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森林法则(黑暗森林法则在现实宇宙中成为可能的几率有多大)

伏羲号

保守自己的秘密,灭杀可能成长为敌人的一切文明,没有前途的文明则殖民之。

黑暗森林法则(黑暗森林法则在现实宇宙中成为可能的几率有多大)

能生存下来的文明都会有这个法则,只有文明发展到一定水平,有能力隐藏自己或者在宇宙中转移自己了,才有和其他同层次文明对话的可能。也才能和其他文明斗智斗勇,不断发展自己。必须怀着人性本恶的原则看待一切非地球文明。

所以黑暗森林法则在现实中可能极大,接近100%吧。

其实黑暗森林来源于这么一个设定: 从来没有科幻小说在光速不能被超越的前提下(可以达到光速,但不能超越,无论信号、探测器,还是飞船),描写两个行星文明(其中之一是地球)在互相已知的情况下,互相交流、发展、斗争,乃至战争。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要交流,两个文明不能离得太远,哪怕三体人有智子这种作弊器,但总不至于一开始就用智子,最初的沟通还是不能超过光速的限制的。

所以大刘只能把对手安排在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了,其实也是没办法: 首先,开始和外星人交流的应该是个人或小群体(如果是以国家或大机构开始与外星人交流,就完全是另一个故事了,国家或大机构的反应速度必然是缓慢的,作出的反应也应该是以稳妥为主),然后整体交流时间应该在个体或小群体的单独个体的寿命范围之内,以个体而言,从其拥有足够的知识、技能,在相应机构得到足够的权限(个人或小群体不大可能在未知的情况下拥有向系外发送信号的实力),至少也是三十岁了,然后到其知识老化、技能衰退,声望和权限的逐渐减弱,再考虑到个人发展和可能的政治变化,也就是二十到四十年。按交流两问两答来算,对方目标必须在10光年以内。

10光年对于文明来说是个挺远的距离,而对于宇宙来说,实在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尺度,在这么小的尺度之内居然有两个文明,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 宇宙里满是文明。

在这种结论之下,实际上黑暗森林理论是可以很容易得出的。毕竟在人类历史上也曾经有过丛林法则阶段,而且那时候还是互相已知。所以很难想象只有罗辑一个人用了两百年才构思出这一理论。

作为一名三体迷,我并不认为真正读懂《三体》的人会“坚信黑暗森林法则是宇宙的真理”。如果有人那么说,要么是他没有读懂《三体》,要么是他存心黑三体、黑黑森法则。

好吧,认认真真回答一次关于黑森法则是否成立的问题。

1.黑暗森林法则在书中有适用范围,并非全宇宙通行

《三体》系列共有三部,黑暗森林法则是在第二部提出来的,产生的背景是地球人类和三体人的对峙。黑暗森林法则的成立是有一定条件的,处在同一座“黑暗森林”里的文明,发达程度是相近的,例如地球和三体,彼此间的差距可以通过技术爆炸解决,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这座森林里的猎手们都要小心翼翼,首要目的是不暴露自己。

到了第三部,快结束的时候,通过关一帆告诉程心的那些宇宙图景,我们知道黑森状态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

“黑暗森林状态对于我们是生存的全部,对于宇宙却只是一件小事。如果宇宙是一个大战场——事实上它就是——在阵地间,狙击手们射杀对方不慎暴露的人,比如通信兵,或伙头军什么的,这就是黑暗森林状态;对于战争来说它是一件小事,而真正的星际战争,你们还没见过。”

真正的星际战争,是“技术上拥有几乎无限能力”的神级文明所参与的战争。我们知道,黑暗森林法则成立的一个前提是技术爆炸,而对于这种神级文明来说,这个前提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那么黑森法则对他们也就不成立了。他们要不要发动和参与战争,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战争,完全可以主动考虑,而不必像黑暗森林里的那些狙击手式文明,必须死守“隐藏好自己”和“开冷枪”的准则。

比如说,像归零者那样的大神,全宇宙广播号召大家交出小宇宙,哪里有一点黑暗森林隐藏自己的感觉?那是因为人家归零者很牛,你对他发冷枪犹如蚍蜉撼大树,人家才不在乎呢。(关于归零者的分析,可以参见我回答过的《<三体>中的归零者重建高维宇宙就要毁灭现存文明,难道他们也要把自己一同毁灭吗?》。)

但对于地球和三体这样的小虾米文明来说,黑暗森林法则就是生存的全部了。而《三体》主要故事就是这两个小虾米文明的PK,不讲黑森讲什么?

建议说黑暗森林法则自相矛盾的人,回去仔细看看第三部《死神永生》最后部分关一帆和程心乘坐“亨特”号前往灰星探查时,在飞船上的对话。看书要认真,没看完就喷,并不是好的阅读习惯。

2.黑暗森林法则和现实的联系:费米悖论的解释之一,无法被证伪

黑暗森林法则提出的依据,是费米悖论。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米有一次跟人讨论外星人和飞碟问题时,忽然冒出来的一个问题:他们都在哪里呢?

如果真有外星人,他们都在哪里呢?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我们一直没有发现他们,他们也没有发现我们?

这么说可能你还不大明白这个问题的重要。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去搜索一下网络上流传了很久的那篇“用通俗易懂的话给你解释一下‘费米悖论’”,这里我尝试简单解释一下:

浩大的宇宙,只存在地球一个有生命的星球,是很不合理的。

因为,根据各种靠谱的计算和推算,宇宙中类似地球那样符合生命发展的条件的行星,保守估计,数量比地球上的沙子还多(大概1粒沙子就对应100颗“地球”)。再考虑这些星球的年龄,假设它们当中也有类似地球这样的发展历程,理论上会孕育出高等智能文明,哪怕只有1%的星球做到了,那么照理在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就应该有100万亿个这样的文明!哪怕局限在银河系,取最保守的估算,也应该至少有10万个这样的文明!

这么多的文明,总不能一个都不露出踪迹?更何况我们好客的地球人一直在举全球之力努力搜寻地外文明,总不可能一点痕迹都搜不到?要知道,我们的地球现在是46亿岁,文明已经到了冲出大气层的水平,照这个时间线推算,那些比我们年长的星球当中,文明发展到可以自由在宇宙中翱翔的,数量也是相当的可观,这样的宇宙,怎么可能如此安静,一点人气都没有?

但事实就是,我们眼中的宇宙无比安静,无比沉默。偌大的宇宙,真的仿佛只有地球孤零零地发展出了智能文明。

怎么可能这样?说不通!那些无论怎么推理都不可能不存在的(而且数量众多的)外星文明,为什么一点踪迹都不显露?

这就是让人“细思极恐”的费米悖论。

费米悖论有很多种解释,比如地球就是宇宙唯一,比如别的文明都落后到没法进行星际通信,比如其实有大神文明,我们没本事看见他们,反而是被他们当作研究对象在观察,甚至比如其实已经发现外星人了,被地球政府封锁了消息,等等等等……当然,谁也不能说服谁。而黑暗森林法则,就是其中一种解释。

你当然无法证实黑暗森林法则。但是想想,你有办法证伪它吗?同样没办法。

相信黑暗森林法则的人,无法证明它有科学依据,但同时,反对者也无法证明它没有科学依据。

3.如何理解科学、科普、科幻、硬科幻

我想说明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所谓科学,我没法说出准确定义,但我知道科学的一些特征,包括解决的问题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包括科学结论必须经过严格的可重复、可检验的实验。有一点可以明确:能够被证伪的东西,一定不是科学。——黑森法则是一种假想,现在没法证明,不能说是科学,但也没法证伪,所以也不能说不是科学。

科普,对科学知识的普及。既然是普及,就难免去繁就简,可能会牺牲一定的科学严密性。为了补偿,就一定要确保所传递的是经过检验被证明是科学的知识。——尚处于假想状态的理论,不是科普的内容,但可以介绍为假说,比如关于费米悖论的解释。

科幻,科学幻想。既然是幻想,就允许天马行空,要想象出现行科学理论尚未证明或尚未提出假说的理论,然后以这些理论为基础设计故事。所以科幻和科普的一大区别,就是科幻说的是未来的科学,科普说的是现在的科学。有的人用现在的科学来抨击科幻小说的理论,我觉得他是分不清科普和科幻的区别。——黑森法则未被现在的科学证明,当然不是科普内容,所以只是出现在科幻作品中。

当然,未来的科学幻想必须有足够的合理性,否则就不是科幻而是玄幻了。怎样才叫合理呢?我觉得,只要所提出的理论不与现在的科学理论冲突,同时现在的科学又无法证伪的,就是合理。比如宇宙打仗了,你的无敌主人公坐上超光速战舰瞬移到宇宙另一端,这就与现在的理论冲突(不可能有超光速这回事)。但你如果说你的主人公利用虫洞穿梭机瞬间移到三光年之外,那就没问题,反正现在谁也证明不了虫洞不存在(虽然无法证实,但也不能证伪)。

科幻又分硬科幻和软科幻。软科幻,我的理解就是未来的科学理论只是故事背景,具体这些理论怎么成立的,也不用交代(只要像上文说的那样,不和现在的理论冲突,不能被证伪,就是合理的)。而硬科幻,会很仔细地说明未来的理论是如何成立的,这个证明过程一环扣一环,符合科学逻辑。虽然你不能证明是对的(因为前提就是无法证明的),但只要你假设那个前提是对的,那根据这些严密的推理,你就得接受最后的结论是对的。

《三体》系列,就是公认的硬科幻作品。所以,书中的科学理论设定有多大说服力,就不用多说了。像“黑暗森林法则”这样的理论,是高度逻辑自洽的(参见我之前回答的《请问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怎么推理呢?简单的,再说一下猜疑链和技术爆炸?》),你可以质疑它在真实的宇宙中不存在,但只要你假设它是存在的,那么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上,书中的一切后续故事发展都是合情合理,无懈可击的。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查看除了问答之外的其他文章和视频。

歌者文明高于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基本上属于亚神级文明。但即便歌者文明无比强大,但仍有自己的敌人。一群号称“边缘世界”的文明和歌者文明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歌者文明为了自身存亡,决定把自己所接触到的全乎宇宙和文明二维化,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敌人文明消亡。而歌者文明自身由于是数据化的个体,所以即便是在二维世界,他们一样可以存活下来。

当歌者文明发现三体文明和地球文明之后,它们毫无疑问的想要把这两个文明也二维化,对这两个文明进行清空。而清空最简单的方式无疑就是进行二维化,这也是最彻底的方式。通过炸毁恒星或者行星并不能够保证整个文明消亡,所以,歌者文明随时掷了一枚二向箔试图毁灭地球文明。

越是高级的文明,毁灭能力越强。歌者文明虽然厉害,但说不定还有比歌者文明更为厉害的超神级文明,这些文明可以瞬间创造一个宇宙也可以瞬间毁灭一个宇宙。

谢邀。

这个问题在书中已经由罗辑本人亲自对大史进行了解释。

1.首先,黑暗森林法则毕竟是一个太过超出于一般人想象的“可怕”的法则(参见我之前回答的《<三体>为什么逻辑沉睡的一百多年里,没有人突破黑暗森林法则?》),罗辑在悟到的那一瞬,也是浑身发抖,根本无法抬头看一眼星空。罗辑站在冰面上,牙齿在寒冷中格格地碰撞着,这寒冷似乎不是来自湖水和寒风,而是从外太空直接透射而来。罗辑没有抬头,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星空在自己的眼里已经是另一个样子,他不敢再抬头看了。和雷迪亚兹害怕太阳一样,罗辑从此患上了严重的星空恐惧症。

这么“可怕”的理论,谨慎如罗辑,当然要想办法确认才行。后来罗辑对大史就是这么说的:

“事情太诡异,当时我没能确定,必须先证实一下,反正时间还多。其实真正的原因在内心深处。我真的没有那个精神力量,我想别人也不会有。”

那时三体舰队仅仅航行了0.22光年,距离地球还有4光年那么远,也就是理论上还有400年的时间才能来到,所以罗辑不急于马上跟三体摊牌。万一他错了怎么办?万一三体也对他来个“主不在乎”怎么办?他还能秘密地去想第二条路吗?不可能了。

必须一击即中,所以必须确保这个理论的正确。罗辑于是做了一个发射“咒语”的试验。在他的设想中,选择50光年之外的一颗恒星为目标,最快的话100年左右就可以得到结果了。那时三体舰队仍然在路上,人类应该有时间有能力根据黑暗森林法则进行威慑阻止。

但是实际情况没有罗辑设想的那么如意。一直到差不多200年之后,被选中的187J3X1恒星迎来黑森打击的消息才被证实,这时已经错过对三体威慑的机会了。

2.预料中的试验结果姗姗来迟,虽然结果证实了罗辑猜想的黑暗森林法则的正确性,但是在技术层面上,已经被三体人占领了先机,失去了用常规手段对三体人进行威慑的可能性。

罗辑发射咒语后进入冬眠,185年后醒来,“咒语”仍未生效,他自己一度怀疑黑暗森林法则的正确性,这时当然更加谈不上对三体直接威慑。

相反,三体世界势头旺盛。末日战役发生了,三体人派出的“水滴”全歼地球太空舰队。之后又发生了黑暗战役,遥远太空的几艘人类战舰互相火拼。两件都是直接摧毁人类信心和意志的大事件,而黑暗战役对罗辑来说更有一重意义,就是使他确信了黑暗森林法则的成立。

只是已经太晚。这时水滴正飞向地球,虽然罗辑在形式上还是努力了一把,和大史一起去见了市长,但实际上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水滴飞过来,封死了太阳。

水滴向太阳不间断地发出了强烈电磁波,波的强度超过了太阳的放大阈值,频率则覆盖了能够被太阳放大的所有波段……从此以后,人类不可能通过太阳这个超级天线向宇宙中发送任何信息了。

这种情形,就像现在的地震预警。当确信地震要发生时,往往只有几秒十几秒的“提前”预警时间,实际上相当于无法采取任何措施。

这一天对罗辑来说是收获丰厚的,水滴封死太阳前,他从黑暗战役的事实中领悟到黑森法则的正确;水滴封死太阳后,他的咒语试验又被证明成功了。一天之内,他从两个渠道确认了自己所悟出的理论的正确性,确认了阻止三体进攻的唯一有效方法。但水滴先一步封死太阳,这个理论上的方法也就永远局限于理论了。

时也命也。所以罗辑对大史说,希望已经不存在,人类已经无人能救。

3.人类自身的苛求和猜疑特性,决定了对三体直接进行威慑是一件难以操作的事。

在黑森理论得到确认时,人类所知道的唯一的威慑手段,就是叶文洁用过的方法:利用太阳作为中转器放大功率,向宇宙发送相关目标的位置。这样,就能引来黑暗森林中潜伏的“猎人”消灭这个被暴露了位置的目标。

三体派水滴封死太阳,人类就无法用这个方法实现威慑了。

表面上是时间慢了一步,但细究起来,即使没有水滴的抢占先机,人类也是大概率无法用这个方法实现威慑的。

原因就在于人性的局限。三体世界和太阳系距离太近,公布三体坐标时,势必也会暴露太阳系的位置。时间早晚而已,最多是三体先招致打击,但最终太阳系也难逃厄运。所以,威慑战略就是同归于尽的战略,这是人性所不能接受的。

罗辑和大史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大概就是这样:

罗辑:你想想,如果太阳没有被封死,我对三体世界威胁要发出针对它的咒语,会怎么样?大史:你会像雷迪亚兹那样被人群用石头砸死,然后世界会立法绝对禁止别人再有这方面的考虑。罗辑:说得对。因为太阳系与三体世界的相对距离和在银河系中的大致方向已经公布,暴露三体世界的位置几乎就等于暴露太阳系的位置,这也是同归于尽的战略。也许确实晚了一步,但这是人类不可能迈出的一步。

也就是说,不管水滴有没有提前封死太阳,罗辑都是无法用这个传统方法对三体进行威慑的。题主说他是面壁者有不解释的权利,但是仔细看书就会发现,在面壁计划后期,面壁者的权利已经受到了很大限制,面壁者必须要有能够说服行星委员会的理由,才能调用资源实施计划。罗辑发射咒语的计划之所以不用解释就通过了,主要是因为不占用资源。如果他绕过这一步直接威慑三体,首先人类社会就不允许他这么做,而他也没办法自行操作,因为他没有发射设备。如果他偷偷做,也会被发现,被质疑,被要求解释。

总之,建立威慑是很困难的事,一不小心就会打草惊蛇,功亏一篑。这被惊的“蛇”,还不仅仅是三体世界,也包括人类社会。

所以,书里的罗辑最后也是靠着负责雪地工程的便利,另辟蹊径在常规方法之外偷偷摸摸围绕太阳安置好了摇篮系统,才敢把整个计划公开。公开时他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宣布威慑的:

罗辑离开墓碑,站到他为自己挖掘的墓穴旁,将手枪顶到自己的心脏位置,说:“现在,我将让自己的心脏停止跳动,与此同时我也将成为两个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罪犯。对于所犯下的罪行,我对两个文明表示深深的歉意,但不会忏悔,因为这是唯一的选择。”

罗辑只要一开枪,威慑就启动了。这时无论是三体还是人类,都已经无法阻止他,两个世界都只能接受同归于尽的事实。这是一场豪赌,幸运的是罗辑赌赢了,三体接受了威慑,人类暂时松一口气,罗辑也就暂时成为了“救世主”。

这是怎样艰苦卓绝的心路历程啊!孤胆筹谋,绝地逢生,再次向罗辑致敬!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