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net,作为一个初学者该学习哪个深度学习框架

伏羲号

tfnet,作为一个初学者该学习哪个深度学习框架?

BEEVA Labs 数据分析师 Ricardo Guerrero Gomez-Ol 之前曾在 Medium 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盘点了目前最流行的深度学习框架。为什么要做这一个盘点呢?他写道:「我常听到人们谈论深度学习——我该从哪里开始呢?TensorFlow 是现在最流行的吧?我听说 Caffe 很常用,但会不会太难了?在 BEEVA Labs,我们常常需要应对许多不同的深度学习库,所以我希望能够将我们的发现和感想分享出来,帮助那些刚刚进入深度学习这一美丽世界的人。」

tfnet,作为一个初学者该学习哪个深度学习框架

TensorFlow

链接:https://www.tensorflow.org/

对于那些听说过深度学习但还没有太过专门深入的人来说,TensorFlow 是他们最喜欢的深度学习框架,但在这里我要澄清一些事实。

在 TensorFlow 的官网上,它被定义为「一个用于机器智能的开源软件库」,但我觉得应该这么定义:TensorFlow 是一个使用数据流图(data flow graphs)进行数值计算的开源软件库。在这里,他们没有将 TensorFlow 包含在「深度学习框架」范围内,而是和 Theano 一起被包含在「图编译器(graph compilers)」类别中。

在结束了 Udacity 的 Deep Learning 课程(https://www.udacity.com/course/deep-learning--ud730)之后,我的感觉是 TensorFlow 是一个非常好的框架,但是却非常低层。使用 TensorFlow 需要编写大量的代码,你必须一遍又一遍地重新发明轮子。而且我并不是唯一一个这么想的人。Andrej Karpathy 在 Twitter 上就多次吐过槽:

推文:我希望 TensorFlow 能标准化我们的代码,但它是低层面的,所以我们在其上面的层上分道扬镳了:Slim、PrettyTensor、Keras、TFLearn ...

比如:我们在 OpenAI 使用 TensorFlow,但我们似乎都更喜欢其它框架,我们有些人还写自定义代码。叹

几个月前,我去参加了「Google Experts Summit: TensorFlow, Machine Learning for everyone, with Sergio Guadarrama」。Sergio 是开发 TensorFlow 的一位工程师,但他在会上没有展示 TensorFlow,而是展示了一个在 TensorFlow 上工作的更高层的库 tf.contrib:https://www.tensorflow.org/tutorials/tflearn/。我的看法是:他们内部已经意识到如果要让更多人使用 TensorFlow,他们就需要以更高的抽象水平在其上创建一些层,从而简化 TensorFlow 的使用。

TensorFlow 支持 Python 和 C++,也允许在 CPU 和 GPU 上的计算分布,甚至支持使用 gRPC 进行水平扩展。

总结:TensorFlow 非常好,但你必须了解它好在哪里。如果你不想什么事都自己手动去做和重新发明轮子,你可以使用更简单的库(安利一下 Keras)。

Theano

链接:http://deeplearning.net/software/theano/

Theano 是最老牌和最稳定的库之一。据我所知,深度学习库的开端不是 Caffe 就是 Theano。

和 TensorFlow 类似,Theano 是一个比较低层的库。也因此它并不适合深度学习,而更适合数值计算优化。它支持自动的函数梯度计算,带有 Python 接口并集成了 Numpy,这使得它从一开始就成为了通用深度学习领域最常使用的库之一。

今天,Theano 依然效果良好,但由于它不支持多 GPU 和水平扩展,在 TensorFlow 的热潮下(它们针对同一个领域),Theano 已然开始被遗忘了。

Keras

链接:https://keras.io/

「You have just found Keras.」

上面这句话是你打开文档页面时看到的第一句话。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发现 Keras 的时候。那时候我正在柏林解决 Data Science Retreat 的最后一个项目,为此我努力进入了深度学习库的世界。我在起步时就已经有了足够的深度学习知识,但我没有时间自己手动编写功能,也没有时间探索和学习一个新的库(截止时间不到 2 个月,而我还有课要上)。然后我发现了 Keras。

我真的很喜欢 Keras,因为它的句法是相当明晰的,它的文档也非常好(尽管相对较新),而且它支持我已经掌握的语言 Python。它的使用非常简单轻松;我们也能很直观地了解它的指令、函数和每个模块之间的链接方式。

Keras 是一个非常高层的库,可以工作在 Theano 和 TensorFlow(可以配置)之上。另外,Keras 强调极简主义——你只需几行代码就能构建一个神经网络。在这里你可以比较一下 Keras 和 TensorFlow 实现相同功能时所需的代码:https://gist.github.com/ricgu8086/0ba44ce3aab19ec50425383a4d778b50

Lasagne

链接:http://lasagne.readthedocs.io/en/latest/index.html

Lasagne 是一个工作在 Theano 之上的库。它的使命是简化一点深度学习算法之下的复杂计算,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更加友好的接口(也是 Python 的)。这是一个老牌的库,并且很长时间以来它都是一个扩展能力很强的工具;但在我看来,它的发展速度赶不上 Keras。它们的适用领域都差不多,但 Keras 有更好的文档、也更完整。

Caffe

链接:http://caffe.berkeleyvision.org/

Caffe 不只是最老牌的框架之一,而是老牌中的老牌。

在我看来,Caffe 有非常好的特性,但也有一些小缺点。起初的时候它并不是一个通用框架,而仅仅关注计算机视觉,但它具有非常好的通用性。在我们实验室的实验中,CaffeNet 架构的训练时间在 Caffe 中比在 Keras 中(使用了 Theano 后端)少 5 倍。Caffe 的缺点是它不够灵活。如果你想给它来一点新改变,那你就需要使用 C++ 和 CUDA 编程,不过你也可以使用 Python 或 Matlab 接口进行一些小改变。

Caffe 的文档非常贫乏。你需要花大量时间检查代码才能理解它(Xavier 初始化有什么用?Glorot 是什么?)

Caffe 的最大缺点之一是它的安装。它需要解决大量的依赖包……我曾经安装过 Caffe 两次,真正痛苦至极。

但要清楚,Caffe 并不是一无是处。在投入了生产的计算机视觉系统的工具上,Caffe 是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它非常稳健非常快速。我的建议是:用 Keras 进行实验和测试,然后迁移到 Caffe 中进行生产。

DSSTNE

链接:https://github.com/amznlabs/amazon-dsstne

DSSTNE 的发音同 Destiny,是一个酷劲十足的框架却总是被忽略。为什么?除去其他的因素不谈,原因在于这个框架不具有普适性,不是为一般常见任务所设计的。DSSTNE 框架只做一件事——推荐系统,但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既不是为研究而设计,也不是为测试 idea 而设计(来源其官方网站的宣传语),DSSTNE 框架是为量产而设计。

我们已在 BEEVA 上做一些实验测试了,目前我已经感觉到这是一个运行非常快的工具并且能够得到非常好的运行结果(平均准确率均值——mAP 很高)。为了达到这一速度,DSSTNE 框架用 GPU 运行,这也是它的弊端之一:不同于篇中分析的其他框架或者库,这个框架不支持使用者随意在 CPU 和 GPU 中切换,而这可能会对有些尝试有用,但我们在 DSSTNE 里做这样的尝试时是不被框架所允许的。

其他的感受就是迄今为止 DSSTNE 还不是一个足够成熟的项目,而且它封装的太严密了(「black box」)。如果我们想深入了解这个框架的运行机制是什么,我们必须且只能去看它的源码,并且你需要完成很多必须完成的设置(「TODO」)才可以看到。同时,关于这个框架的在线教程不多,而能让开发者进行操作尝试的指导就更少了。我的意见是再等 4 个月看看 DSSTNE 的最新版本。不能不说 DSSTEN 的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但还需要一点成长空间。

还想说明一点,这个框架对编程能力没有要求。DSSTNE 框架通过其终端的命令行来执行相关操作。

到目前为止,很多我知道也很流行的框架和库我还没有用过,我不能给出更多具体的细节。

Torch

链接:http://torch.ch/

在这个世界上每天仍有很多战争,但是一个优秀的「勇士」(西班牙语「Guerrero」)必须熟知哪些战争是需要去参加作战的,哪些是可以选择不参与的。

Torch 是一个很著名的框架,因巨头 Facebook 的人工智能研究所用的框架是 Torch,并且在被谷歌收购之前 DeepMind 也是用的 Torch(收购之后 DeepMind 转向了 TensorFlow)。Torch 的编程语言是 Lua,这就是我刚才所谈的「战争」的具体所指。在目前深度学习编程语言绝大部分以 Python 实现为主的大趋势下,一个以 Lua 为编程语言的框架的最大劣势莫过于此。我从未用使用过这个语言,如果我想使用 Torch 这个工具,毫无疑问我需要先学习 Lua 语言然后才能使用 Torch。这固然是一个合理的过程,但就我个人情况来说,我偏向于用 Python、Matlab 或者 C++的实现。

MXNet

链接:https://github.com/dmlc/mxnet

mxnet 是一个支持大多数编程语言的框架之一,包括 Python,R,C++,Julia 等。但我觉得使用 R 语言的开发者会特别偏爱 mxnet,因为至今为止还是 Python 以不可置疑的态势称霸深度学习语言的(Python 与 R 的对决,猜猜我会站哪边?:-p)

老实说,在此之前我并没有很关注 mxnet。但是当亚马逊 AWS 宣布选择 mxnet 作为其深度学习 AMI 的库时触发我开始关注 mxnet。我必须去了解一下。后来我获知亚马逊把 mxnet 列为其深度学习的参考库并宣称其巨大的横向扩展能力。我感觉到这里面有一些新的改变发生而且我必须深入了解。这也是为什么我们 2017 的 BEEVA 的技术测试名单里有 mnxet 的原因。

我对多 GPU 的扩展能力有点疑虑并且我很原意去了解这样实验的更多细节,但目前我还是对 mxnet 持怀疑态度。

DL4J

链接:https://deeplearning4j.org/

我接触这一库,是因为它的 documentation。当时我正在寻找受限玻尔兹曼机、自编码器,在 DL4J 中找到了这两个 documentation。里面的文件很清楚,有理论,有代码案例。我必须得说 DL4J 的 documentation 简直是艺术品,其他库在记录代码的时候需要向它学习。

DL4J 背后的公司 Skymind 意识到,虽然在深度学习圈内 Python 是老大,但大部分程序员起自 Java,所以需要找到一个解决方案。DL4J 兼容 JVM,也适用 Java、Clojure 和 Scala,随着 Scala 的起起落落,它也被很多有潜力的创业公司使用,所以我还会继续紧追这个库。

此外,Skymind 的 twitter 账户非常活跃,不断公开最新的科学论文、案例和教程,及其推荐大家关注。

Cognitive Toolkit

链接:https://github.com/Microsoft/CNTK

认知工具包(Cognitive Toolkit)之前被大家所知的缩略是 CNTK,但是最近又重命名回归到 Cognitive Toolkit,很可能是想沾最近微软认知服务(Microsoft Cognitive services)的光。在公开的基准测试上的表现来看,这个工具似乎很强劲,支持纵向和横向的推移。

目前为止,Cognitive Toolkit 似乎不是很流行。我并没有读到很多关于使用这个库的博客、在线实验案例或者在 Kaggle 里的相关评论。但是对我来说,一个背靠微软研究的框架特别强调自己的推移能力让我觉得有些奇怪,毕竟微软研究团队可是在语音识别上打破世界纪录并逼近人类水准。

我在查看他们项目百科的一个范例的时候了解到 Cognitive Toolkit 在 Python 上的语法和 Keras 是非常相类似的(Cognitive Toolkit 也支持 C++),这不禁让我在想(并不是确认)Keras 才是正确的方式。

结论

我的结论是:如果你想进入这一领域,你应该首先学习 Python。尽管这一领域还支持其它很多语言,但 Python 是应用范围最广而且最简单的一个。但是为什么要选择 Python 呢——毕竟 Python 速度这么慢?因为大多数的库都使用的是符号式语言(symbolic language)方法而非命令式语言(imperative language)方法。解释一下也就是说:不是一条接一条地执行你的指令,而是根据你给出的所有指令创建一个计算图(computing graph)。这个图被内部优化和编译成可执行的 C++ 代码。这样你就能同时利用上两个世界的最优之处:Python 带来的开发速度和 C++ 带来的执行速度。

人们对深度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大了,但人们并不愿意等待算法训练所需的大量计算时间(而且我说的是 GPU,想都不要想只使用 CPU)。这也是多 GPU 支持、多机器上的水平扩展甚至定制硬件最近开始得势的原因。

深度学习领域非常活跃、易变。很可能我现在所说的在 2017 年的中旬就变了。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是初学者,使用 Keras,如果不是初学者,也可以使用它。如果你参加过 Kaggle 比赛,你肯定注意到了 Kaggle 的两大巨星:Keras 和 XGBoost。

原文链接:https://medium.com/@ricardo.guerrero/deep-learning-frameworks-a-review-before-finishing-2016-5b3ab4010b06#.z8zuthuwm

netcncom分别代表什么?

cn是中国区域的网站,net是教育机构网站、com代表商业型网站。

域名是连在因特网上的电脑易记的名字,相当于因特网上所谓的IP地址。域名通常用作在因特网查寻信息及互相联系的捷径。下面是一些你们或许已经很熟悉的域名的例子:yahoo.com(属于雅虎公司)AOL.com(属于美国在线公司) 。国际域名是用户可注册的通用顶级域名的俗称。它的后缀为.com、.net或.org。国内域名不同于中文域名,国内域名也称CN域名,是后缀为.cn的域名,它比国际域名低一个层次。二者注册机构不同,在使用中基本没有区别。只是目前个人还不能注册国内域名。在注册时,如果您申请的是.gov.cn,域名申请后还需要提交一些材料(申请域名表和申请单位的机构代码证书),需要把以上材料邮寄给我们后域名才能成功。

零基础该如何学习编程?

任何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起来一定会事半功倍。零基础想学学编程是可以的,要从努力和坚持开始,尤其要借助现在有的发达的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手机等,对学习帮助很大,如果再加强自身英语能力,那就更容易了,下面结合我个人的经历,针对零基础学编程的一些事,让大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八十年代初,我开始接触编程,不过所述的接触的编程是在工厂里加工零件时所用的数控线切割机床的编程。那年代编程对于一个学机械制造专业的中专毕业生来说是很陌生的。函数计算器、打孔机、纸带、笔、纸是当时编数控线切割程序必备的工具,所述的纸带是程序的载体,根据所编写的程序要逐条逐句穿完指令孔后,又要用眼睛对照在纸上所编写程序逐条逐句检查,即使条件差也能圆满完成工厂下达的任务,所以说零基础学学编程是可以的,何况现在有那么好条件呢。

从九十代起,个人电脑普遍运用于数控机床,只要在电脑屏幕上画出图型程序就能自动生成并加工,现在的电脑就是各种各样应用程序的集合,几乎应用于所有行业。

总之,不论数控编程、网站网络编程以及其它应用编程,只要努力坚持并集中于某一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应用程序软件编程上,一定会成功的。

下图是我当时使用的程序纸带及相关注释和后来的兴趣爱好业余编制的几个小应用软件,另附八十年代广泛应用的数控线割加工的程序指令格式:

都有哪些冷门好看的颜色推荐?

腮红是个漂亮又让人心动的彩妆品,

日系妆容的精髓所在w

nanami买的最多、用得最多的也是各种腮红。

今天吐血整理出50款腮红的功课,

与大家分享。

按质地和构成分类,

单色/双色/渐变/膏状/液体/唇腮两用

希望你也能找到最爱的那一款!

(PS:nanami的皮为黄调一白,对腮红的诉求是血色感、持久、不干、最好可以显白。美妆产品有个体差异,各种使用感仅供参考,如有中意的产品请靠柜试用&多参考功课购买。)

单色腮红

单色粉状腮红是腮红类最基础的产品,几乎每个彩妆品牌都会推出自己的单色腮红,最特别的颜色也最多出现在单色类腮红。不过同为单色,也有粉质粗细、压盘是否紧实之分而导致的使用感不同。来看看这些单色↓

1、倩碧 小菊花腮红 售价:3240日元

不飞粉,显色度高。压盘紧实,小小一个可爱又耐用。

推荐色号15:如图的紫色,也是小菊花系列的热门色号,入门紫色腮红非常适合的一款。上脸会有很粉嫩的感觉,这个系列个人觉得最值得入手的颜色。

07:适合秋冬的暗棕红色,外表有些重口,但只要不下重手就可以。皮肤黄调较重的话刷上可能会有高原红or冻红的效果。

2、LADUREE 浮雕腮红售价:5300日元

(图片来自cosme.net)

大名鼎鼎的浮雕腮红,颜色从浅到深任君选择。压盘紧实,不飞粉,但有点不好取色,自带的刷子又不好用,算是小缺点。今年还发售了迷你浮雕,个头更小更便宜,且不用单独购买壳子。推荐色号02:最多美妆博主推的一个色号,我自己也比较喜欢。牛奶粉,带有细闪。其实01到05都是日常粉色系,而这个02是其中最具少女感的色号。11:秋冬色,上脸并没有看起来那么深,轻轻刷的话是深粉色系效果。这块持久非常好。

3、LADUREE 花瓣腮红售价:10000日元

(图片来自matome.jp)

这款不必多说,就一个词:颜值!!!漂亮的容器、保留了纹理和芳香的玫瑰花瓣,放在梳妆台上就会心情大好!至于使用感和颜色,没什么特别不可代替的点,但论腮红界美貌No.1,舍它其谁。

4、植村秀 单色腮红售价:2500日元

(图片来自ameblo.jp)

植村秀的腮红在色彩上把控的非常好,部分色号飞粉比较严重。推荐色号345:哑光橘粉色,淡刷会是自然红晕感,不挑肤色不挑皮肤状态,每天用没问题。225:紫色系腮红的代表单品,上脸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紫,就是自然粉嫩感,还有修饰脸颊泛红的效果。

5、TOM FORD 单色腮红售价:7000日元

(图片来自aizawaemiri.com)

壳子保持TF彩妆的高颜值,粉质细腻。不飞粉。推荐色号02:仍然是少女感的淡珊瑚色(因为日常又百搭而且可爱所以特别喜欢推荐这个颜色...),带有细细的金闪,有光泽感但不显毛孔,持久度一般。03:西瓜红,不调皮,非常元气可爱的颜色。容易猴屁股,需要下手轻一些,可以当做眼影用。

6、NARS 单色腮红售价:3000日元

NARS的腮红颜色多样持久度高,哑光和亮片各有各的好看。推荐色号sex appeal:哑光浅珊瑚色,可爱提气色。取粉容易,由于整体属于低饱和度的颜色,所以也不怕刷成猴屁股。orgasm:传说中的高潮,带肉眼可见的一片一片的金闪,非常耀眼。显色度高,注意下手力度。

7、RMK 单色腮红售价:3000日元

(图片来自gathery.recruit-lifestyle.co.jp)

日系热门色一应俱全,有的颜色有带闪或无闪的区别。不飞粉好取色,持久力中上。壳子和植村秀差不多简(lu)约(ren)。推荐色号02:明亮的桃粉色,可以打造出日本妹子喜爱的脸上两坨萌萌的桃色红晕的效果。淡刷比较日常,不过不适合双颊泛红的人使用。09:带有金色闪粉的玫瑰色,适合秋冬。

8、CANMAKE 新版单色腮红售价:550日元

CANMAKE的单色腮红出新版啦,粉质更加软糯细腻,飞粉情况也大大改善。

推荐色号PW38:(图色)新加入的梅子色,好上色。紫调不强,以血色感为主,非常适合秋冬的颜色。

9、MILANI 玫瑰腮红 售价:约70元

17克的玫瑰大饼,用到天荒地老,可以当传家宝。粉质在开架产品中算很好,不过有些飞粉,也不太好取粉,持久度一般。显色好,整体性价比高,但味道有些.......色号推荐01 romantic rose:非常有气质的温柔秋冬色,带点土色的橘色。黄皮暖皮好朋友。当做眼影用也不错。08 tea rose:开架中比较少见的哑光腮红,玫瑰粉色,带有一丢丢紫调,基本不挑皮也不挑妆。

10、ETUDE HOUSE(爱丽小屋)芭蕾腮红售价:约75元

包装充满少女心,粉扑也是蕾丝的。每个颜色都元气粉嫩,就是不太显色,需要刷很多很多次。色号推荐04:依然是紫色~看起来很紫,不过上脸显白又粉嫩,完全不突兀。

11、VISEE 单色烘焙腮红售价:1500日元

之前大热的血色感烘焙腮红,非常显色,也不飞粉。通过叠加可以刷出自然的渐变效果。五个色都很自然日常。下层附带一个小刷子。色号推荐RD400:棕色调的红色,带微闪,薄刷偏裸色,适合秋冬。可以当作眼影使用。

12、THREE 单色眼影售价:3000日元

(rakuten.co.jp)

算是她家比较冷门的产品,不过粉质特别细腻,几乎可以媲美她家粉饼,持久力也很棒,由于粉细所以也特别融入肤色。所有颜色都不会出错,第一眼喜欢哪个颜色就可以下手,用起来绝对不会失望。色号推荐05:图色。适合冬季的梅子色,刷到脸上是血色,

13、资生堂 恋爱魔镜 马卡龙腮红售价:1500日元

恋爱魔镜的马卡龙有单色款和加入高光的混色款。更推荐单色,因为加入高光的部分由于高光范围太大,颜色略微浮躁。小小的铁盒非常非常可爱,附带一个小毛绒粉扑。

色号推荐

RD414:红樱桃色,有轻微珠光,元气明亮。持久度大概有4个小时以上。

双色&多色腮红

一款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颜色的腮红,有单刷、多色重叠、混刷等多种上色方式,压盘也多种多样。

14、JILL STUART 四色腮红售价:4500日元

(图片来自ameblo.jp)

半哑光效果,显色度高,刷的时候可以在手背上调好颜色后再上脸。持久度不错,胜在颜值。附送的小刷子很精致,但刷毛偏硬,会有点扎脸。色号推荐02:橘色、粉色和深粉色都有,单刷混刷都很日常,适合各种少女妆容。非常实用的一盘。

15、JILL STUART 九宫格腮红售价:4500日元

(图片来自ananweb.jp)

九宫格六色腮红,由春季限定变成了常规款。有20多种刷法。粉质等和楼上类似,刷子变成了分离型。色号推荐

12(图片右边):混刷效果不错,偏橘的少女感,不过单刷由于压盘构成比较难取粉。但这盘那么好看,估计买它的少女大概一半也不是冲着实用去的XD

16、资生堂心机 方盒腮红售价:3500日元

完全不飞粉,粉质细腻,有细致的光泽感,不显毛孔。一盒里有五个颜色,单刷混刷都美,左上色可以用来当高光。自带的小刷子有两个头,一边是普通腮红刷,一边是海绵头可以用来重点加深。一共就两个色号,粉色系和橘色系,都是日常又好看挑不出错误的好颜色。硬要说缺点,大概是盒子又大又重,不太适合外带,不过盒子本身金闪闪的特别美貌!

17、CPB 双色腮红售价:7000日元

腮红本身的色彩和持久度和粉质都好,不过算是价格内应有的发挥。包装够美丽,刷子够好用,香味够高级,这些也都是使用感的一部分嘛。

18、HOURGLASS 脉络腮红售价:约270元

(图片来自ja.aliexpress.com)

由于压盘红白相间被称为五花肉腮红,显色,有一点点小飞粉。由于是高光+腮红式压盘,拿到“肥肉”多还是“瘦肉”多全凭运气,不过大理石脉络会随着使用而改变,所以即使拿到全肥带点瘦的也不用灰心。色号推荐ethereal glow:冷粉色带闪粉,所有色号中最亮的一个颜色。买前看功课说适合冷白皮,不过我作为黄调皮上脸也很提气色很显白,清透有光泽,苹果肌也嘭起来。

19、POLA 立体三色腮红售价:3500日元

小巧的长条形,粉质细腻不飞粉。上面的小云朵是一层亮粉,需要扫掉后使用。官方建议使用腮红时三色混刷,然后用最右高光提亮颧骨和T字区。不过三色分别单独用其实也完全ok!色号推荐PI01:显白粉嫩的少女色,好气色从皮肤透出来的感觉。颜色淡雅,下重手也不必担心。

20、NARS 双色腮红

售价:4600日元

(图片来自plaza.rakuten.co.jp.jp1)

干湿两用,显色又持久,底妆都掉了它还在。压盘紧实,用了好久还完全没有凹的迹象。小小的缺点是壳子容易沾上腮红粉和指纹,脏了之后还不好擦。色号推荐panic:高调美丽的一盘,带闪的金橘色+深粉色。这盘一定要淡涂,非常提气色。可以当做眼影使用。adoration:淡粉色+粉色,混刷可以刷出草莓牛奶色,特别少女。浅粉色可以单独当做高光使用。

21、ANNA SUI 花瓣腮红售价:3500日元

CANMAKE花瓣腮红的“灵感来源”。压盘紧实,不过不难取粉,用量也比较好控制。持久度和显色度中规中矩。色号推荐301:系列经典色,一盘就有各种粉色+橘色+粉橘色,可以单用和混刷出各种颜色。特别适合想什么颜色都感受一下的彩妆入门少女。

22、PAUL&JOE 双色腮红

售价:3000日元

粉质细腻不飞粉,还有PJ彩妆的经典香味。白色粉色相间的小盒子特别可爱,带有小镜子,可惜没有小刷子,外出使用不太方便。色号推荐:06:(图色)樱桃粉+粉色,轻轻扫上的樱桃粉后,再扫上粉色会很有立体感,两色也可以分别单独使用。

23、IPSA 四色修容盘售价:5000日元

算是四色修容盘,但因为有一个腮红色,就也放到腮红中说啦。有高光+腮红+阴影+阴影过度四个颜色,也就是只此一盘可以完成整个颊妆!带有镜子和小刷子,外出旅行带它一盘就足够。粉质比较细腻,不过显色度和持久度比较普通,可以多刷几次。色号很多,容易鬼打墙,最好靠柜去试一试。

24、CANMAKE 花瓣腮红售价:800日元

(图片来自:masi-maro.com)

性价比最高的腮红,有化妆习惯的少女估计人手至少一块。这个价格来说,粉质没的说,有飞粉情况不过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和安娜苏花瓣一样,单涂混合都适宜。每个颜色都很日常且自然,基本不会有特别不适合的情况。哪个有眼缘就买哪个。

25、CEZANNE(倩丽)四色马卡龙腮红售价:680日元

倩丽腮红也是开架中的战斗机。粉质不错,刷子是马毛的,挺好用。三个色号都是少女日常色,没有雷区。每盘左上都有一个高光色,现在还推出了10号纯高光。

26、elf 四色腮红售价:约55元

如果说CANMAKE灵感来自于安娜苏,那elf的灵感应该是源自NARS。四个颜色都可以单独抠下来再排列组合或单独拿出去用。显色好,持久度也不错,粉质粗细程度在这个价格可接受范围内,可以用腮红刷在手背上调色后使用。

27、coffret d'or 立体玫瑰腮红

售价:2300日元

恰到好处的光泽度,细腻不显毛孔。腮红色在内圈,外圈为高光。壳子虽然是塑料,但带有金闪,非常精致。如此小巧还带一个马毛刷,刷子好用到刷其他腮红都会想到它。色号推荐01:常规色,粉色,显白,担心不是我一个人显白还去看了其他功课,结果用过都说好!

28、KIKO 巧克力双色腮红售价:约110元

粉质比较细腻软糯,晕染容易好上色,哑光效果,会飞粉。味道香甜。包装分巧克力和白巧克力。色号推荐01:(图色)杏粉色+珊瑚色,显白又粉嫩,虽然没有特别值得夸赞的地方,但也是不会出错、万人适用的日常色。关键是白巧的壳子很美呀。

渐变腮红

本来在纠结渐变类要不要单拿出来说,不过今年由于SUQQU渐变腮红的人气,就单独把这种压盘类的列出来。使用方法跟压在一起的多色盘一样,混刷(直接从左到右扫个来回)或单刷(单扫其中某个区域)都OK。

29、SUQQU 纯净渐变腮红

售价:5500日元

每个颜色渐变的都非常美丽,都带有细腻的珠光,显色度好。薄薄地非常易于携带,小刷子也还在。限定色01明橙又high价成理财产品,不过个人觉得也不是无可替代,不必跟风。色号推荐04漆阳:大气漂亮的玫瑰色腮红,柔和的血色感,非常适合秋冬,搭配各种酒红色系眼妆不能太美。

30、ESTEE LAUDER(雅诗兰黛) 售价:5600日元

(图片来自maquia.jp)

雅诗兰黛今年新版腮红中的两个渐变色。粉质细腻轻盈,配色日常提气色。颜色上相比SUQQU可能有些平淡,但也颜值也很高。

31、TOM FORD 渐变腮红售价:约420元

去年秋季推出的渐变款,虽然官方说可以当腮红也可以当眼影,但当眼影远不如他家的四色眼影盘,当腮红吧,虽然粉够细,但颜色也太一般,不如买他家单色腮红。明明是两用,两边却都不太好用......

32、LAVSHUCA 渐变腮红售价:1400日元

开架中比较少见的渐变腮红,粉质算是同价位产品里非常细腻的。分橘色系和粉色系,也可以刷出大牌渐变的立体感。话说这牌子价格不贵包装好看质量也好,可是在国内谜之没人气orz

腮红膏

腮红膏相比粉质腮红更持久,也更适合秋冬皮肤干燥时使用。用手或海绵轻轻拍开即可。不过一些腮红膏对手法要求较高,涂不好会出现色彩不均的情况。腮红膏通常上脸比看起来要浅很多,不要被膏体的颜色吓到w

33、LADUREE 腮红打底膏售价:4200日元

(图片来自rakuten.jp)

好上色好推开,带微闪。金蛋形,官方说不需上手,直接可以拿着点到脸上,然后用手指拍开,不过卫生起见我会拿海绵沾着涂,这样不必担心下手太重。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像名字里说的一样当做打底,上面再盖一层粉质腮红。色号推荐:02:官方称为蜜之色,看起来偏橘,其实上脸是可爱的血色感。涂多了会有玄凤鹦鹉的妆感。如果喜欢的话也不妨试试......

34、CHICCA 腮红膏售价:6000日元

用过最持久的腮红产品,没有之一。一定要配合专用海绵,否则不好取色也不好涂。壳子一如CHICCA其他彩妆一样美貌,金属质感带微闪的白壳和一颗小钻。色号推荐14:被一个美妆博主的功课安利后购入,带点紫调的玫粉色,显白,不过黑皮慎用。07:自然可爱的桃粉色,黑皮黄皮用起来无压力,虽然血色感什么的老生常谈,但血色感真的很重要,提气色和健康感是腮红最主要的作用呀。

35、ANNA SUI(安娜苏)腮红膏售价:2800日元

(图片来自gathery.recruit-lifestyle.co.jp)

显色好,膏体柔滑易推开,持久来说差不多能挺大半天。小小的盒盖带有一块海绵,可以直接涂抹,非常方便,就是不太好清洗。色号推荐700:淡淡的橘粉色,健康可爱,适合各种场合和妆容。因为这个系列显色太好,所以想推荐这个淡色,不容易失手。

36、DIOR 腮红棒售价:6000日元

由于腮红棒我用过的不多,所以也一起归类到腮红膏类别中了。因为显色度好,可以用海绵蘸取之后轻拍到脸上,也可以直接轻点之后用手指拍开。质地来说稍微有点黏。色号推荐765:上脸就是日杂上常有的的淡粉色,特别适合拍到眼下。千万不要涂多,否则妆容会有乡土感。

37、CANMAKE 腮红膏售价:580日元

腮红膏入门款,便宜好用的代表。不油不黏,不过同时也不如大牌腮红膏那么持久。常态色号都日常又可爱,没有用过的话可以从CL01和CL06这两个最热销的色号下手,婴儿粉和血色感红。

38、REVLON(露华浓)腮红膏售价:1500日元

显色好,涂上有清透感,持久度不亚于大牌。12克多的容量可以用很久。色号推荐350:(图色)属于粉色系中比较稳重的颜色,温柔又元气,黑皮用起来也会很好看。

39、LUNASOL 腮红膏售价:3500日元

细腻好推开,上脸是融入皮肤了一样的清透感,还有一定的光泽度。分粉色系和橘色系两款,都不挑皮。附带上腮红膏专用的小海绵。

液体腮红

最为滋润的腮红质地,也最有清透感。持久度平平,根据产品,有的可能油皮两三小时就不见。要涂好和掌握用量需要一些练习。一般用附带的指甲油一样的小刷子取少许点到脸颊上,再迅速拍开就可以。记得一定要迅速,因为有的液体腮红干得太快了,会留印子......

40、ADDICTION 液体腮红售价:2800日元

我使用过的第一款液体腮红。这几年不断推出新色,现在还有了同样质地的高光。色彩浓郁,但是很好拍开,所以每次用非常非常小的一滴滴就够。持久度以液体类腮红来说还算不错。色号推荐09:玫瑰豆沙色,温柔不调皮,适合秋冬。02:02单看液体有一丢丢荧光,上脸是提气色又少女的草莓粉。

41、RMK 液体腮红售价:3000日元

RMK今年新品,看起来蛮大其实侧面是薄薄一层orz 非常需要速度的一款,因为点到脸上后不马上拍开就会导致不均匀。持久度的话深色比较不错,算是液体腮红中的战斗机。色号推荐04:非常纯正好看的豆沙色,温柔有气质,无论搭配酒红色眼妆还是豆沙色唇膏都会十分出彩。02:看起来是发白的粉色,其实不挑皮,黄皮上脸也水嫩可爱,如果怕踩雷,可以从这个色号买起。

42、Elegance 腮红水售价:2000日元

和楼上几款液体腮红不同,这款是完全的水状质地,和贝玲妃的红色胭脂水一个样子。小瓶子非常精致可爱,颜色都是自然血色感,哪个都不会出错。使用的时候用刷头刷几道在脸上拍开就可以。

43、资生堂恋爱魔镜 液体腮红售价:850日元

开架液体腮红中比较不错的一款,延展性好,拍开后清透有光泽,持久度在液体司爱红中也算中上。浅色可以用来给粉质腮红打底。分橘色系和粉色系,颜色都很日常,只要挑选平时适合自己的色系就可以。

44、LANCOME(兰蔻) 气垫腮红售价:5600日元

因为气垫类腮红我只用过这款,所以勉强归类到液体中(反正里面其实也是腮红液w)。轻薄清透,颜色非常漂亮。持久一般,不过补起来很方便。色号推荐023:很好看的草莓红,红而不土。十五岁到三十五都可以用得到的颜色,到专柜不知道从哪个试起的话,不妨先用这个看看。

唇腮两用

唇腮两用类的质地一般是膏状或者液体,可以当腮红也可以当唇膏用,让唇妆和颊彩的颜色统一起来,妆容更加有一体感、更完整。不过有的产品发挥失常,当唇膏不错当腮红不行,当腮红好用当唇膏颜色谜......总之虽然主打两种功效,有一种会不错用的话,那也没白花钱~

45、THREE 唇颊两用液售价:3000日元

作为唇彩和腮红都不错的两用产品,作为腮红延展性强好涂不斑驳,作为唇彩不干,持久力也不错。色号推荐07:看起来是比较重口的酒红色,其实薄薄拍一层在脸上是非常自然的血色感。涂在嘴唇上也是算清透。

46、YSL 唇颊两用液售价:5600日元

颜色来说所见即所得,各色系都有涵盖。作为腮红没的说,作为唇彩有点干(尤其是现在的季节)。色号推荐04:橘色,作为腮红和唇彩都有显白效果,哑光感妆效。10:偏粉的豆沙色,温柔的秋冬色。对黄皮非常友好。不过听说已经要绝版停产了?(为什么各大品牌都有把美丽的色号赶尽杀绝的坏习惯...)

47、CANDY DOLL 唇颊两用膏售价:880日元

今年春季的限定品,因为用过所以拿来说说。CANDY DOLL的东西一直都物超所值地好用,包装也可爱。如图的苹果红非常可爱,圆形画轻薄涂在眼下后,再涂到嘴上,可以打造出白雪姬感的妆容。不过也不是不可替代。为啥好东西一定要搞限定呢......

48、VISEE 唇颊两用膏

售价:1000日元

和楼上一样的膏状唇颊两用,又润又好涂,作为腮红好推延展性好,作为唇膏和很滋润,但是不黏。不过因为油分比较大的关系,比较不持久。色号推荐RD-1:漂亮的正红,实际上上脸上嘴后很清透,平时想尝试红色又担心hold不住的话可以尝试。系列最显白的颜色。

49、CANMAKE 唇颊两用膏售价:600日元

比她家小腮红膏更加滋润,作为腮红有轻微的光泽感,好推不黏腻,作为唇膏也很滋润,不过比较容易抹不匀。同价格来说应该没有比它更优秀的唇腮两用了。色号推荐06:(图色)网传叫它李子色,其实就是没那么暗的暗红色。上脸是元气的红色,没有膏体看起来的黯淡感。作为唇膏也十分适合秋冬。

50、SWEETS SWEETS 唇颊两用膏售价:900日元

很久前用的都有点忘记......有点类似豆腐的质感,非常特别。上脸好晕开,也有腮红膏应有的持久度。作为唇膏的话颜色不太自然,只当做腮红用的话还是不错的。

以上使用感均为个人感想,

如果同一款产品有使用感想不同的少女,

akf和tfit哪个好用?

都好用,但个人推荐tfit

就拿tfit爽肤水来说,爽肤水的出口很小,可以很好的控制用量,它的质地很水润,流动性很强,和纯净水差不多,特别清爽,上脸不黏腻,吸收特别快,上脸拍拍就好了,用来湿敷的话,效果也不错,很补水。

tfit乳液也是挺清爽的质地,轻薄水润,特别好推开,推开之后没有粘腻感,很喜欢这个肤感,吸收也快,拍一拍也就吸收了,用后皮肤水分上升,摸着细嫩了些,保湿方面也不错,隔天醒来皮肤依旧软嫩。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