没有生下带有日本血统的儿子,并且被溥杰成功地“反洗脑”,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中国人。对于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局面,日本军部大为光火,但鉴于嵯峨浩的尊贵身份,却也拿她毫无办法。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尴尬局面,可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因为,作为日本传统女性,嵯峨浩自幼便被灌输要恪守本分、惟夫命是从的思想,自然要无条件顺从溥杰的意愿,而非反其道而行之。除此之外,溥杰出身皇族、温文尔雅,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化修养,并且对妻子异常怜爱,没有因为被迫结婚而对她有所嫌弃、憎恶,这不能不让嵯峨浩由感动而生真爱。
溥杰、嵯峨浩与大女儿慧生
就这样,在婚后不久,嵯峨浩便全心全意地追随溥杰,以中国媳妇自居,对日本军部的指令根本不放在心上。与此同时,由于嵯峨浩和溥杰都出身高贵、多才多艺,有很多共同语言,加之两个女儿慧生、嫮生的相继降生,无形中更增加夫妻双方的幸福感。总之,嵯峨浩、溥杰婚后抛却国籍和政治上的偏见,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成为一对令世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03 破镜重圆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仅仅过了8年幸福生活的嵯峨浩,便亲眼见证伪满洲国的覆灭,而她也备尝夫妻分散多年的痛苦。1945年8月,苏联在“八月风暴”行动中迅速攻占中国东北三省,嵯峨浩跟随溥杰自长春撤至通化大栗子沟,并在此跟丈夫各奔前程。此后,嵯峨浩带着两个女儿辗转多地,于1947年回到日本居住,而溥杰则在沈阳被苏军抓获,随后送往伯力、抚顺等地监禁。
嵯峨浩的清宫装束
在此后16年时间里,嵯峨浩与溥杰分隔两地,始终无缘见上一面。二战结束后,沦为废墟的日本百废待兴,民众生活极为艰苦,嵯峨浩虽然不至于挨饿,但生活状况亦大不如前,这不免让她心生忧郁。雪上加霜的是,长女慧生爱上日本青年大久保,但因为遭到母亲的反对,最终在1957年选择跟恋人双双殉情自杀,此一变故更是给嵯峨浩带来沉重的心理打击。
1960年11月底,溥杰获第二批特赦出狱,而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嵯峨浩得以在次年返回中国跟丈夫相聚。就在这一年,嵯峨浩正式申请并加入中国国籍,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中国公民。此后25年间,嵯峨浩与溥杰相濡以沫,始终生活在一起,直到死神将他们最终分开。在此期间,嵯峨浩默认次女嫮生跟日本青年福永健治的婚姻,这也算是她在痛失长女后,不得已做出的妥协。
晚年的嵯峨浩与溥杰
1987年6月20日,嵯峨浩因为肾病在北京友谊医院去世,终年73岁。嵯峨浩临终前,希望将自己的骨灰分成两半,其中一半撒在日本以陪伴长女慧生,另一半则撒在中国陪伴丈夫。嵯峨浩去世后,溥杰悲痛万分地说道:“我夫人是因政治婚姻而来,却未给关东军做过任何事,她爱我一生,爱中国一世,真心真诚,令我永生难忘。”7年后,87岁的溥杰因病去世,追随爱妻于九泉之下。
参考书目
嵯峨浩:《流浪的王妃》,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嵯峨浩:《食在宫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溥杰:《溥杰自传》,北京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
船木繁:《末代皇弟溥杰传》,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